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到底有什么来历?
⽶脂婆姨绥德汉,
不⽤打问不⽤看。
⼩伙⼦跑马⼀溜风,
讨上⽶脂婆姨乐死⼈。
⽯狮⼦守门钻不进猫,
绥德汉⼀个⽐⼀个好。
这是⼀代代传唱的信天游。“⽶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可以说家喻户晓。⽶脂的婆姨为什么长得这样漂亮呢?据说与当地⽔⼟有关。⽶脂地沃,宜于种植⾕⼦,⾕⼦碾成⼩⽶⾦黄⾦黄,煮成⼩⽶粥上⾯漂了⼀层油脂。⽶脂姑娘不仅长得漂亮,⽽且聪明、贤惠、能⼲。
⽆定河从⼨草不⽣的⽑乌素沙漠汩汩⽽出,在这⽚硕⼤的黄⼟⾼原上蜿蜒⽽⾏,留下了两个美丽的城市——⽶脂和绥德。
站在这⽚世界上最⼤的黄⼟⾼原之巅,脚下是深达百⽶的黄⼟。纵⽬远望,⼭荒岭秃,沟壑纵横,⽀离破碎,就像⼀张饱经风霜的脸……
这⾥曾经是古时争战的疆场。⼀曲“可怜⽆定河边⾻,犹是春闺梦⾥⼈”的千古名句,⾄今吟来,仍令⼈涕泪满襟……
银行帐号归属地查询
这⾥是貂蝉和吕布的故乡。对此,这⾥的⼈们备感⾃豪,以致时⾄今⽇⼈们仍将俊俏的⼥⼦与剽悍的汉⼦当成当地的特产,⽽四处宣扬……
民歌中的“⽶脂婆姨”
“想你想你实想你,三天没咽下半粒⽶;
⽩天想你屹塄上站,半夜想你挑灯花花看;
前半夜想你翻不转个⾝,后半夜想你吹不熄个灯。”
⼀曲曲⽕热、率直、纯真的陕北民歌在黄⼟⾼原上的沟沟梁梁间回荡,听得让⼈⽿酣⼼热,犹如畅饮了⼀杯醇酒,⽕辣辣地感觉荡⽓回肠。歌中所吟唱的就是陕北⼥⼦的写照。
“⽶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男主偏执占有欲强的现言⽡窑堡的⽯板清涧的炭。”
赞美烈士的诗句正是这⾸流传久远的陕北民谣,将这⽚黄⼟坡坡上的⼈⽂与特产极简捷地勾勒出来。说起来,以民谣的形式夸赞⾃⼰家
正是这⾸流传久远的陕北民谣,将这⽚黄⼟坡坡上的⼈⽂与特产极简捷地勾勒出来。说起来,以民谣的形式夸赞⾃⼰家乡⼈⽂、物产特⾊的全国各地都有,但将男⼈与⼥⼈也作为当地的特产毫⽆掩饰地道出来的,可能绝⽆仅有。
陕北出美⼥,⽶脂犹最,传说中国“四⼤美⼥”之⼀的貂蝉就出⾃这⾥。
⽶脂县城往西12公⾥处的杜家⽯沟乡有⼀个村庄叫艾好湾村,村北湾内有⼀奇峰突兀⽽起,唤做北⼭。半⼭腰上有⼀⼭洞,据说这便是貂蝉曾经⽣活过的“貂蝉洞”。
有关四⼤美⼥容貌的描述,版本极多。古⼈曾⽤⼋个字来描述:沉鱼、落雁、闭⽉、羞花。“闭⽉”指的就是貂蝉。但这些都是出⾃⽂⼈之笔,苍⽩,⽆味。
民间还有这样⼀个版本:吕布在⽩门楼败给曹操之后,曹操惜才欲留,受刘备挑唆后被杀,貂蝉则被
关在静慈庵内,交与刘备处置。刘备既慕其美貌,⼜恐他⼈闲⾔。正在两难之际,关⽻看出刘备⼼迹,怒从⼼起,⼀句“⼤丈夫焉能为⼥⾊所困”之后,拎起青龙偃⽉⼑直奔静慈庵⽽去。到得庵前,⼀脚将庵门踹开,便要⼿起⼑落直取貂蝉项上⼈头。
此时恰逢天清⽉朗之时,貂蝉因吕布不幸殒命,正在院内梨树前伤⼼落泪。明⽉与红莲相映,梨花与红颜共衬,犹如梨花带⾬,红莲沾露。猛然间⾝后门响,转⾝回望,只听得咣当⼀声,但见庵门洞开,⼀柄青龙偃⽉⼑横卧于地上……
对于陕北⼥⼦的描述,最好的还应在陕北的民歌中:
“⼀对对⽑眼眼撩哥哥,满⼝⼝⽩⽛对着哥哥笑。”
“长腿腿云彩遮不住天,长头发遮不住⽑眼眼。”
说的是俊美。
“听见哥哥唱着来,热⾝⼦扑在了冷窗台。
听见哥哥脚步响,⼀⾆头舔烂了两块窗。
狗娃⼦⼀咬鞋底⼦响,⽑眼眼等在窗棂上。”
写的是清纯。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舀⽶也不嫌你穷。”
“⼀碗⾕⼦两碗⽶,⾯对⾯睡觉还想你。”
宋仲基陈意涵道的是执著。
“拉上⼿⼿亲⼝⼝,咱俩⼀起屹崂崂⾥⾛。”
述的是果敢。
陕北古时属“华夷杂处”之地,匈奴、突厥、鲜卑、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其中还有不少发配、充军于此的江南富商⼤吏的后裔——上千年的时间⾥,在此孕育出了既有内地汉⼈俊俏秀丽的容貌,⼜有“胡⼈”粗犷豪放性格的“边塞”⼥⼦。
现在许多⼈到⽶脂寻芳,⼤多失望⽽返,怎么没见着倩⼥靓妹呀?其实这是不知道“婆姨”⼆字含意的缘故。“婆姨”在陕北⽅⾔中指的不是姑娘、⼥孩,⽽是指媳妇。⽶脂婆姨的美,不仅美在丰臀细腰,“⽩格⽣⽣”的⾯容和那⼀双醉⼈的“⽑眼眼”上,⽽且美在勤劳、娴淑、聪明、果敢的本性。她们爱能爱得⼭河为之动,恨能恨得天地为之泣,但更多时,她们则能以坚韧的意志荡涤⽣活中的⼀切繁务琐事。
⽶脂不仅出美⼥,也出好汉。在北京紫禁城⾦銮宝座上只坐了⼀天的⼤顺皇帝李⾃成就是⽶脂⼈,⾄今在⽶脂县城北盘龙⼭上还有他的⾏宫。但宫内展室中所陈列的则⼤多是“⽶脂婆姨”了。除此之外,西夏国创⽴者李继迁、开明绅⼠李⿍铭、抗⽇民将杜⾀明都是⽶脂⼈。
⽶脂县北距榆林,南邻绥德,东北离佳县也很近。开车⽽⾏,⼀进⽶脂县境,便见道路两旁的电线杆上彩旗猎猎,绵延数⾥。左边彩旗上书: “闯王故⾥,⼋千好汉闯市场。”右边彩旗上书:“貂蝉家乡,两万婆姨闹服装。”好⼀派豪⽓!
青史⾥的“绥德汉”
素有“秦汉名邦”、“天下名州”之称的绥德,古称上郡、绥州。地处陕北交通要冲,东邻黄河与晋通,南接⼋百⾥秦川,北经⽶脂、榆林通达内蒙古,历来为兵家征战、商贾辐辏之地。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经上郡北巡,曾命⼤将军蒙恬发兵三⼗万驻守于此,曝师于外⼗余年,北击匈奴,南修驰道,并修筑了⾄今犹存的秦长城。由此拉开了华夏农耕民族与北⽅游牧民族千年碰撞的序幕。
⽆定河,⼀条今天已鲜为⼈知的河流,⾄今仍静静流淌着,从绥德境内逶迤⽽过,经东南汇⼊黄河。然⽽,⼀千多年前它却是⼀条桀骜不驯、激流飞湍、卷⽯含砂、河床⽆定的险河、害河,同时也⼀直被作为战争之河、伤⼼之河写⼊史册。千百年来南北两⼤民族在此征战厮杀,⽆定河边⾎流成河,⼫⾻遍野,千万将⼠命丧尘沙。
晚唐诗⼈陈陶的《陇西⾏》,再现了⽆定河边那段悲壮⽽凄凉的历史画⾯:
“誓扫匈奴不顾⾝,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定河边⾻,
犹是春闺梦⾥⼈。”
唐代诗⼈贾岛则在他的诗作《送陈判官赴绥德》中描述了当年绥德边镇的悲凉:
江是哪里的简称
“将军邀⼊幕,束带便离家。
杨幂为什么叫大幂幂⾝暖蕉⾐窄,天寒碛⽇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