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拂菻弄狮子”考-古史考古研究
9月你好说说摘要:在我国众多的狮子艺术题材中,有一种形式是一位胡人与狮子共处,其延续时间从汉代直至今天,沈从文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将这些形象统称为“醉拂菻弄狮子”。笔者认为这些形象的来源和所表达的意思可能有些不同,似乎不宜一律称为“醉拂菻弄狮子”,对其还可以进一步分类研究。本文试图结合文献与实物,在分析沈从文先生《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和《狮子艺术图录》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梳理“醉拂菻”进入中国及其流传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 醉拂菻 狮子艺术
中国自汉武帝时就得到了来自西域的狮子。至迟在东汉时,狮子的形象就已出现在艺术品中,并很快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在众多的狮子艺术题材中,有一种形象是一位胡人与狮子共处,这种形象在石雕、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和壁画等艺术形式中都有反映,并与诗歌、舞蹈有密切联系,其延续时间从汉代直至今天。沈从文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曾就狮子艺术专题写过一批文章,并编成了《狮子艺术图录》。他在文中多次提到反映胡人与狮子共处的艺术形象,并依自己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出的观点将这些形象统称为“醉拂
菻弄狮子”,还列举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艺术形式。[1]
笔者认为这些形象的来源和所表达的意思可能有些不同,似乎不宜一律称为“醉拂菻弄狮子”,对其还可以进一步分类研究。本文试图结合文献与实物,在分析沈从文先生《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和《狮子艺术图录》的基础上,初步梳理“醉拂菻”进入中国及其流传演变的过程。
一、狮子与拂菻造型的结合
中国不出产狮子。《说文解字》中并无“狮”字,古汉语中的“狮子”一词是外来语,因此起初用“师子”代替,“狮”出现后,“师”仍有表示“狮子”的义项。狮子最早来到中国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汉书·西域列传赞》载武帝通西域后“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食于外囿”,这大概与汉武帝对西域的珍禽益兽极感兴趣有关,但《汉书》没有提到狮子的来历。外国进贡狮子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后汉书》卷三,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月氏国献狮子;二年(88年),安息国献狮子。此后几乎历代都有外国进贡狮子的记载。以狮子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则至迟在东汉晚期就已经出现。[2]
“拂菻”一词因为是外来语,所以有多种写法。据《辞源》有“拂 ”(《法苑珠林》引《梁职贡志》)、“拂懔”(《大唐西域记》)、“拂临”(《往五天竺传》)、“佛朗”(《岛夷志略》)、“富浪”(《元史·郭侃传》)、“佛郎”(《元史·顺帝纪》)。此外常见的还有“弗林”(《元史·爱薛传》)、“拂林”、“佛林”等。仙剑4秘籍
我一个人吃饭旅行走走停停《旧唐书》在提到拂菻时称“拂菻,古大秦也”,所以中国大约从唐代才开始改称大秦(现在一般认为是古罗马帝国)为拂菻。这个国家在唐以前就与中国有交往,例如《魏书》中提到过“普岚国”曾在太安二年(456年)、和平六年(464年)和皇兴元年(467年)三次遣使来到北魏[3],学者普遍认为这个国家就是后来所说的拂菻。从《旧唐书》开始有了对这个国家详细的描写,《新唐书》、《宋史》、《明史》也都有关于拂菻国的记载。关于这个国家究竟在什么地方,中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现在比较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夏德(F. Hirth)在《大秦国全录》中的观点,即大秦或拂菻主要指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今天的叙利亚一带。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中国史书中的“拂菻”一般被认为是拜占廷帝国、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岸一带的总称。
在中国的史料中,拂菻和狮子开始产生明确联系是从唐代拂菻向中国进贡狮子开始的。
拂菻在唐代两次入贡中国,第一次是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国王波多力遣使献赤玻瓈、绿金精。[4]另一次是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这次拂菻没有使者到唐,而是通过吐火罗将贡物转承。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贡品中有两头狮子。《旧唐书》记载为:“开元七年正月,其主遣吐火罗大首领献狮子、羚羊各二。不数月,又遣大德僧来朝。”仙剑奇侠传5人物
当时的中国画家曾为使者画像,对后代名为“拂菻”的图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现存最早有名字的《拂菻图》是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卷十二记载的:“彫混作之制有八品…四曰拂菻”,卷十四载:“走兽之类有四品:一曰师子,二曰天马,三羜羊,四曰白象。注:驯犀黑熊之类同。其骑跨牵拽走兽人物有三品:一曰拂菻,二曰獠蛮,三曰化生,若天马仙鹿羜羊亦可用真人等骑跨。”其图象在卷三十三中表现为一个已经无法辨认种族的人牵着一头狮子。由于拂菻在宋代从未向中国进献过狮子,所以这幅《拂菻图》应是此前就有的。可见,至少在唐宋时期,拂菻和狮子的形象在绘画中就已经结合在一起了。
二、《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中的“醉拂菻弄狮子”
(一)、沈从文先生对“醉拂菻”的定义
在众多与以狮子为题材的艺术品中,有不少狮子与胡人相伴的造型。沈从文先生是建国后最早对狮子艺术进行研究的学者,60年代即著有《狮子如何在中国落脚生根》和《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两篇文章,还编辑了《狮子艺术图录》。他在《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一文中将胡人与狮子共处这类题材命名为“醉拂菻弄狮子”:
狮子本身既然是从海外来的,同时必然还有进贡的异国人民.…从近年新出土文物试作些探索,重要的新材料,是江浙地区出土一个晋代烧造的越州青瓷水注(或镜台、烛台座子),作一胡人戴长筒阔边帽子,骑于一个蹲伏狮子背上。这个艺术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彩印于故宫藏瓷图录中,事实上若联系前后材料分析,似应当叫作“醉拂菻弄狮子”,这个主题画且和西汉文人东方朔,即晋代名臣庾亮及当时著名的“文康舞”均有联系。反映于此后工艺各部门,前后约千八百年时间。唐代宫廷中大朝会应用的“五方狮子舞”,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西凉伎》,宋明以来的弄狮子,无不从之而来。即仅以“醉拂菻弄狮子”直接表现于艺术品而言,也不下百十种不同式,反映于民间艺术各部门。后来称弄狮子的为“狮子郎”,似乎即还留下一点痕迹。但从历来以文人画、宫廷艺术为传统的艺术史看来,却极少有对于这个古代文化交流影响于广大人民极其普遍的问题有所叙述的。[5]
超级女声历届排名
事实上这个主题画当时还应用在冠服制度中,例如宋舆服志腰带制度花纹廿多种,内中有“狮蛮”一种,就指的是拂菻弄狮子。[6]
沈从文先生在文章中列举了多种与“醉拂菻”有关的艺术形式,并在《狮子艺术图录》中收录了9种名为“醉拂菻弄狮子”的文物。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狮子在中国艺术上的应用及其发展》中的艺术形式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类。物质类包括:水注(灯台)、图画和“醉拂菻”金带;非物质类包括:东方朔传说、文康舞和狮子舞等。下面对这两类艺术形式一一分析,以考察这些事物能否称作“醉拂菻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