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Shu Ping Jian
吉安青原山净居寺早课仪式音乐唱谱研究
龙朝明
吴利波
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张宇陈志朋
摘要:仪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承载方式,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音乐和舞蹈是仪式的重要呈现方式,音乐主要是依靠人声、器声构成,这种表现方式主要是参与者为了传承仪式文化,同时也是为了增添仪式氛围,以此帮助表达仪式内容的目的。以早课仪式中的音乐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的早课仪式做实地观察和研究,在归纳总结整个仪式用乐和流程的同时,对早课内容及音乐进行分
析与整理,继而解释音乐在早课仪式中所处的地位及音乐的功用。关键词:早课仪式
禅宗音乐
净居寺
中图分类号:J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7-0076-02
作者简介:龙朝明(1984-),副教授,现任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音乐,音乐教育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最终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8YS50;201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最终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S18101。
早课仪式音乐诞生于佛教音乐,是佛教音乐仪式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佛经中的规定,佛教本不应该有音乐活动。“不听视歌舞”,是佛教的戒律之一①。但是实际上佛教的各种仪式活动都离不开音乐,包括宣传佛教教义也要借助音乐来传播。据《华严经》中说:“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这其实就相当于肯定了音乐形式是礼佛拜佛的必要形式,音乐是佛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早课是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凌晨3点到6点之间)齐集大殿,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
佛教音乐大部分是通过佛教的仪式所体现的,仪式与音乐二者交融,不可分割。然而早课中的音乐作为佛教音乐中重要的一部分却并不为众人所知。其原因主要是:做早课的时间不符合大众的生活规律,面向的主要是佛家弟子而非普通民众,以及音乐性比较与其他佛教音乐较弱。
早课仪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每日必做,风雨无阻,其目的通俗来讲就是在消除僧人许多业障的同时增加他们的福德;其特殊性在于,大部分的佛教仪式是受他人委托所作,而早课仪式是为自身的修行所作。早课仪式是佛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则是早课仪式的重要载体。
一、净居寺早课仪式用乐概况
经过观察归纳,整个早课仪式所用到的乐器有:引磬、圆磬、大小木鱼、铛子、钹、大鼓以及铃鼓,每一件乐器都由一位僧人演奏,仪式中起主要作用的大磬由维那师演奏。
整个早课仪式所用到的乐器,都是只有固定音高的打击类乐器,所以一般在唱诵经文时,多数情况下是众僧人跟随维那师最后一个音的音高来进行唱诵的。
僧人们开始唱诵之前要先连续击钟18遍,之后每唱完一段再次击钟18遍,如此算作一遍。整个过程需
要击钟3遍,共108遍。此后紧随着鸣鼓,在钟鼓交接之间唱三遍“当来护教韦驮尊天菩萨”,用来做衔接。
击鼓时并没有太大的讲究,视时间的长短而随机应变。
佛教仪式中的唱诵基本没有固定的音高或旋律,僧人们唱诵经文时,旋律的特点明显,主要为级进,大
76
Yin Yue Wu Dao·音乐舞蹈
三度以上的跳进都非常少见,旋律简单,平直舒缓,众僧人主要通过法器来统一气口,僧人们在念诵之时从《楞严经》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几乎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明显的停顿。唱诵速度一般都是由慢及快,最后以突慢收尾。
整个早课仪式中的唱诵既无一般规律可循,又仿佛自然流露,浑然天成。
早课仪式很好的将人声、器声以及仪式结合在了一起,是佛教音乐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唱腔的自然性,凸显出佛教文化庄严肃穆和清静自然的特点。
二、净居寺早课仪式音乐唱谱简析
早课仪式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用音乐的表现手法来实现的,按照其音乐的类型,演唱的形式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念诵与唱诵两种类型。这里选取以念诵为主的《大悲咒》和以唱诵为主的《戒定真香》来作分析说明。
(一)《大悲咒》唱谱分析
谱例1《大悲咒》部分段落龙朝明记谱
由于念诵并没有固定调,所以这里的译谱采用了首调唱名法的记谱方式。
《大悲咒》共47小节,节奏进行为四四拍,调式类型为“民族五声调式”,念诵速度不固定,开头缓慢起调,然后逐渐加快,随后一直保持到快要念诵完毕时再突然放缓,最后一个音拖长语调,结束于商调式。
《大悲咒》旋律基本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构成,旋律进行以级进和同音反复为主,旋律感较为平缓,音乐感较弱,旋律比较特的地方在于每个小节几乎都在不断的进行上下级进发展,没有终止感,节奏单一且旋律、音高、音型有很多的重复性和相似性,便于僧人们一气呵成的念诵完毕,旋律平直舒缓的进行特点也不会令人联想到“靡靡之音”,体现出佛教的庄严肃穆。
《大悲咒》的念诵——
—感情方面:要怀有一颗慈悲心,虔诚恭敬,自然平和的诵读。
(二)《戒定真香》唱谱分析
谱例2《戒定真香》部分段落龙朝明记谱
梅根福克斯三级《戒定真香》的唱诵类型为“赞”。“赞”又称“梵呗”,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一种佛教音乐,功用性即用来赞颂佛的歌咏。《戒定真香》共40小节,节奏进行为四四拍,调式类型为“六声加变宫调式”。整首经文唱诵速度舒缓平稳,旋律迂回婉转,旋律性较强,感情彩细腻潇洒,最后结束于徵调式。
《戒定真香》旋律基本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及三十二分音符构成,旋律进行是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往复的级进为主,文中一共出现过5次的变宫音也是属于经过性质而一带而过,旋律的特点在于不断将旋律推向下个音出现的音高附近。如果下一个的起始音是sol,之前则会通过一系列的发展,将尾音停在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上下相邻两个音之内,即sol、la或mi,这也是在乐曲里面,尤其是乐句相接的时候很少出现大跳的原因。世界上最罕见的动物
《戒定真香》的唱诵——
—感情方面:要以一颗赤诚之心虔诚的唱诵,赞扬佛法的美妙与大智慧。
杨梅酒怎么泡 制作方法
三、结语
众所周知,音乐对于人来说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有着极大的好处,好的音乐可以让人放松,可以帮助人们进入到自己想要的舒适状态。早课仪式中的音乐其实也不失为当代人想要休闲放松、阅读写作时的首选。早课仪式音乐中所包含的佛乐皆为佛教音乐中的精华,其流畅自然的旋律柔和悠扬,琅琅上口,僧人们沉稳厚重的声音从头至尾没有一丝懈怠,庄重肃穆的音乐特点不会让人有听过“靡靡之音”后的倦怠感,最简单最自然的旋律发展更可以帮助当下时代的人们脱离烦躁,归于平静。
佛教仪式中的音声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佛教仪式中的早课仪式音乐在佛事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在历史的流变中,佛教音乐变得不再为普罗大众所皆知,但吸收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精华的养分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佛教音乐,在当代也值得被大家了解和赞扬。
戚薇和大张伟
注释:
①张育英:《禅与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6页。
参考文献:
[1]王佛珥.寒山寺早课仪式音乐探析[J].歌海,2014,(02):11-18.
[2]皮朝纲.以音声为佛事——
—禅门音乐审美化生存方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3):99-110.
[3]皮朝纲.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杨石磊,何艳珊.般若智慧与悟性审美:禅宗音乐美学思想研究[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3,(08):76-79.
[5]龙朝明.庐山东林寺佛教音乐源流考辨[J].音乐时空,2015,(15): 28-29.
[6]庞桂南.洗心禅寺朝暮课诵音乐初探[J].北方音乐,2013,(10):5-6.
[7]周耘.曼妙和谐:佛教音乐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2012年入党思想汇报
[8]田青.朝暮课诵规范谱本[M].北京: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1995.
[9]田青.中国佛教音乐选粹[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3.
77
Yi Shu Ping 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