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上的煊赫名作(秦汉篇)
一、秦代书法
1、秦小篆与李斯
大专生自我鉴定清明节放几天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由于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各诸侯国文字差异严重,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两大强制性政策。
《说文解字·叙》中说:“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改行,所谓小篆者也。”卫恒《四体书势》中有“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损益之,奏罢不合秦文者。斯作《仓颉篇》中车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改行,所谓小篆者也。”在此,卫恒将许慎的“奏同之”改为“损益之”,于是李斯便成了小篆的作者。后世之人多从此说,至唐张怀瓘《书断》中讲:“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李斯遂成小篆的创定者。
韩雯雯图片
小篆又名“玉箸篆”,秦刻石为其代表作品。见于《史记·秦始皇本记》的刻石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现石皆毁损,今所存者有徐铉摹本《峄山刻石》,明安国旧藏本《泰山刻石》及“二十九字本”,明拓本《琅邪刻石》,宋汝帖十三字《之罘刻石》,摹刻本《会稽刻石》数种。
《峄山刻石》
追凶好看吗《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石原立山东邹县峄山,久佚。传世无原石拓本。宋郑文宝和张文仲分别据徐铉藏摹本重刻于西安和邹县。世称郑刻本为“长安本”或“陕本”,张刻为“邹县本”,另尚有翻刻本数种。结体匀称严整,用笔瘦劲圆转,具有端庄典雅之美。
虽然是神经病但没关系新年短息琅邪刻石原碑
琅邪刻石拓片
《琅邪刻石》又名《琅邪台刻石》。原石置山东诸城东南的琅邪山上,山为平顶,故有台名。今原石三面文字皆已不存,传世仅有北面二世时补刻的诏书及从臣题名残文13行拓本,石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石残颇为严重,但字形笔势依然绰约可辨,古今学者均以为秦刻诸石拓本存者,此最为可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