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帝王蟹蒸多久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境内,舟山岛中的一个岛屿;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众人都熟悉的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所在地。小说《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南海观音所居之处,便是此山。
普陀山上,庙宇林立。在鼎盛时期,各大小寺庙和禅院、庵堂等,多达二百多座。素有海天佛国之称。其中,普济禅寺为普陀山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主刹。普济寺,法雨寺和慧济寺三大寺庙,构成了普陀山主要的观音道场,成为普陀山最主要的人文景观。
南海观音,因观世音菩萨选择南海普陀山作为自己的道场而得名。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和观自在菩萨在佛家文化中是同一尊菩萨。
本文所涵盖内容与普陀山南海观音百度百科词条可作为内容互补,各有侧重,相互丰富,互相印证。
目录
1、 名胜文化概况
1.1 普陀山简介
1.2 南海观音文化形成背景
2、 观音信仰
2.1南海观音与玄奘、《西游记》的历史渊源
2.2观自在菩萨名号的来历与注解
2.3观世音、观音、观自在菩萨的来历及联系
2.4信仰文化内涵、实践与社会价值
3、 观音文化常见佛学知识
3.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2大悲咒
3.3唵嘛呢叭咪吽
3.4三施的含义
3.5南无阿弥陀佛
3.6菩萨节日
3.7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4、 名胜主要景点
4.1南海观音
4.2紫竹林
4.3普济寺
4.4百步沙、千步沙
4.5洛迦山
4.6法雨寺
4.7西天景区
4.8佛顶山
4.9其他景区
5、 人土风貌和旅游概况
5.1门票
5.2出行
5.3生活区简况
5.4农家乐风情
5.5住宿
5.6饮食娱乐
5.7购物
6、 旅游指南
6.1江浙沪部分交通路线
6.2综合注意事项
7、 附录
7.1《华严经》
7.2《大唐西域记》
7.3《南海普陀山》MTV佛教音乐作品
7.4《大悲咒》MTV佛教音乐作品
7.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齐豫演唱版
7.6电视纪录片《普陀洛迦》系列专题
1、名胜文化概况
1.1普陀山简介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境内,舟山市(舟山岛)的一个岛屿;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众人都熟悉的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所在地。小说《西游记》中所描述的南海观音所居之处,便是此山。
普陀,是梵文的音译词,可同菩提,普遍的解释为正觉、正果的意思。普陀山,完整的梵文音译词为普陀洛迦,汉语普遍解释为美丽的小白花许晴与刘波”
巧合的是,在地理坐标上,普陀山与中国西藏的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以及中北美洲、世界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洲等颇具奇幻彩的地域,同处在一个地球纬度上,这也为普陀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彩,令人无限遐想。
四海之内,名胜无数。或有山而无水,或有水而无山。有山有水,山水辉映者,方为美谈佳境。然,以山而兼湖之胜,首推杭州西湖;以山海之景尤为名胜者,已属蓬莱仙境。而将禅机和佛法化入山海景中,融山海禅于一味者,则唯有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海拔虽然不高,但因拔海而起,故而毅然巍峨,常年为云雾所缭绕。置身于其中,望东,是一片汪洋,一览大海之胸襟,广阔无垠。望南,为东海众岛屿,延绵致远。其中较为有名的,便是金庸笔下所描述的《射雕英雄传》之桃花岛。在百步沙,千步沙的方向上,是洛迦山;放眼望去,宛如一名婀娜的女子,静静地卧躺在大海碧波之中。传闻那是观世音修成正果的地方。
普陀山上,庙宇林立。在鼎盛时期,各大小寺庙和禅院、庵堂等,多达二百多座。素有海天佛国之称。其中,普济禅寺为普陀山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主刹。普济寺,法雨寺和慧济寺三大寺庙,构成了普陀山的主要观音道场,成为普陀山最主要的人文景观。除了慧济寺以
外,与通常寺庙不同的是,在全山所有的寺庙、禅院的主殿里,供奉的都是观音;只是化身不同,比如,毗卢观音,杨枝观音,千手观音,水月观音,求子观音,南海观音等等。而山顶上的慧济禅寺,是全山唯一建有大雄宝殿、在主殿里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寺院。
普陀山山间,香火鼎盛,青烟缭绕。每年来此朝圣的香客络绎不绝。林荫石道上,三步一莲花,形状各异,精巧逼真。常有虔诚的香客,取道普陀,在登岸后,三步一叩,沿着古树成荫的山路,一直叩拜到普济寺;出普济寺 后,经法雨寺,拜上佛顶山。古往今来,凡是虔心礼佛的善男信女,无不遵循着这样一种方式,脚踏石刻莲花,默念菩萨名号,三步一叩首,九尺一跪拜,紫竹林里觅梵音,步步拜向观自在。
1.2南海观音文化形成背景
《华严经》记载:“‘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据历代众佛家僧侣、学者追寻观音信仰足迹印证,浙江普陀山的地形地貌与《华严经》中所记载的观音菩萨所居南海普陀山圣境十分吻合。
观音过此不肯去,为渡众生住此山。纵观人间胜景,唯有普陀洛迦,山海辉映,融古刹、奇石、金沙、碧海、潮音、幻境之神韵于一身。实属人间第一仙境。这也正是佛指名山的神奇印证。
相传唐朝年间(公元863年),日本僧人慧锷,来我中原大地朝圣,在山西五台山求得一尊观音玉像,欲将其带回国,让日本民众也能有幸一睹观音真容,并籍此在日本当地宣扬佛法。当行船途径此处出海时,突然遭遇风浪,波涛汹涌的洋面上,顿然生出一大片带有荆刺的铁莲花。载有观音玉像的商船寸步难行。行船被迫靠岸。次日出海,亦然发生同样的事情。数日间,如此反复。慧锷终于有所顿悟,惶然跪拜在船上的观音玉像,问道:菩萨,倘若你愿意跟我回国,请你化去海上大浪和朵朵铁莲,佑我一路向东。倘若你不愿意跟我回国,那说明我日本国民尚且还无缘见你。那就请你给我指一条道来,也好让我一处地方,把你的尊像安放、供奉起来。祷告之音刚落下,洋面骤然恢复平静,在长满铁莲花的洋面上,让出一条航道来,将其引至普陀山脚下。暂时将玉像安放在一张氏渔民家中。当地的渔民,听闻观音菩萨经过此山岛时,显圣驻足停留下来,不愿离去的消息,万分荣幸和喜悦,纷纷闻讯而来,施舍供奉玉像。由此建立不肯去观音院护照办理>永远是朋友歌词(现普济寺的旧址)。而僧人慧锷,也成为这里的第一代开山法师。
普陀山建寺,如此开始,颇具神话彩。历史的记载,真实地情况应当是慧锷在出海时,恰逢季风影响,连续数日大风大浪的天气,浪涛之大,如同长满荆棘的铁莲花,一道道布满洋面。故而无法出海。最终,将玉像留在了普陀山。
光阴如梭,岁月流逝。观世音显圣于此的传说无数。现代最近的一次显圣景象,可以考证的是在1997年。时为南海观音铜像落成开光仪式之日。当日,天气看似并不太帮忙,黑压压的乌云,遮掩着整个岛屿的可视范围。不过,来自海内外各佛教协会的法师,僧众,社会各界人士,政要等5000之众,还是应约如期进入会场;照例为铜像举行开光大典,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只是,临近开光时辰,天气依旧并不见好,大有倾盆雷雨之势。当主持法会的戒忍法师,宣布开光大典正式开始时,话音刚落,普陀山四周海面风起云涌,并从洛迦山方向的莲花洋上空,飘来一朵白云,乌云开合,裂开泉眼般大小的一道阳光,瞬时径直照射在南海观音铜像上,通体透亮,流光溢彩。整个过程持续了二十余分钟。有众多有缘之士,在那道光照的天宇间,见到了观音大士亲驾莅临的真容,惊呼菩萨显圣真身。一时间,万人叩首,顶礼膜拜。在场的记者,纷纷用摄像机镜头抓拍那一瞬间的景象,有些遗憾,由于摄像机技术的限制,在乌云开合之处,只拍得仅有光线黑白对比的景象照,无法抓拍到观音大士显圣时的真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论众多传说是否可以印证,景仰佛教文化信仰的人们都相信,此山,便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的起居栖息之处,是她宣扬佛法,普渡众生的神圣之地。
2、观音信仰
2.1南海观音与玄奘、《西游记》的历史渊源
说到南海观音,人们就会想到《西游记》。在中国,千百年来,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
小说中,唐僧师徒在遇到劫难时,孙悟空多次腾云驾雾,飞越南海,来到紫竹林,求助住在这里的观世音菩萨,搭救其师傅。如,在途经观音禅院时,老院主的邻居黑熊精,乘乱盗取锦襕袈裟,孙悟空从南海请来观世音,将其制服。观音法外开恩,将其收回南海,并让其在普陀山附近的洛迦山上,做了守山大神。还有被观音收服的红孩儿,和他的善财童子洞等。
南海观音,顾名思义,观世音菩萨应当是住在南海的一处山岛上。然而,普陀山,实际的地理位置,是处在现今中国的东海上,即浙江省舟山岛海域。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海域,是以长江入海口为界限划分的。长江以北的洋面,为东海(现称为黄海);而长江以南的洋面,则全部统称为南海(包括现代地理版图的东海在内)。吴承恩小说中所写的东海花果山和水晶宫,实指江苏连云港附近的黄海海域。同样,小说中南海观音所居的紫竹林,就是指当今的浙江普陀山;两者同指一处。
小说《西游记》,通过唐朝玄奘法师西行求法,齐天大圣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一江一燕主演的电视剧
路护送,沿途与众妖斗法,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而取得三藏真经的故事,将佛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广泛散播于世间,走进千家万户,为寻常百姓广为流传,自古津津乐道。
在整个取经历程中,南海观世音的指引,可谓穿针引线,贯穿始末;从策划,团队组建,到最后取得真经,应得正果,归唐宣扬大乘佛法,为整个唐僧取经团队设下了广阔的试练平台,并且提供了不少支援和帮助。用现代的话,如来佛祖拟了取经这道题,给出了剧本大纲,南海观音便是这出取经大戏的导演和策划。
据《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事件里,玄奘西行求法,一路上,冥冥之中,也确实受到了观世音菩萨一定的指引与帮助。
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真实的情况,起初是为了到天竺国(现为印度),求取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一部真经;为的是印证真经要义,以统一散落在中原各种不同的翻译版本,正确宣扬该法门的佛学知识。
大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法师独自一人,骑一匹瘦老赤马,连过大唐关西疆域几道哨卡,偷渡出关。途经八百里沙漠时,粮尽水绝,四天五夜都没有进水,终于和马匹
一同昏倒在无垠的沙漠里;呼天无应;混沌中只得默念《心经》,反复祷告观世音菩萨,在感觉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向自己虔诚信仰的菩萨发问:玄奘我不为财利,取道西天,只为求取真经,宣扬正法;菩萨既然慈悲念得众生,救苦救难;而我为求正法,此刻正在蒙受苦难,难道菩萨依然还不知晓?就在玄奘法师昏厥之际,在恍惚混沌中梦见一位大神,手持长戟挥舞,凶狠地向其哟呵道:你为何不再向前强行一段路程,而偏要卧躺于此处?
玄奘法师瞬间从昏睡中惊醒。于是在极为艰难的状况下,前行数里之后,瘦老赤马果然嗅觉灵敏,突然一路飞奔,终而到了一片水草丰满的绿洲。在此饱饮养身数日,得于保全性命,再度起程。
走出沙漠的第一站,是现处新疆吐鲁番的高昌国。国王对来自大唐的玄奘法师厚礼相待,御驾亲封,与其结义为兄弟。并为其筹齐绸缎盘缠,以及随行人马,送其西行,指望他日取经归来,礼教三年,往生他国国民。所以小说《西游记》中,玄奘法师贵为唐王御弟,并不是没有根据。只不过,实际上他是高昌国国王的御弟。
而此时,远在天竺国,在玄奘三年后到达的求法终点站——那烂陀寺,则发生着另外一件
奇异的事情。那烂陀寺为当时佛教世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寺主戒贤法师,正是《瑜伽师地论》的一代宗师,为弥勒菩萨的弟子。103岁的他,此时,正遭受着严重的痛风病折磨,令其痛不欲生。想通过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绝食期间,在睡梦中,他梦见了三位菩萨,其中一位,就有观世音菩萨。梦中,三位菩萨告知:你应珍视自己的生命,病痛不过是前世因果所成,不可通过自杀的方式所能逃避;而必须继续坚持宣扬佛法,方可消除此病痛的业障;此时,远在支那国(即东土大唐),有一位虔诚的僧人,正克服万千险阻,跋山涉水,前往此处,并会师从于你,学习佛法。你须等他到来,教导他,授其真经。戒贤法师谨遵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