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12课《湖树山》教学设计
梦见玻璃碎了
课题
12.湖树山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复述文章内容。
2、积累词语,掌握“高耸、休憩、湖畔、抚摩、听凭”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强化散文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自己的话概括出文章大致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语言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自然界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强化散文的相关文体知识,学习散文的表达方式。
难点
体验自然界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皇族老板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上次我们学了散文的相关文体知识,大家还记得吗?
散文是(            )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常用(          )的手法,寄托某种思想感情或生活哲理。现代的散文指除(            )以外的文学作品,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散文的特点:(                )。
2.板书课题:12.湖树山
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象征、衬托;诗歌、戏剧、小说;形散神聚
 
本节课通过对散文文体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温故知新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散文知识的掌握。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
(一)相关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
2.文体知识——散文的特点:
(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易错字词
高耸:高而直地耸立。
休憩:休息:路边设有坐椅,供行人~。
花圃:栽培花草等的园地。
听凭:让别人愿意怎样就怎样。
漂浮: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不踏实。
喃喃:拟声词,形容低声说话的声音。
那英丈夫奔驰:(车、马等)很快地跑。
(三)整体感知
1.同学分组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2.文章分为几部分?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分为三部分。(1段:流浪者的疲惫;2—4段:进入梦境:梦到母亲,梦中遇见上帝;5—8段:从梦境醒来,充满生活的信心。)
(四)阅读文章第一、二部分
1.阅读第一自然段,出这一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本段文字属于作者的想象,其中的环境描写部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天空以人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空的静谧。
2.阅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梦从黄的树上落到地上”一句的表达效果?
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如真似幻的奇妙梦境之中。意象生动,温馨柔和;同时也为下文描写流浪者的好梦作了巧妙、自然的铺垫。
3.第二段中作者一连串使用“追、跑、跳、奔”等多个动词,有什么好处?
连续运用了多个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男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构成了排比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语言气势。
4.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连用三个“听凭”有什么好处?
三个“听凭”连用,构成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同时表达了梦境世界的和谐与安宁。
5.“树的力量的轻微流动声”“心中血液的轻微流动声”和“由梦里经过他的全身又返回的金流体的轻微流动声”几句中的“流动声”的含义有哪些不同?
“树里力量的轻微流动声”和“由梦里经过他的全身又返回的金流体的轻微流动声”中的“流动”含义相同,都指植物细微的生命在悄悄生长;而“心中血液的轻微流动声”指的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复苏。
6.分析“男孩向天使飞去,自己变成了天使,拥抱他的母亲。”一句的艺术特。
作者运用童话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流浪者”感受爱后自己也成为了爱的化身,去传递爱给人间。
(五)阅读文章第三部分
1.在梦境醒来部分,作者提到上帝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上帝的歌声是生命之歌,对流浪者有激励、振奋的作用。
2.最后一段写流浪者记起过去的一切,说明了什么?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流浪者经历了这一场自我救赎的梦境后坚强起来,精神上不像过去一样疲倦和彷徨。
3.尝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通过讲述一个流浪者在梦境与现实间觉醒,从彷徨到坚定、迷茫到清醒的蜕变经历,告诉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一定可以攀上理想的山峰。
二:课堂活动:
小小讨论会:
1.这篇散文前四段描绘了世外桃源一样的“梦境”。这个“梦境”有什么特点?作者借这个梦境想传达什么样的愿望?
“梦境”的特点:静谧、和谐、安宁。作者想给我们传达对社会祥和、安宁、人人自由、幸福、快乐的期盼。
2.从梦境中醒来,流浪者开始幸福地歌唱。他唱的是什么?说出你的想象和依据。
他歌唱母爱、和平、安宁、温暖、梦想、自由、仁爱和幸福等一切美好的事物。文章中母亲的歌声象征母爱、温暖和幸福,上帝的歌声象征和平、安宁、仁爱和自由,流浪者的歌声象征着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梦想的坚持。
3.反复读这篇文章,在诵读中驰骋你的想象,记录努想象的画面,和同学交流。
淡蓝的天空下、清澈的湖水旁、一颗飘落着黄花瓣的树下,一个流浪者疲倦的靠在树上,双眼微闭,渐入梦境。
三、拓展阅读
倾听草木的呼吸
微波蛋糕
曹 洁
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复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须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3.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②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③点明写作内容;④暗示文章的主旨;⑤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这么小”指的是院子本身的空间小;“这么大”既指这个小院丰富多彩的草木世界,又指小小的草木世界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
3.①“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瓣舒展,花香浓烈;②“燃”以动写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③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  )样(  )高(    )湖林允回应演技夸张争议(  )
(  )喃(  )花(    )抚(  )
(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  启迪  抚慰
B.困境  启发  抚恤
C.困难  启迪  抚恤
D.困难  启发  抚慰
参考答案:
(一)bǎng sǒng pàn nán
(二)A
了解作者信息,积累散文相关知识。
读生词,解释词义。
通过朗读的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并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反复朗读,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各自观点
阅读拓展文章
通过介绍作者生平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背景,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
 
帮助学生巩固易错生词。
分组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通过划分结构更完整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能力。
 
学会赏析句子含义,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讨论发散学生思维,交流彼此观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
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生词读音的掌握,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强化散文特点的掌握。
2.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他的画笔,勾勒出了四季的美轮美奂,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见的四季的不同风情。本文作者带我们领略了一位流浪者梦中景,学了本文后同学们请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练笔。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流浪者梦中的美景,其实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我们都能欣赏到姿态不同的四季里,各自不同的故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用心的观察并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课后同学们可以积累本课易错生词,积累摘抄本文精彩的句子。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12.湖树山
1段:流浪者的疲惫;
2022年春节期间股市休市几天
2—4段:进入梦境:梦到母亲,遇见上帝;5—8段:从梦境醒来,充满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