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2011-03-16 20:57:55 阅读3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提 要 本文着重介绍跟普通话不同的、富有方言特的广州话称呼语,所介绍的称呼语
包括对称(对面称呼)、背称(背后称呼)和对各种人物的指称。阐明广州话称呼语的特点,词义内涵
和感情彩以及构词、造词手法、并谈一谈广州话称呼语的发展变化。
包括对称(对面称呼)、背称(背后称呼)和对各种人物的指称。阐明广州话称呼语的特点,词义内涵
和感情彩以及构词、造词手法、并谈一谈广州话称呼语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广州话 称呼语 特点
一、 广州话称呼语的特点
(一) 富有方言彩的称呼语较多广州话有很多跟普通话不同的称呼语李维嘉 龙丹妮,例如:背称儿媳为“心抱”(是“新妇”的变音),称舅母为“妗母”(有人认为“妗”是”舅”的变音),称弟妇为“阿妗”,称曾孙为“塞”①,称重孙为“唛”,称父亲为“老豆”(窦),这个在其他方言中罕见的称呼语,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有人认为源于古代贤人窦燕山,因他教子有方,故后人泛称父亲为“老窦”,又有人认为“老豆”
就是“老头”,因“头”古音读如“月豆”,也有人认为“老豆”是“老父”的忌讳语,因“父”与“腐”同音,不吉利,故改称“老豆”②。众说纷纭,引人深思。
有些对人物指称的称呼语也是具有方言特,如称酒家的厨师为“候镬”(“镬”是炒菜的锅)。指称女儿家、少女们为“女仔之家”,例如:“女仔之家要斯文口的”(女儿家要斯文点),指称男子汉、男人大丈夫为男人佬九(狗),例如:“男人老九流血不流泪”。又如把陪新郎去接新娘并凑热闹闹新房的男朋友称为“戥穿石”,有人认为是“戥猪石”的变音,因农民挑猪去卖,另一头捆一块重量相当的石块,“戥”是相等,卖猪之后,把石块弃置路边。新郎的男朋友闹完新房后便任务完毕,他们在婚礼中只起陪衬作用,故名“戥穿(猪)石”③。本人认为可以把这个“戥”理解为“戥兴”(凑热闹),男朋友们去接新娘,为新郎说服新娘的女朋友开门,为新郎给开门利是(红包)讨价还价,热闹非常。旧式婚礼闹新房时这些男朋友傧相去凑热闹,又闹得天翻地覆,真有石破天穿之声势。把他们称为“戥穿石”是非常生动的称呼语。
(二)利用变调表示不同意义
单音词利用变调表示不同意义的,如“女”读本调阳上(23)调值时,表示女性、女子。例如系男
系女?(是男还是女?),有男有女、男女平等。如读高升变调(35)则表示女儿,例如:有两个女,一个仔(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生口左一个女(生了一个女儿)。又如:“妹”原调阳去(22),读高升变调(35)表示妹的“妹”,例如:我口既妹系打字员(我的妹妹是打字员),亻巨口既妹做看护(他的妹妹当护士)。“妹”读高平变调(55)是指婢女,又叫养五笔怎么打“妹仔”。“妹”放在一此些词素后,是表示少女、女郎。如:外来妹、打工妹、上海妹、越南妹等。
复合词用变调表示不同意义的,例如:“伯爷”,“爷”读原调阳平(21)调值是指“伯父”,如读高平变调(55)调值是指“父亲”,一般中老年人多用。又如:“伯父”的“父”如读原调阳去(22)调查,是称父亲的哥哥(一般又叫“伯爷”或“阿伯”),如读高升变调(35)调值是指“老大爷”,广州话有“西南二伯父”,是指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
(三)叠音的称呼语有一定的变调规律
1.叠音词的第一个字读(21)调值,第二个字读(55)调值的,例如:
爸爸 妈妈 哥哥
以上各词除“”原调是阴上(35)调值外,其他词原调均为阴平(55)调值。
复合词用变调表示不同意义的,例如:“伯爷”,“爷”读原调阳平(21)调值是指“伯父”,如读高平变调(55)调值是指“父亲”,一般中老年人多用。又如:“伯父”的“父”如读原调阳去(22)调查,是称父亲的哥哥(一般又叫“伯爷”或“阿伯”),如读高升变调(35)调值是指“老大爷”,广州话有“西南二伯父”,是指不得罪人的好好先生。
(三)叠音的称呼语有一定的变调规律
1.叠音词的第一个字读(21)调值,第二个字读(55)调值的,例如:
爸爸 妈妈 哥哥
以上各词除“”原调是阴上(35)调值外,其他词原调均为阴平(55)调值。
2.叠音词的第一个字读(21)调值,第二个字读(35)调值的,例如:
婆婆(外婆) 奶奶(家姑)
弟弟 妹妹 女女(女儿) 仔仔(儿子)
“女女”是对女儿的爱称,“仔仔”是对儿子的爱称。
以上各词,“婆”的原调是阳平(21)调值,“奶”和“女”的原调是阳上(23)调值,“弟”和“妹”
的原调是阳去(22)调值,“仔”的原调是阴上(35)调值。
叠音称呼语的变调读法,起到调和音节的作用,听起来有亲切感。
(四)简缩语较多
例如:张太(张太太) 陈生(陈先生)
大少(大少爷) 二家(二家)
空(空中小) 港(香港小)
老朋(老朋友,“朋”读高升变调35)
二、广州称呼语词义的内涵和褒贬的感情彩
(一)词义的内涵
广州话有些称呼语字面跟普通话相同而内涵和用法不同,例如:奶奶(婆婆,称丈夫的母亲),婆婆(姥姥,称妈妈的母亲)。
有的称呼语有特指兼泛称的用法,如:“二叔公”可指叔祖父,也可泛称老大爷,例如:隔篱二叔公唔响屋企(隔壁老大爷不在家)。又如:“二叔婆”可指叔祖母也可泛称老大娘,例如:呢个二叔婆好人氏(这个老大娘很和气)。“先生”用于对人的敬称,也可代称“丈夫”,例如:你先生响边度做口野? (你的丈夫在哪里做事?),我口既先生响银行做口野(我的丈夫在银行工作)。“老姑婆”可称老姑妈,也可指称老处女。“姑爷仔”可指小女婿,也可指称专引诱少女买淫的男青年骗子。
(二)褒贬的感情彩
称呼语中有敬称、尊称,都是表示褒义的感情彩,如背称别人父亲为“令尊”,背称别人母亲为“令寿堂”,背称别人儿子为“令郎”,背称别人女儿为“令爱”、“令千金”。这是表示尊敬的礼貌的客套语,在庄重的场合老年人多用。一般场合用的称呼语有些也带有感情彩,例如对老年的男性,广州话叫“阿伯”,背称“伯爷公”(老大爷)”、老大公“(老公公),(“大”读高升变调,35调值),
(一)词义的内涵
广州话有些称呼语字面跟普通话相同而内涵和用法不同,例如:奶奶(婆婆,称丈夫的母亲),婆婆(姥姥,称妈妈的母亲)。
有的称呼语有特指兼泛称的用法,如:“二叔公”可指叔祖父,也可泛称老大爷,例如:隔篱二叔公唔响屋企(隔壁老大爷不在家)。又如:“二叔婆”可指叔祖母也可泛称老大娘,例如:呢个二叔婆好人氏(这个老大娘很和气)。“先生”用于对人的敬称,也可代称“丈夫”,例如:你先生响边度做口野? (你的丈夫在哪里做事?),我口既先生响银行做口野(我的丈夫在银行工作)。“老姑婆”可称老姑妈,也可指称老处女。“姑爷仔”可指小女婿,也可指称专引诱少女买淫的男青年骗子。
(二)褒贬的感情彩
称呼语中有敬称、尊称,都是表示褒义的感情彩,如背称别人父亲为“令尊”,背称别人母亲为“令寿堂”,背称别人儿子为“令郎”,背称别人女儿为“令爱”、“令千金”。这是表示尊敬的礼貌的客套语,在庄重的场合老年人多用。一般场合用的称呼语有些也带有感情彩,例如对老年的男性,广州话叫“阿伯”,背称“伯爷公”(老大爷)”、老大公“(老公公),(“大”读高升变调,35调值),
有些人不尊敬老人,称老人为“老坑”(老头子)、“老口野”(老家伙),这些词带上鄙视的感情彩。对年老的女性,广州话叫“阿婆”,背称“伯爷婆”或“老大婆”(“大”读高升变调35调值),如背称“老藕”(老太婆)就带有嫌弃的感情彩,是不礼貌的词语。
有些是骂人时的指称,贬义的感情彩非常浓厚,广州话表示憎恨的称呼时,一般前面带
一个“衰”或“死”字,有时后面是一个“包”字,例如:
衰公(坏家伙) 衰仔(坏小子)
衰婆(坏婆娘)衰女(坏丫头)
死仔(该死的小子)死妹钉(该死的丫头)
死女包(该死的女孩)喊包(爱哭的家伙)
“包”字作为贬义,这是比较特殊的,广州有一个嘲笑爱哭的小孩的顺口溜:喊包喊寿桃,唔喊唔得好。(“桃”同“好”押韵,“喊”是哭,“唔”是不)。
有些贬义称呼语外地人从字面上看不出贬义,例如:“契弟”(男娼)、“济军”(顽皮、捣蛋鬼)。广州话的“契”原义是认干亲,如:契娘(干妈)、契爷(干爹)、契细佬(干弟弟)等,称干亲为“老契”,后来“老契”又可指所结识的、,又称“契家婆”。“契弟”则指男娼。“济军”一词据说解放
有些是骂人时的指称,贬义的感情彩非常浓厚,广州话表示憎恨的称呼时,一般前面带
一个“衰”或“死”字,有时后面是一个“包”字,例如:
衰公(坏家伙) 衰仔(坏小子)
衰婆(坏婆娘)衰女(坏丫头)
死仔(该死的小子)死妹钉(该死的丫头)
死女包(该死的女孩)喊包(爱哭的家伙)
“包”字作为贬义,这是比较特殊的,广州有一个嘲笑爱哭的小孩的顺口溜:喊包喊寿桃,唔喊唔得好。(“桃”同“好”押韵,“喊”是哭,“唔”是不)。
有些贬义称呼语外地人从字面上看不出贬义,例如:“契弟”(男娼)、“济军”(顽皮、捣蛋鬼)。广州话的“契”原义是认干亲,如:契娘(干妈)、契爷(干爹)、契细佬(干弟弟)等,称干亲为“老契”,后来“老契”又可指所结识的、,又称“契家婆”。“契弟”则指男娼。“济军”一词据说解放
前龙济光的军队无恶不作,因此广州人把顽皮、好捣蛋的人叫“济军”,也可作形容词用。“寿仔”外地人从字面上看以为是褒义词,其实广州话是指“傻子”,“阿茂阿寿”是傻瓜笨蛋的意思。
广州人叫美国归侨为“金山客”,另一背称“金山丁”有贬义,指容易被人骗钱的美国归侨,广州话“咪丁”是骗傻瓜钱的意思。“死党”指至交,生死之交,由贬义词变为褒义词。
三、广州话称呼语的构造和造词法
(一)称呼语的构造
1、词头有“阿”、“家”、“番”(洋)等
“阿”可加在普通称呼前,也可加在姓、名字和排行前,例如:
阿婆(外婆) 阿公(外公) 阿哥(哥哥) 阿王(老王) 阿明 阿三
阿驼(驼子) 阿女(女儿) 心理健康手抄报素材阿仔(儿子) 阿家(旧称母亲)
“家”加在亲属称呼前,例如:
世界上最贵的轿车家公(对丈夫父亲的背称)
家婆(对丈夫母亲的背称)
家婶(婶子,可用于对称,如三家婶等)
广州人叫美国归侨为“金山客”,另一背称“金山丁”有贬义,指容易被人骗钱的美国归侨,广州话“咪丁”是骗傻瓜钱的意思。“死党”指至交,生死之交,由贬义词变为褒义词。
三、广州话称呼语的构造和造词法
(一)称呼语的构造
1、词头有“阿”、“家”、“番”(洋)等
“阿”可加在普通称呼前,也可加在姓、名字和排行前,例如:
阿婆(外婆) 阿公(外公) 阿哥(哥哥) 阿王(老王) 阿明 阿三
阿驼(驼子) 阿女(女儿) 心理健康手抄报素材阿仔(儿子) 阿家(旧称母亲)
“家”加在亲属称呼前,例如:
世界上最贵的轿车家公(对丈夫父亲的背称)
家婆(对丈夫母亲的背称)
家婶(婶子,可用于对称,如三家婶等)
家嫂(对儿媳的对面称呼)
家(,可对面称呼)
“番”(洋),例如:
?121?
番鬼佬(外国佬、洋人)
番鬼婆(外国女人) 番鬼妹(外国女孩) 番鬼仔(外国男孩)
以上各词“番”字可省略,说成“鬼佬”、“鬼妹”等。
家(,可对面称呼)
“番”(洋),例如:
?121?
番鬼佬(外国佬、洋人)
番鬼婆(外国女人) 番鬼妹(外国女孩) 番鬼仔(外国男孩)
以上各词“番”字可省略,说成“鬼佬”、“鬼妹”等。
2、词尾有“仔”、“哥”虎门最大服装批发市场、“友”、“记”、“公”、“佬”、“婆”、“妹”等。
“仔”放在指人的名词后,可用于表示年幼或年轻男性和女性,有小称的作用,例如:
细路仔(小孩子) 哥哥仔(对男孩子的称呼)
世界仔(在社会上混,到处捞钱的男青年)
姨仔(小姨子) 姑仔(小姑子) 大仔(小姑娘)
“哥”一般放在表示男性的名词后,例如:
新郎哥 学生哥 后生哥
“友”作名词词尾表示“家伙”、“者”的意思,读高升变调35调值,例如:
滚友(骗子)
麻甩友(轻佻的家伙)
沙尘友(骄傲自大的家伙)
白霍友(轻浮的家伙)
大(爱吹牛皮的家伙)
发烧友(强烈着迷者)
“记”可放在单音名字后称呼熟人,少数普通名词也可加“记”,表示亲热的感情彩,例如:
诸记 新记 祥记 老友记 哥记(哥儿们)
其他词尾如“公”表示男性(一般称老年人),“佬”,表示中年或青年男性,“婆”表示中老年
妇女,“妹”表示少女,这些词尾构词能力很强,放于表示人的名字后构成很多称呼语。
滚友(骗子)
麻甩友(轻佻的家伙)
沙尘友(骄傲自大的家伙)
白霍友(轻浮的家伙)
大(爱吹牛皮的家伙)
发烧友(强烈着迷者)
“记”可放在单音名字后称呼熟人,少数普通名词也可加“记”,表示亲热的感情彩,例如:
诸记 新记 祥记 老友记 哥记(哥儿们)
其他词尾如“公”表示男性(一般称老年人),“佬”,表示中年或青年男性,“婆”表示中老年
妇女,“妹”表示少女,这些词尾构词能力很强,放于表示人的名字后构成很多称呼语。
(二)称呼语的造词手法
有些称呼语用修辞造词法,手法多样化,生动、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
“子子襟”(连襟)指称和妹妹的丈夫,通过比喻义显示两者的关系,也可称“一担挑”比喻
两者辈份相同。
“禾叉髀”(堂兄弟),堂兄叫“禾叉髀大佬”,堂弟叫“禾叉髀细佬”,“禾叉是叉稻草的杈子,
当中的长齿稀疏,比喻不是亲兄弟,而是“疏堂”(堂)兄弟。
“心肝木定”(心肝宝贝)一般指称最疼爱的小孩,“木定”是“蒂”。
“扭纹柴”(刁蛮鬼,指称好闹别扭的人)
“大碌藕”(指称出手大,挥金如土的人)
“大光灯”(汽灯,呼呼响的,指称咋咋呼呼,做事唯恐别人不知道的人)。
“花心萝白”(见异思迁,对爱情不专一的人)。
2、拟物。
牛王头(流氓头子)、马仔(手下人,打手)、蛇王(懒惰虫)、烂头蟀(好打斗的亡命之徒)、老虎也母(雌老虎,指称凶恶的妇人)、倔尾龙(秃尾巴龙,传说能呼风唤雨,指称好惹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高窦猫(高傲自大的人)、为食猫(馋鬼,好吃的人)、奸赖猫(赖皮鬼,输了不认账的人)、失魂鱼(冒失鬼)、巡城马(货郎,专到城里贩日用品到农村销售的人)、大头虾(粗心大
两者辈份相同。
“禾叉髀”(堂兄弟),堂兄叫“禾叉髀大佬”,堂弟叫“禾叉髀细佬”,“禾叉是叉稻草的杈子,
当中的长齿稀疏,比喻不是亲兄弟,而是“疏堂”(堂)兄弟。
“心肝木定”(心肝宝贝)一般指称最疼爱的小孩,“木定”是“蒂”。
“扭纹柴”(刁蛮鬼,指称好闹别扭的人)
“大碌藕”(指称出手大,挥金如土的人)
“大光灯”(汽灯,呼呼响的,指称咋咋呼呼,做事唯恐别人不知道的人)。
“花心萝白”(见异思迁,对爱情不专一的人)。
2、拟物。
牛王头(流氓头子)、马仔(手下人,打手)、蛇王(懒惰虫)、烂头蟀(好打斗的亡命之徒)、老虎也母(雌老虎,指称凶恶的妇人)、倔尾龙(秃尾巴龙,传说能呼风唤雨,指称好惹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高窦猫(高傲自大的人)、为食猫(馋鬼,好吃的人)、奸赖猫(赖皮鬼,输了不认账的人)、失魂鱼(冒失鬼)、巡城马(货郎,专到城里贩日用品到农村销售的人)、大头虾(粗心大
意的人)、野鸡(低级)、龟公(王八,指妻子有外遇的人,又指鸨母的丈夫或情人)、薯头(笨蛋、呆笨的人)。
3、夸张。
九代姑婆(远亲)、竹升妹(高个子姑娘,“竹升”是竹竿)、花王(园丁,花匠)、烟铲(烟鬼)、豆钉(小不点,小个子)等。
4、借代。
用人的特征或标志指称该类人,或以特指代泛指。例如:旗下人(满族人、旗人)、花旗佬(美国人)、四眼仔(戴近视眼镜的男青少年)、褛妹(前额有留海的小姑娘,可指称未出嫁的闺女)。二世祖,原指蜀汉刘禅(阿斗韩国现代集团)因他败国,现泛指败家子。
5、谐声。
有些词其中一两个词素是谐声的,例如:捞佬(外省人,模仿外省人说“老兄”的音)、口冷佬(潮州人,“口冷”是模仿潮州人说“人”的音)、哎口也大佬(口头上称兄道弟的人)、吱口者婆(长舌妇,吱吱喳喳好讲话的妇人)。
3、夸张。
九代姑婆(远亲)、竹升妹(高个子姑娘,“竹升”是竹竿)、花王(园丁,花匠)、烟铲(烟鬼)、豆钉(小不点,小个子)等。
4、借代。
用人的特征或标志指称该类人,或以特指代泛指。例如:旗下人(满族人、旗人)、花旗佬(美国人)、四眼仔(戴近视眼镜的男青少年)、褛妹(前额有留海的小姑娘,可指称未出嫁的闺女)。二世祖,原指蜀汉刘禅(阿斗韩国现代集团)因他败国,现泛指败家子。
5、谐声。
有些词其中一两个词素是谐声的,例如:捞佬(外省人,模仿外省人说“老兄”的音)、口冷佬(潮州人,“口冷”是模仿潮州人说“人”的音)、哎口也大佬(口头上称兄道弟的人)、吱口者婆(长舌妇,吱吱喳喳好讲话的妇人)。
四、 广州话称呼语的发展变化
称呼语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广州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称呼语,例如:打工妹、外来妹、公关小、礼仪小等,“小”使用范围扩大,成为职业女性的称呼语。一些带有封建彩的称呼语逐渐被淘汰,如:“安人”(旧称丈夫的母亲,源于古代对官府夫人的称号),一些鄙视妇女的称呼语也逐渐无立足之地,如过去有人背称妻子为“黄面婆”,现已由“爱人”所代替,有些称呼已成为历史性词语如:“大天二”(土匪恶霸头子,过去横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自梳女”(过去为了反抗盲婚,把头发盘起来,表示独身的女子)。有些称呼语逐渐被新的称呼语代替,如广州过去称拥有大量财富的富翁为“财主佬“现又从北方引入“大款”,过去称富有的妇女为“财主婆”,现多叫“富婆”,年轻一些的叫“富”。过去称酒家的女服务员为
“女招待”,男服务员为“企堂”(“企”是站的意思),这些词已很少人用了。过去广州话背称女用人为“婆妈”、“妈”这些词也被淘汰,现称保姆为“阿姨”,这是受普通话的影响。广州话称呼语也受香港粤语的影响,吸收了一些香港流行的称呼语,如称老板为“老细”或“波士”(英语boss),称母亲为“妈咪”(英语mammy),称老师和警察为“阿sir”(中英结合词)等。称呼语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心态的变化,值得研究探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