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古代
古代中国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的政治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概况:
①前提:井田制和宗法制为基础
②对象:王族(同姓亲族为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
③作用:加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西周贵族集团等级秩序。
3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逐步崩溃、周王室势力的衰微、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进行,导致分封制瓦解。
(二)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大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族权与政权、财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治关系。
4、影响:保证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家国一体
5、与分封制的关系:是分封制的基础,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
二、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前221年:前三世纪)
(一)商鞅变法: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改革
2、内容:
(1)政治:废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击贵族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的政治经济优势,提高战斗力;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法律,连坐法---建立国家基层管理体制和严密法律体系,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兵役和徭役,利于对人民控制
(2)经济:废井田(为田开阡陌封疆),确立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有利于生产发展
(3)思想:燔诗书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
3、评价:政治:废除旧贵族特权,推动秦国社会发展;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化,为秦统一奠定基础;经济: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军事:壮大军事力量。
(二)秦的统一
1、条件:经济发展----物质基础;商鞅变法----国力强盛;诸侯战争---民心思定;嬴政锐意进取---主观因素
2、意义:结束分裂割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为人民生活和交往提供条件。符合各民族愿望。
(三)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1、皇帝制:皇权至高无上
2、三公职能: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三公互不统属,相互牵制,利于加强皇权
(四)郡县制: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五)秦始皇:我国杰出帝王(1)顺应历史潮流,结束战国分裂局面,完成统一(2)打破传统贵族分封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为后世历代所沿用,影响深远(3)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北击匈奴,南征越族,设桂林、南海、象郡,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初步奠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基础。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武帝集权措施(前二世纪):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1、背景: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
2、措施
(1)加强皇权: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朝组词(2)加强中央集权:武帝置刺史制度,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方出现民族融合趋势;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土地兼并);地方威胁中央(宗主都护);经济落后
2、内容:
(1)政治:废宗主督护制,改三长制---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巩固中央集权;整
顿吏治;迁都洛阳
(2)经济:均田制,掌握土地分给农民,授田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少民授田促进民族融合
(3)文化:
3、影响:保证政府财政和劳役需要;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地主利益得到保障;促进民族融合;促进北魏政治和经济发展。
(三)隋唐的三省六部制(7-10世纪):
1、内容:中央:中书省---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不可行的驳回;尚书----执行政令。地方:形成州、县两级,唐中后期广置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
2、作用:三省有分工也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使中枢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改革,此后历朝基本沿用。
(四)唐太宗:
(1)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选贤任能、虚怀纳谏、重视法制建设
(2)经济:延续唐初实行的均田制,采取了“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3)思想文化:完善科举制;崇儒尊孔
(4教育学复习资料):开明的:对西北突厥、文成公主入藏
(5)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
(五)宋的集权措施(十世纪):
1张冕、内容(1)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宰相---行政,枢密使---分军权,三司使---分财权。
(2)控制地方(针对节度使):文官任知州,通判监督知州,知州与通判共同署名公文生效。转运使掌地方财权,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3)收兵权:枢密院有调兵权无统兵权,统军将领有统兵权无调兵权
2、评价:改变藩镇割据局面,铲除藩镇割据基础,维护国家统一和,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出现“三冗”问题。
(六)王安石变法:
1、背景(1)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2)财政危机:三冗问题(3)边患危机:少民威胁
2、内容(1)理财:抑制兼并、保证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
青苗法---限制大地主和盘剥,增加政府收入
募役法---保证农时,增加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亿之间并,增加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利于农业发展
失恋没什么大不了市易法---稳定物价、增加政府收入
均输法---避免囤积居奇
(2)军事:保甲法(加强对农民控制)、保马法、将兵法(提高战斗力)
(3)教育:改革科举(考时务策和经义)、整顿太学(培养改革人才)
3、影响:农业生产较大发展,限制商人操纵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战斗力,一定程度上富国强兵。av郭采洁
(七)元的中央官制: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隋唐最高行政机关为尚书省)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秦以来1600余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二)明朝内阁制:①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以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②地位及作用: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备皇帝顾问。是君主专
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清朝的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1)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2)职能:雍正帝时设立,官员职级较低,受皇帝随时召见,只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3)影响: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四)康熙帝:
1、活动(1)平定三藩之乱-----平定了地方割据势力,为统一创造条件
(2)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台湾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同大陆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祖国海防
(3)平定准格尔贵族叛乱---加强对边疆控制,使之成为保卫边疆重要力量
(4)抗击沙俄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2、评价:有作为的皇帝,开疆拓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维护国家主权,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第二部分 古代中国经济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生产技术日益完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及土地私有制不断确立,是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工具改进和耕作技术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木器、石器、骨器
2、商周时期:青铜农具(不普遍)
3、春秋战国:出现铁犁牛耕
4、汉代:犁壁的使用使牛耕技术推广
5、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犁耕趋于完善。
(二)水利设施的完善
(二)水利设施的完善
1、春秋战国:芍陂(今安徽寿县)、都江堰(成都附近)、郑国渠(咸阳附近)
都江堰: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2、秦: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域,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对便利了中原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西汉:六辅渠。白渠、曹渠
4、隋朝:大运河(涿郡在隋炀帝时治所在今北京市境内,余杭为现在杭州)
连接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土地制度的演变
1、小农经济形成
(1)前提:生产力提高(铁器和牛耕),私田不断发展
(2)时间:春秋战国
(3)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4)地位:国家税收徭役征发的对象,国家统治的基础
2、土地制度演变
(1)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
(2)春秋战国——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
(3)北魏、隋唐林弯弯发型——均田制(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3、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始于战国;宋代仅次于自耕农经济;明朝中后期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
1、青铜铸造: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2、冶铁业:春秋发明冶铁和钢的技术;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南北朝发明灌钢法;北宋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清普遍用焦炭冶铁
(二 )制瓷业:瓷是中华民族的独创。
1、东汉: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烧制出白瓷;
3、唐朝: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大量出口,逐步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