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诉求、实然冲击与模式创新∗
冯建民 陶 红
摘 要:高考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影响性。自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新高考改革在全国分批试点启动。相比历次高考改革,此次新高考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更为明显和深刻。高校应明晰新高考在取消文理分科、明确选考科目、实现科学选才等方面的价值诉求,意识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模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从而识别求变,主动作为,确立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人才培养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价值诉求;实然冲击;模式创新
为了更公平、有效地选拔人才,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不断进行改革。“大大小小的改革有30次之多,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1]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高考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为高考改革指明了主攻方向和路线图。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则提出了新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主要任务措施,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开启。在考试科目改革方面,由传统的大部分省份施行的文理分科模式调整为文理不分,赋予考生选考科目自主权,考生可根据兴趣志向、成绩水平和高校科目要求,在史、地、政、理、化、生等6科中选考;在招生录取机制上,积极探索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高考三方面评价为一体的多元招生评价体系。继浙江、上海两地开启试点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作为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已于2020年平稳落地。第三批试点改革省市辽宁、河北、重庆、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和广东等8省市也将于2021年落地实施。
相比历次高考改革,此次新高考对高校的影响更为明显和深刻,尤其是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因此,在当前全国近乎半数省份实施新高考的背景下,深入思考新高考将会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何种挑战、高校又应如何主动作为,识变求变,借此良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价值诉求:新高考改革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
高校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接收端口”,欲招收到适合自身专业培养目标的生源,把他们培养成掌握真
作者简介:冯建民,男,山东滨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
考试历史与政策 (淮北 235000);陶红,女,安徽马鞍山人,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淮北 235000)*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招考制度改革的政策困境与化解——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15YJA880063)研究成果
才实学、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才,就必须理清此次新高考改革对高校的价值诉求。对高校人才培养而言,新高考改革的价值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取消文理分科,培养复合型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门类划分过细,着重培养某一专业的专深人才。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更新,传统的学科界限和藩篱被打破,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成为人才培养必然选择,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新高考改革中,学生在科目选择范围上有所扩大,摆脱了传统高考局限于文理科目的选择,使得学生既能具有人文社科知识的基础,又能拓展理工类知识的范围,加快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步伐。[2]由此,高校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在专业设置中存在的科目过细、缺乏融通的现实问题,理应加强专业动态调整力度,组织实施大类培养,拓宽专业培养口径,以便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明确选考科目,清晰培养目标
新高考改革在取消文理分科的前提下,一方面,将选考科目的自主权给了广大考生,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专长选学选考,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3]保障学生学习多样性,[4]彰显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给了选拔生源的主体——高校以更大的招生自主权,使其可以从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出发,选拔适合的优质生源。“新高考招生制度实施下,高校通过选用不同招生模式,自主确定是按专业还是按专业类招生录取;同时,高校还具有自主设置某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规则与要求。自此来看,新高考改革的推行对高校专业发展,选考科目制定,培养目标确立的权力实行上显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主回归。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这一回归的牵制下,高校招生自主权正在由多年的呼吁变为现实。”[5]50因此,新高考能够在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领域发挥学校专长,实现长足发展。
(三)打破“唯分数”,实现科学选才育人
教育评价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指挥棒在中小学实际上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在高校主要是科研论文,关于德育、素质教育的应有地位和科学评价体系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老大难问题。”[6]在传统的高考选拔制度中,高校招生多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为主要参照标准,依据成绩高低进行选拔人才的方式是用表面的公平掩盖了本质的不平等,比分不比人的“唯分数论”,使得高校在录取考生时信息过度片面化、单一化,并未将学生的个性差异纳入评测范围,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
行评价。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将综合素质评价贯彻于高校招生过程中,使得除高考成绩之外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道德、艺术素养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呈现,高校在招生过程中有了更多丰富性、多样性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改变传统高考模式下一考定终身、见分不见人的现象,也有助于淡化当前高校招生过程中结果性、功利性、即时性的倾向,实现从选分到选人的根本性转变,使高校能够录取更多适合培养而非成绩排名较高的学生。
二、实然冲击:新高考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在新高考改革影响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随之发生改变,总体来看,新高考改革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以下几方面困境。
金莎朱古力(一)培养目标虽明确,选考科目却随意
高等教育是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迥异。长期以来,高校施行的是专业基础上的招生、培养与毕业组织模式。每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时候,都有十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以往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下,高校的招生选拔处在被动接收的位置,即只要考生达到投档线,根据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在无专业特殊规定的情况下,都要接收录取考生。而新高考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便是增加高校的选择权和自由招生权。例如,《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浙政发[2014]37号)规定:“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
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这就要求高校要对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清晰,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知识结构的优秀合格生源与之匹配。但从浙江、上海两地已实施新高考的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的选考科目不严谨,存在着随意设置的现象。例如,2017年,在浙江省参与
招生的1368所高校中,有500多所没有设计选考科目要求,在招生的专业(类)中,对选考科目不设限的占54%。2018年,在浙江招生的1360所高校2.49万个专业(类)中,不设选考科目的占55.9%,设置限选科目的占44.1%。“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科目选考范围不尽一致,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科目选考范围也不尽一致,甚至是同一高校的同一专业在浙江与上海两地所定科目选考范围也不相同。这一方面彰显了高校在招生方面的自主性,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高校在这一方面还比较缺乏自觉性,尤其是不少理工类专业没
有任何科目选考要求的现象值得重视与警惕。”
[5]127-128在新高考试行初期,高校从报考生源数量的立场出发,“只有一些高水平的大学敢于设置科
目要求,尤其是只指定1门课程(这意味着要求高),而其他大部分学校要么索性完全不指定,要么指定2-3门(相当于没指定)。这不是因为这些高校认为学生选考科目不重要,而是担心如果指定了科目,要么会吓跑一部分学生,要么会因为物理、化学等科目考分低而直接拉低这个学
校的投档线。”
[7]
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如果依然沿袭旧的招生观念,招生主体地位淡薄,缺乏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缺乏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格局意识,只为了招收足够数量的新生,对选考科目随意设置,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错位,造成生源知识基础与高校专业
人才培养要求不匹配的状况”[8]。
(二)课程设置孤立封闭,兼容性不足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课程设置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有什么样的学科专业,便会有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课程设置偏重学科知识本位,重视学科自身的知识逻辑,而文理交融的通识性课程所占比重较少。在新高考背景下,一方面,文理不分科旨在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各省份选考科目不同而导致的生源知识结构差异比较大,生源质量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多元化生源结构给高校专业教学、特专业建设等带来挑战,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理工科基础薄弱,学生的挂科率,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的挂科率增加,这给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带来很大压
力”。[10]
这种新高考的现实诉求必然要求高校的课程设置打破学科孤立封闭的困境,增加文理基础通识课程,提高课程的兼容性。高校“通过文、理、工等学科的相互渗透,通过改革学科课程,开设综合学科的课程和跨学科的课程,甚至建立跨学科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
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9]
。
(三)教学模式整齐划一,因材施教难以实施新高考模式下,高校的生源结构相比以往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原先生源结构或文科或理科的知识结构较为一致,而新高考不分文理模式下,由于选考科目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得生源的知识结构多元化,有的考生文理思维融合,而有的则依然偏文或偏理,这必将给高校整齐划一的课堂讲授带来挑战,进一步彰显了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学者指出,
我国的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表现为“强调教师主体性,忽视学生主体性”“强调传统和已有的经验学习,忽视体验、发现与创新”“强调理论,忽视实践”“强调共性或普遍性,忽视个性或特殊性”“强调规范性,忽视变通性”。这种现象的后果是“教师教学无特 ,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个体的、外控的、竞争的机械接受学习、维持性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
养。”
[11](四)专业调整缓慢滞后,生源吸引力不强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联系纽带,一端关系着培养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毕业生,一端关系着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一直以来,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声音不绝于耳。在新高考背景下,专业优先成为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从目前已实施新高考的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区来看,均采用了“专业+高校”的志愿填报和投档模式,不允许进行专业调剂。显然,新高考改革这一重要举措,必将会促使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优先选择心仪的专业。反过来,高校里开设的那些脱离社会需求、就业不畅的“冷门”专业则面临着招生困难,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窘境。“改革后,各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一些高校的冷门和弱势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甚至可能会面临生存危
机。”[12]因此,在新高考改革这一现实压力和挑战面前,“调整专业结构已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任务。
高校应加强学校办学特凝练和专业社会需求分析,集中力量办好优势、特专业,对一些社会需求差、办学水平欠佳,与学校办学愿景不相适应的专业,应减少招生或停办。”[13]
(五)人才培养环境封闭,与中学教育衔接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较为封闭单一,大学生较多局限于课堂接受基础知识,在校园内学习成长毕业。近几年,随着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高校加强了与社会外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但与“上游”机构——中学联系较少,衔接不够,双方依然处在相互孤立、相互封闭的局面。高校与高中因在培养目标、教材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不同而相互封闭,自成一统。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这一局面将被打破。高校需要主动提前介入中学教育,将人才培养前移,通过课程、讲座、活动等各种方式与中学进行深度衔接。在实践中亦是如此,“高校为选拔合适的生源,开始更多更早地介入到高中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环节。”[14]
三、模式创新:新高考下高校人才培养的识变求变
新高考改革作为新时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尤其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利抓手和突破口,不仅会对基础教育产生强大的指挥棒作用,也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应该审时度势,识变求变,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摒弃传统保守旧理念,确立人才培养新格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较为传统保守,这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完善、课程设置与考核、学生专业调换、学分认定等方面均有体现。新高考改革的价值诉求,促使高校要具有变革的信念和动力,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去谋划新的人才培养格局。“如何面对现实与未来、 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的理念张力,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人才培养需要突破的首要难题。”[15]
在新时代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坚定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特,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层级进
行系统梳理,做好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增强优胜劣汰危机感,提高综合办学能力
近几年,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高考人数呈下降趋势,加上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各省高考录取率节节攀升。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日益加剧。“高考生源的持续下降,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提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生源日益紧张,尤其是一些省属的高校和大批的民办院校,将面临生源数量‘捉襟见肘’的危险局面,一些办学质量低、办学时间短、办学声誉差的高校很可能因为生源不足而被迫倒闭。”[16]
而新高考改革中所采用的“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模式,则相比以往更加凸显了高校专业特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应增强优胜劣汰危机感,改变“不愁生源”的陈旧观念,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综合办学能力。
(三)专业动态调整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是高校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而进行人才培养的载体与基本单元。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遵循学科发展规律,适应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欲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密切关注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和吻合性,加强监测,统筹谋划,积极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优化。过去,在传统高考志愿模式下,一些高校的就业率较低、就业出路不好的“冷门”专业在志愿调剂机制的有效保护下,最终也能招收到足够的生源,从而导致专业调整极为缓慢,收效甚微。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采用专业优先的“专业+高校”志愿填报模式,专业的冷热程度、办学水平高低成为了广大考生报考的重要考虑因素,加之取消了专业调剂,从而使得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生源报考多寡不均,冷热分明。因此,高校“要以此轮高考改革为契机,花大力气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特专业建设。政府亦可以此为契机,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改变高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17]
(四)与中学教育深度衔接,发挥协同育人功效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联系主要停留在高考这一节点上,两者是“输送毕业生”与“接收新
生”的单向关系。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由“精英化”迈入“大众化”,再到踏进“普及化”,大学生体的构成和需求日趋多样化,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不高、混毕业学历、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种种问题。因此,中学与大学几近隔绝的关系问题需要重新考量。从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进行高中与大学的深度衔接、发挥协同育人功效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对于高中而言,通过与大学对接,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高校在高水平师资、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优质资源,让高中生“可以接触、了解、体验大学学习和生活氛围,明确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增强学习和选择出路的动力。”[18]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通过与中学衔接,则可以积极宣传学校、提升办学影响力,吸引优质生源,打破高校与基础教育相对隔绝的办学状态。
因此,在新高考改革下,高校需要主动作为,走向高中校园,深化与中学的协同联动,在精心开设部分大学选修课程、对接高校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参加高校的专项计划培训、有计划地走进高校重点实验室协同开展研究项目、开设“大家讲坛”邀请高校大师名家走进中学校园等[19]
方面积极行动起来。
(五)善加利用高校大数据,打造精准型人才培养
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高校管理与人才培养也更加智能化、科学化、个性化、精细化。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技〔2018〕3号)明确指出要“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实现因材施教”。[20]
面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日益多元复杂的生源构成,传统的粗放型的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显现弊端。为此,高校应当主动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积极构建数据库共享机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大数据善加利用。高校应加强对教育数据的集成挖掘,采集学生生活学习行为数据,全面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学校教学质量、就业导向等发展动态,从而打造精准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新高考改革大幕已陆续拉开,高校应立足
唐国强国籍新高考改革背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新发展格局。我们应充分意识到此次新高考改革的本
质内涵、价值目标,识变求变,主动作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白百何左腿伤自嘲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4-09-05(06).
[2] 林德全.新高考选科科目嬗变的多维审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06):40-46.
[3] 刘海峰.新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改进[J].江苏高教,2019(06):19-25.
[4] 崔伟,孙晓园.新高考选科要求的变与不变[J].中国考试,2020(05):8-15.
[5] 刘希伟.试点省市高考改革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2-473.
[7] 袁振国,等.高考改革深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5-36.
[8] 韩亚菲.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J].北京教育(高教),2019(03):52-55.
[9]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5-246.
[10] 钟秉林,王新凤.新高考的现实困境、理性遵循与策略选择[J].教育学报,2019(05):62-69.郭麒麟个人资料
[11] 韩洪文,田汉族,袁东.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同质化的表征、原因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2(09):67-72.
[12] 杜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与高中衔接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11):204-205.
[13] 饶燕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大学周刊,2019(11):13-19.红烧牛肉面
[14] 董秀华,等.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初衷与实践挑战:由高校人才培养视角反观[J].复旦教育评论,2020(02):72-78.
[15] 刘益东,王坤.大学人才培养的现实之困与理念纾解[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3):43-49.
[16] 冯建民.基于鲁、闽两省高招取消“本三批”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考试,2012(01):27-31.
[17] 边新灿.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大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2015(02):7-9.
钟离昧
[18] 饶从满,徐程成.日本“高大衔接”中的“高大协同”:背景、现状与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14(12):19-2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