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字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
[摘 要]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其中,“和”字在甲骨文中是指音乐之和,后被引申为一切事物和谐关系之义。“和”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经常在艺术领域、文化领域被广泛使用,它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花样男子演员[关键词]和 文化 艺术 渊源
一、汉字的起源及特
张佳宁个人资料1、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考古材料证明,从原始社会后期的仰韶文化到商代早期的陶器符号,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这些符号大部分具有文字的性质。现在可以释读的汉字体系,最早是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后期人们利用龟甲骨进行占卜时,刻写在甲骨上的卜辞和记事文字。这些记录着当时的祭祀、征战、狩猎、农事、气候、营建、疾病等丰富内容的古老文字,为了解和研究商代后期270多年的
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商代末期和西周时期,甲骨文逐步演变成金文。所谓“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代金文的字体与甲骨文相近,但字数较少。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标志着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后世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字体都是由其演变而成。
2、汉字的特
中国汉字与西方各国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自己的民族特。首先,构字原则不同。西方的文字都是由字母构成,字形简单,这些文字都属于“表音”文字。中国汉字有六种构字原则,即汉代许慎所说的“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多为形声字,字体呈方形。其次,文化内涵不同。由于西方各国文字都是表音字,每个字的文化内涵比较简单,而中国汉字有六种构字原则,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复杂。正是这一特点,使我们对一个汉字的深入研究,就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汉语“和”字的历史渊源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以“和”字为切入点,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字最早出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当时有多种写法。《说文解字》认为,甲骨文的“和”字意为“调和”。郭沫若对甲骨文的“和”字考察甚详。他认为,甲骨文和“和”字是指音乐之和,而现代的“和”字则演变成和谐文化之“和”。①
“和”字的原义是指古代用竹做成的乐器“龠”及其所发出的和声。《说文解字》说“龠”是“乐之竹管”,三孔,以发“和”声也。日本学者高田忠周认为,音乐之和是“和”的本义,因为《说文解字》解释和字从龠,《国语周语》也说:“声相应保曰和”。②正如马叙伦在《读金器刻识》中所指出:“和”的本义与音乐艺术相关。在甲骨文中,乐为琴,和为笙。郭沫若指出:“和之本义当为乐器,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申出相酬义,亦犹乐字之本为琴,乃引申为音乐之乐与和乐之乐也”。③总之“和”字是指由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并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的和谐关系都称之为“和”。
在金文中,“和”字与饮食也有关。《说文解字》解释:“和”即“调味也。从皿,禾声。”“和”不仅指音乐之和,而且可以指调味之和。王国维考证:陕西宝鸡出土了一种“酒水调和之器。”④可见“和”在甲骨文中原意指音乐艺术之“和”,而在金文中已引申为饮食生活之“和”,后世推而广之,世界一切事物都存在“和”。
三、汉语“和”字的文化底蕴
从商周甲骨文、金文起,“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已经十分丰富。综合起来,汉语“和”字的文化底蕴如下:
1、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和与谐是相关联的,何为“谐”?《辞海》说,谐即调和之意。《书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结局尧典》所说的“协和万邦”,已把“和谐”引申为国家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了;后人将其进一步引申为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
2、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广韵》载:“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可见顺和也有和谐协调之意。在金文中,“和”与“平”也有直接的关联。
3、温和、和蔼、和气。“温和”的原意是指颜和谐。《诗邶风燕燕》:“终温且惠”。郑玄笺:“温,谓颜和也”。把温和引申为人的一种性格,就是和蔼、和气。《辞海》解释:“和蔼”即性情温和;“和气”即待人谦和。
4、应和、唱和。所谓“应和”是指相互呼应。《广韵》说:“声相应”。《易无法连接app store中孚》指出:“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管子白心》说:“人不唱不和”。所谓“唱和”,一是指在唱
歌时,一人唱歌,众人和之;二是指在作诗时,一人咏诗,另一人和之。
5、调和。调和的原意是指调和音乐或调和味道。《国语郑》载:“和六律以聪耳”,也就是说调和六律以达成优美动听的音乐。《礼运》说:“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古代调和味道的汤谓“和羹”。《书说命下》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郑玄笺:“和羹者,五味调,腥熟得节,食之人性安和,喻诸候有和顺之德也”。在这里,郑玄把“和羹”引申到治国安邦上来了;后人把“调和”进一步引申为化解一切矛盾的方式。
6、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是指结束一切纷争甚至战争。《战国策》载:“与秦交和而舍;”《书尧典》说:“乃命议和。”所谓“和平”,与战争相对,是指没有战争的社会环境。《宋史孙沔传》说:“比契丹复盟,西夏款塞,公卿忻忻,日望和平。”
7、中和。“中和”是儒家的伦理思想与美学观。《礼记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并认为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中和的境界,就会产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在古代,“中”与“和”是密切相联的。《说文解字》载:“中,和也”。“中”可以引申为“平”与“和”,“中和”概念由是成立。《国语晋语》注:“中,平也”。《淮南主术》注:“中,正也”。可见,中与和,中庸与中和,在本质上相联的。“中”是天
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8、和合。《说文解字》解释:“合,口也”,“口”即“人所以言食也”。也就是说,食物合于口,即“味和”;言语合于口,即“言和”。“和合”一词出自中国古代的神话,象征夫妻和谐相爱。常画二像,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合好之意。“和合”被后人由“夫妻和谐合好”引申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之意;推演之,一切事物诸要素的和谐统一,都可泛称“和合”。
“和”字的上述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哲学、美学、伦理学等深层次文化体系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以“和”字为切入点,可以揭示中国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责任编辑:翁婷皓)
参考文献:
①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宋祖儿资料释支干(上)[M].大东书局.1931:104.
②[日]高田忠周.古籀篇(50卷)[M]. 台湾大通书局.1982:21.
③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和言(上)[M].大东书局.1934:2.
天天向上天佑是哪一期
④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一册)[M].中华书局.1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