作者:曾宪楠 郭楠 麦思源
来源:《公关世界》2021年第07期
        摘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军入伍,因此,每年也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从部队退役,重新返回校园。从部队到学校,从军人到学生,身份的转变导致该体在心理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应当关注这个体,了解退役复学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和对策,尽快解决其心理适应问题,缓解该体因身份的改变而带来的种种不适,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转变,度过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
中秋节和国庆节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关键词:退役复学,大学生,心理适应,对策
        军队是一个自我锻造的大舞台,为同学们将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和面对人生困难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退伍后,一名军人转换成为一名大学生,身份的转变,面临的是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升学就业问题的急速变化,可能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时间大部分在一个月以上,有的甚至花了近三
个月[1]。因而需要高校加以重视,提出相应的对策。
查银行卡号汪苏泷靳梦佳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心理适应现状cos吐槽
        1. 调查概况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他们的心理适应情况进行了解。共发放问卷21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回收率为100%。其中,男生19人,占90.48%;女生2人,占9.52%。
        2. 身份角转变
        从部队退役后,重返校园成为一名大学生,重新开始校园生活,对这部分同学来说,也是一项挑战。军队生活和学校生活有很大不同,从军人转变成为一名大学生,他们首先要完成身份的转变。经历了部队的锤炼再重返校园,面临的是各种问题的急剧变化,曾经所学的知识都基本遗忘,还要面临新的人际关系,从而出现了退役复学大学生体的心理不适应问题。如果该体不能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将会影响他们的各项发展。
        3. 心理调适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3.81%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返校之后出现焦虑情绪;9.52%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出现冷漠情绪。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重返校园后,要经历新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完成从军人到學生的转换,心理上需要一定的适应时期。还有一些人认为,退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应该强于普通大学生,不需要对他们特别关心。这种思想会导致退役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受重视,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失落感[2]。
        因为学校与军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环境,会面临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各种不适,而这些不适如果未能及时调整,可能演变成为更加严重的问题。不同的生活会产生强烈的反差感,也可能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目标与动力的不同,所以,适应问题对退役复学大学生体的心理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环境、个人特质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心理不适问题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有效减轻心理适应过程中的负担。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及成因
        1. 学习方面
饥不择食造句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33.33%的退役返校同学认为自己学习不能跟上。由于参加服役的原因,原来在高职院校学习的课程完全停滞,返校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存在不适应在所难免[3]。对于知识的学习会出现两年的空档,服役阶段很少再接触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导致重新返回校园时,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届生会有所差异。学习出现困难,以至于对所学的专业也会失去兴趣,出现学习上的不适应以及所延伸的心理问题,一旦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体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度较高,大学又提倡自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对于学业上的适应难度明显较高。在持续的学习压力下,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出现心理适应上的问题。
        2. 生活方面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经过两年服役期后,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将会有较大提升,但角的转变又会带来不适感。大学和部队的生活还是有较大不同的,比如,在生活节奏上会有较大差异,部队讲究的是雷厉风行的作风,高效的行动,生活节奏非常紧凑并且有着较规律的特点。而大学的生活相对悠闲,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比部队弱,这种反差就会让他们在时间的分配上感到混乱,导致该体心理上会感到焦虑、迷茫。
        3. 人际交往方面
        根据本研究调查结果,9.52%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认为自己返校后没什么朋友。23.81%的退役同学认为返校后,不受重视,同学们对自己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他们更愿意跟有相似经历的同学、入伍前的同学以及部队的战友进行交流,而与老师和新同学的关系一般。在部队所学的技能,在大学生活中很少有应用的场景。而大学里,多才多艺的同学更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青睐,这会引起退役复学大学生体中部分同学的自卑心理,从而阻碍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退役大学生来说尤为明显,他们的社交圈往往都是以前的朋友或退役复学的学生,很少再大幅度扩张,导致在人际方面没有熟悉的朋友交流,引起心理上的落差。
        4. 就业方面
        就业压力变大,社会的竞争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而退役复学大学生体两年的服役生涯会导致社会生活经历的部分缺失。许多退役返校的同学认为,自己毕业之后就业会存在较多问题。这部分同学复学后职业规划比较模糊,许多学校也缺少对复学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政策解读,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利用国家政策实现自身的人生规划。
        重返大学校园使得他们开始思考未来如何就业。同时该体中还有部分同学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比如,认为自己的能力较高,忽略与社会脱节两年的事实,导致在就业方面的目标高远,从而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应聘不到满意的工作时,导致心理上的偏差,引起心理适应问题。
        三、退役复学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建设对策
        1. 学校要高度重视退役复学大学生体
        政府规定学校应及时落实根据自身情况简化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相关手续流程。在对于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权益保障方面引起重视。对于退伍复学大学生体,学校应及时办理复学手续,让他们“只跑一次”,减轻该体的负担,使得他们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在重返校园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与这部分同学交流,关注其思想心理动态,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对于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学校要及时给予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利用各种助学政策,缓解其经济压力;同时根据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个人表现,构建相应的学生管理档案。
吴宗宪主持过的节目
        同时,高校应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调适。该体身份的转变会引起心理的不适,高校需要帮助该体调适心理压力以及维持该体的积极心态,引导他们减少对于目标的迷茫,以及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等问题。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可以通过定期开设讲座的形式对该体进行心理调适方面的工作,帮助他们提升抗压能力,改善消极情绪。再者,可以在退役复学大学生体与普通大学生体之间开展团体辅导,通过分享在重返校园适应环境时遇到的困难,使得在校大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得他们在心理上的问题通过沟通得到疏导。
        2. 退役复学大学生要主动进行自我调节
        除了外界的帮助,退伍复学大学生也应根据自身的心理变化主动去适应。比如,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对自己重新进行定位。正确看待服役的经历,认识到参军为自己带来的个人素质的提升。重返校园之后,制订新的目标,继续发扬在部队学习到的优良传统,去影响身边的同学,重新到自己发挥价值的机会。同时,退役复学大学生体在适应过程中如果有困难,应主动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调查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很少选择求助他人。但主动寻求帮助也应该是自我调节方
式之一。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以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同时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强化意志的力量,调节自我的心理不适应状态。充分了解自身潜能,发挥到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寻求适应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