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张月石
1 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的需要,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便有了教育。
2 学校的萌芽,主要缘于两个方面的原因:a 教育的分化;b 文字的产生。
3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主要有两种:“成均”、“庠”。
4 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
5 西周的政治体制史称“世卿世禄”。
血压高吃什么食物好
6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7 西周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宗旨是:“明人伦”。
8 西周的学校大致可分为国学和乡学。
9 “五学”是指: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
10 “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大艺”指:礼、乐、射、御;(大学课程)。“小
艺”是:指、书数(小学课程)。
11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镏篇》。
12 “六艺”起源于夏代。
13 “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仪规范
乐------内心情感修养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拉战车技术
书------文字
数------算法
14 “四民”是指:“士、工、商、农”,其中的“士”为“四民”之首。
15 首昌“有教无类”的是孔子。
16 荀子不仅是儒,法合流的关键人物,也是总结诸子百家的第一人。
17 “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于秦统一六国。
18 稷下学宫是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管办学堂。稷下学宫是由管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
殊学校。
19 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规》。
20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孔子所编。
21 “素丝说”的提出者是墨子。
22 被称为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是墨子。
23 提出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是墨子。
24 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作用的思想家是孔子。
25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扩大了
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
26 提倡“学而无忧则仕”的是孔子。
27 “五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8 被宋明理学家奉为“亚圣”的是孟子。
29 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
30 “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孟子说的。
31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的提出者是孟子。
32 荀子把儒分为“俗儒、雅儒、大儒”三个层次,把培养“大儒”作为教育目的。
33 提出“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是荀子。
34 提出“性恶论”的荀子。
35 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的是墨子。
36 提出“绝学无忧”的是道家。
37 提出“兼爱观点”的墨家。
38 倡导“耕战”,“禁诗书”,以“洁为教”的思想是法家。
39 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孟子。
40 《乐记》是我国古代关于音乐教育的专著。
41 《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
42 《中庸》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学习过程具体化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行之”这五个步骤。
43 《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
a 教学相长,
b 尊师重道,
c 藏息相辅,
d 豫时孙摩,
e 启发诱导,
f 长善救失。杨紫呼吁不要散播
45 《学记》是一篇教育专著,与《大学》相表里。《大学》重在阐述教育之纲领,其着眼点
为教育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学记》则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46 董仲舒的《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三大文教政策:独尊儒术
兴太学
重选择
47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他认为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素质。他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说。
上品:圣人之性;
中品:中民之性;
下品:斗筲之性。
48董仲舒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三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49王充的“性三品说”。
王充认为人性并非受命为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他把人性分为三种:中人以上
中人
中人以下
50王充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
鸿儒(最好)
文人
通人
儒生(最差)
51 隋朝出现了国子监,实行了科举制度。
52 《五经正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官府颁布的经学权威著述,成为全国官学的统一教
材。
53 隋唐时期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是重振儒术,兼用佛道(或说三教并用)。
54 隋文帝时在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
“六学”:国子监、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55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57 科举考试的程序:
乡试(地方)-------省试(中央尚书省礼部)-------吏部试
58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59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60 韩愈也提出过“性三品说”。
61 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了教师问题的著作是《师说》,为韩愈所作。
62 韩愈《师说》中的精句:
A关于教师的作用:
“古之学者必有师”
B关于教师的标准:
“三人行,必有我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师生关系:
“圣人无常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
专攻”
D 关于教师的任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63 提出“性三品说”的有:董仲舒,王充,韩愈。
64 宋代,科举考试改为三年一试。
65 “三舍法”系王安石兴学时期所创。
66“苏湖教法”由胡瑗开创。导致了学风的转变,对宋明理学的产生起来先导作用;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67 北宋三次兴学:
庆历兴学(范仲淹主持推动)
西宁兴学,元丰兴学(由王安石主持推进)
崇宁兴学(由蔡京主持)
68 “三舍法”的实行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使在笑的学生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
了日常教学的进行,并使得学校教育的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69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初为官方修书,藏书之所,自北宋始才成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
70 北宋众多的书院中,最盛名的有六大书院,它们分别是: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
书院、应天府书院,蒿阳书院,茅山书院。
71 南宋著名的书院有: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其中白鹿洞书院堪
称当时书院之典范。
72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开辟
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
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73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为朱熹所订立学规。
74 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东林书院。
75 清代最著名的书院是诂经精舍,学海堂,是阮元开设的。
76 明清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蒙学教材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小学》《少仪外诗》《弟子规》《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家诗》《神童诗》。
77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78 诸多注解“四书”的著作中,最有权威,影响最大的一种是朱熹所作得《四书章句集注》,
较系统地反映了朱熹作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
79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
80 以年龄和智力发展为标准,将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学习阶段。
小学:8-----15岁,是“学其事”阶段;
大学:15岁以后,是“明其理”阶段。
81 “随人分限所及”的教学原则是王守仁提出的。
82“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德”:智、仁、圣、义、中、和
“六府”:金、木、水、火、土、谷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83 为了实现培养“实德实才”的教育目的,在教育内容上,颜元强调“实学”,提倡以“六
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教育内容。
84 被誉为“清末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林则徐。
85 主张学习西学,了解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
86 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开办于澳门,主持校务者为美国人勃朗。
87 我国第一个西医黄宽,曾就读于马礼逊学堂。
88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最初大多是招收穷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归的乞丐。
89 1902年“庚款兴学”,在山西建立山西大学堂,经费由赔款开支,学校大权由李提摩
太掌管。
90 “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的浪潮下,更加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渗透的透的趋势。
91 洋务学堂大致可分为三类:方言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92 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新式教育发端。
931862年,第一所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
94 京师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朝政府和外国资本主义在教育上相结合的产
王宝强弟妹物。
95 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制造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
96 最早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是沈康寿。以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中
体西用”思想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和论证,使之上升为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的是张之洞完成的《劝学篇》。
97 洋务教育的指导纲领是:“中体西用”。
98 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是:
A 改革科举考试
B 提倡西学
C 改革书院,设立学校。
99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主要有哪些?
A 兴办学校;
B 兴办学会;
C 发行报刊;
D 创办京师大学堂;
E 改革科举制
度。
100 梁启超是积极提倡开展好教育的思想家之一。
101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是梁启超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102 严复对“中体西用”的思想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体和用不可分,“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103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王寅学制”)颁布。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制定颁布的第一部系统的学制,不过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颁布并正式实施。
104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改革科举内容
第二步,递减科举中额
第三步,完全废止科举
105 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8月。从建立到废除,科举制度共经历了1300年之久。
106 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建立是在1906年。
107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中,颁布的较系统的学制是1913年8月的“王子癸丑学制”。1081922年3月,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
109新文化运动(1915年)的倡导者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
110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行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使职业教育思潮达到高潮。
111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壬戌学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壬戌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112抗战时期的学校西迁:
A 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前往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
大学;
B 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国立西北
联合大学;
C 从抗战到1938年底,共迁址调整大学55所,为中国教育保存了一批精英力量。113 杨贤江较早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论述。
他说,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的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教育由经济和政治决定,对经济和政治也有影响。
114中国革命史上最悠久并且对革命贡献最大,世界闻名的革大学是“抗大”,今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7年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115 1916年,黄炎培主持成立了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省级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江苏省职业教育研究会。
116 黄炎培职业教育的道德要求是“敬业乐”。
非诚勿扰 张丹丹117 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118 在晏阳初看来,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四大社会病症:愚、贫、弱、私。
cs高手119 晏阳初针对愚、贫、弱、私的病症,实施了四大教育:
文艺教育
河南旅游景点图片
生计教育
卫生教育
公民教育
文艺教育治愚,培养知识力;生计教育治贫,培养生产力;卫生教育治弱,培养强健力;公民教育治私,培养团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