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3)原文鼓励自己的一句话
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3)  第五伦每读诏书,常叹息道 :这是英明的天子啊,能够见一面就决定我的命运了。 平辈人笑他道: 你说服州将还做不到,怎能感动万乘天子呢? 伦说: 没有遇见知己,道不同的缘故罢了。
建武二十七年(52),第五伦被举为孝廉,补为淮阳国医工长,随王到京都去。光武帝召见后,很感到奇异。
二十九年(54)跟国王朝京师、随从官吏都有机会见驾,皇帝把政事问他们,第五伦借此机会对答为政之道,皇帝听了十分高兴。第二天,又特地召入和第五伦从白天谈到晚上。皇帝开玩笑地对第五伦说 :听说你做吏时曾殴打岳父,不给堂兄饭吃,有这回事吗? 第五伦答道: 臣下三次娶妻,妻子都没有父亲。年轻时遭过饥荒,实在不敢随便请人吃饭。 皇帝大笑。第五伦出来后,有诏书令他作扶夷长,没到官署,追着改派他作会稽太守。虽然做了二千石,亲自割草喂马,qq网络签名妻子做饭吃。领到薪俸只留一个月口粮,其余都贱价卖给贫苦老百姓。会稽风俗多祭鬼,喜欢卜卦算命。百姓经常杀牛祭神,百姓财产因此贫困,那些自己吃牛肉而不祭祀鬼神的人,生病将死时先作牛叫,前后几任郡守都不敢禁止。
第五伦上任后,下公文到县,晓谕百姓。凡巫祝有假托鬼神百姓的,都依法论处。有乱杀耕牛的,官吏按律处罚。百姓开始有些害怕,有的巫祝谩骂胡说,第五伦追捕很紧,后来歪风就绝迹了,百姓得以安宁。
永平五年(63),第五伦因犯法调走,百姓不分老小都攀车叩马,啼哭相送,每天只走得几里,不能前进。他就装作到亭舍歇宿,阡陌怎么读暗地却坐船走了。众人知道后,又追上去。到达廷尉那里,官吏百姓上书守在衙门口的有千多人。这时显宗正审理梁松的案件,也有很多人替梁松鸣不平的。皇帝有些担心,命令公车,凡替梁氏和会稽太守上书的都不准收受。后来,碰上皇帝到廷尉那里审查并记录囚徒的罪状,第五伦得到免罪释放回归田里。亲自耕种,不和别人交往。几年以后,第五伦拜为宕渠县令,提拔了乡佐玄贺,玄贺后来做了九江、沛两郡太守,以清洁的官声著称,所到之处风气很好,官职做到大司农。第五伦在职四年,升为蜀郡太守。四川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人民官吏都很富裕殷实,掾史的家产多至千万,都是坐着新车,骑着肥马,用财货作礼物表现自己。第五伦选择那些富有的官吏罢免还家,再挑孤苦贫穷而有品行的人提任曹吏之职,从此贿赂之风得到杜绝,文职人员得以廉洁奉公。
第五伦所举的官吏多数做到九卿、二千石,当时认为他知人善用。第五伦做太守第七年,肃宗
即位,提拔一些远郡的人,第五伦代替牟融做了司空。皇帝因为明德太后的关系,尊敬舅父马廖,马氏兄弟都居要职。马廖等人放下身份交结朋友,一些头面人物争着趋附他们。第五伦认为后族势力太盛,想使朝廷减损他们的权势,便上疏道 :臣下听说忠臣不隐瞒观点,直臣不回避危险。因此不顾禺蠢狷急,冒着死罪上这份表。《书经》上说 :臣子不要作威作福,小则害你一家,大则害你一国。 古书说 :大夫不要越境交朋友,不搞束帛干肉的饣鬼送。 近代先烈皇后,虽然天性很友爱,但终于使阴就归国,迁徙遣散了阴兴的宾客;后来梁窦两家,都有一些非法之事,明帝即位清漆,竟杀了许多人。从此洛阳不再有专权的外戚,书记请托之事一概绝迹。又晓喻外戚道 :苦身延揽人才,不如自己为国出力;戴盆不能望天,公私二者不能兼顾。 臣下常把这些教训铭记在心,写在衣带上经常念叨。可现在议论最多的,都在马氏身上。私下听闻卫尉马廖用三千匹布,城门校尉马防用三百万钱,私自补给京师附近的官员,不论认识不认识的人,没有一个不给。又听说腊月也发给在洛阳的官员每人钱五千。
越骑校尉马光腊日用三百头羊,四百斛米,五千斤肉赏给他的亲信。臣下愚见认为这是反常的行为,害怕得很,不敢不来汇报。陛下如从私情上想厚待他们,也应设法使他们安于其位。臣下说到这些,的确是上叫于陛下工商营业执照的办理,下保全皇后的家族,希望陛下省察。 后来马防做了车骑将军,准备出征西羌,第五伦又上疏道 :臣愚见认为贵戚可以封侯让他们富有,不应当交给他们重大
任务。为什么呢?一旦出了问题,绳之以法就伤了恩宠,照顾私情就违背法制。臣听说马防准备西征,以太后的恩德仁慈,陛下一片孝心,恐怕如果出点小问题,爱而不罚,有些为难。听说马防请杜笃做从事中郎,赐了不少钱帛。杜笃曾被乡里罢免过,客居在美阳,他的妹妹是马防的妻子,依靠这层关系交结豪杰认购和申购的区别,当地县官很不好办,只好把他关了一下了事。现在来到马防这里,议论的人都觉得很奇怪,何况还用他作从事,将来恐怕要议论到朝廷上来。现在应当选贤能之人辅助他,不可让马防私自请人,有损国家的威望。这是臣所想到的,敢不向上汇报。 这些疏文并没有被皇上省察和采纳。第五伦为人虽很严厉正直,但常恨俗吏太苛刻。后来做到三公,遇上皇帝贤明,屡次有善政,就上疏称赞,借以劝善成为风尚和美德。疏上说: 陛下在位,自身有天然的美德,体现出温和的姿态,用宽宏大量对待臣下,四年之中,前年杀了刺史、二千石贪污残酷者六人。这都是英明远见,不是下所能办得到的。
但是每次诏书下来,总是宽和而不能解除急切的政事,强调节俭而奢侈之风不止,过失在于风俗败坏,下不称职。光武帝继承王莽的烂摊子,很用了一些严厉猛酷的政治措施,后代接着执行,于是成了风气。现在郡国推荐的人,多半是只能辨析职务的俗吏,没有选出一些广有才干之人供上面的需要。陈留县令刘豫,冠军县令驷协,都以刻薄的手段,处理县政,一心只想掠杀,只会严刑拷打,官吏百姓忧愁埋怨,没有不恨之入骨,可现在的舆论反而认为勇士,这是违背
天意,有失经典义理,不可不谨慎的事。不止应惩罚刘豫和驷协,还应谴责提拔他们的人。今后必须选拔仁德贤能之人来担任职务,只要少数几个人,就可使风俗得到转化了。臣曾经读过古书,知道秦朝因残酷亡国,又亲眼看见王莽也因苛法自取灭亡,所以勤勤恳恳原因就在这里。又听说诸王主贵戚,骄傲奢侈超越制度,京师尚且如此,怎能给远方示范呢?古人说: 他本身不走正道,即使发布命令也无人听从。 用身体示范的人就能叫人服从,用言语教训别人的人就能引起争论。天地之间阴阳二气中和就有雨泽降临,年成才能丰稔,君臣之间同心同德,才能化民成俗。那些刺史、太守以下的官吏,到京师朝拜的,和经过洛阳的官吏,都应召见,借此了解四方的情况,同时观察他们的为人。凡上书言事不合实际的,可让他们回归田里,不必过分喜怒,以表示宽厚。臣的愚见不一定对。 后来,几个姓马的外戚得了罪回来,而窦氏开始得势,第五伦又上疏道: 臣凭空虚的本质,担当辅佐国家的重任,素性驽劣胆小,位高爵显,拘守大义,只想勉励自己,即使遭到死罪,也不敢选择地点,何况亲逢危言耸听的时世呢?现在继承百王的弊政,人们喜欢文过取巧,争走邪路,不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