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雁塔圣教序》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鱼肉水饺
细说《雁塔圣教序》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小喇叭不见了
柯蓝个人资料简介
书法价值 
这个话题有些大了,但也必须要说一说。
都在说“晋人”,“晋人尚韵”也好,“晋人格”也好,都把晋人的书法作为高标。但不知是否有人思考过,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好在哪里?这个要搞清楚,不然的话学王羲之学什么?!未来最有前途的职业
唯心主义有人认为是王羲之沾了李世民的光。狂人米芾是很在意晋人的,不仅斋号是“宝晋斋”,论草书时强调要入“晋人格”。这是晋人是高标的佐证。
谈到晋人,谈到王羲之,必需要提《集王圣教序》。还要拿出孙过庭大师的二十四个大字:“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是就字的结构形式而言,在“平正”与“险绝”中协调。《集王圣教序》价值首先是能启发后学,你能学到很多很多的险绝手法,结构的变化,薛夫彬先生说,后人以至于今人,未有能在变化上超出王羲之的。你只要扎进《集王圣教序》研究,你会学到很多技术环节的内容。这是第一个价值。
变化的火候如何掌握?“复归平正”。懂得变化,或者研究过变化的人,在《集王圣教序》中会发现处处有变化。不懂的字的人,没研究过变化的人,看《集王圣教序》是平和的。这是高手,高手不乐于剑拔弩张,豹头环眼,就像内家拳,不要搞得架子很吓人,很张扬。还用孙大师的一句话:“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就是为什么要复归平正,因为是境界与格调。后世在“不激不厉”上做的最好的,我以为是虞世南。八大山人形成个人面貌后的一段时间,是很在意变化的,晚年趋于平和,形成了富于变化而平和的境界。
这是《集王圣教序》第二个价值。
线条特征 
(一)14PRO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立于永徽四年,分“序”和“记”。前面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李世民撰文,骈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唐人文章之功力,可见一斑,同样,《书谱》读起来也有同样的感觉。“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为高宗李治撰文,文章不逊乃父。“序”比较安和稳重,“记”用笔较恣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