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类电视剧辨析
上海戏剧学院戏届lJ艺术2007年第3期(总137期)
吴保和
戏说"类电视剧辨析
内容摘要:9O年代中国电视剧中的"戏说"潮是消费主义,时代思潮,商业机制三种力量综合
的结果."戏说"电视剧的根源是观众历史故事的兴趣,其实质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
化."戏说"电视剧通过违反历史逻辑达到"以古娱今"的视觉效果,在创作风格上明显受到当
代喜剧小品,武侠文学,言情小说的影响,具有某种后现代特征."戏说"电视剧的流行与精英徐峥沈腾合影
文化对文化生产控制权的丧失有关.
关键词:"戏说"电视剧历史故事以古娱今丑角化喜剧化民间文化文化生产
中图分类号:J9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943X(2007)03—0066—10 1993年,由台湾制作人周令刚制作,郑少秋,赵
雅芝主演的42集电视剧《戏说乾隆》在大陆播放,这
部不顾历史记载与历史条件的限制,以玩笑和游戏
的方式设计情节,描绘剧中人物特别是皇帝与大臣
的电视剧,不仅使大陆观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对大
陆电视剧创作人员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受《戏说
乾隆》一剧的影响,大陆随之也出现了类似的电视
剧,如《宰相刘罗锅》(1995),《康熙微服私访记》
(1997),《还珠格格》(1999),《铁齿铜牙纪晓岚》刘亦飞
(2001年)等.这类电视剧在描绘历史的方式上,都
与《戏说乾隆》一样具有游戏与玩笑的特点,因而被
称为"戏说"历史的电视剧.
对"戏说"电视剧,观众与学术界都有不同的看
法.这些看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否定的,持这一
看法的人认为"戏说"电视剧是糟蹋历史,误导观众;
另一类是肯定的,持这一看法的人认为"戏说"电视
剧纯粹是娱乐开心,观众不会当真,而编造历史故事
也不会影响观众对历史的认知.那么,究竟如何看
待戏说电视剧?它是文化垃圾的沉渣泛起,还是自
由精神对正统创作观念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是
自由自在的民间文化形态,还是商业之手的利润操
作?对"戏说"电视剧的否定是在扞卫史实的严肃,
还是扼杀创作的自由?它在9o年代持续走红反映神笔马良的故事
了当代社会什么样的深层心理?本文试图从时代特
征,社会心理,民族文化传统和观众审美习惯等方面
计算机等级认证
作些分析,以求教于行内外专家同仁.
,"戏说"剧的根源是观众对历史故事的兴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记载的国家,中国人也是一个相当重视历史的民族,这种对于历史的关
66?
戏剧艺术"戏说"类电视剧辨析2007年第3期
注与爱好已经进入许多中国人意识深处,成为中国
唐国强演过的电视剧文化的基因之一,因此,无论古代或现代,无论在资
本主义的香港,台湾或是在社会主义的大陆,中国人
对于历史都一样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历史题材的
文学(如高阳,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和电视剧作品
(如《戏说乾隆》,《雍正王朝》)可以在大陆,香港和
台湾同时流行与热播,就是鲜活的例子.最近央视
《百家讲坛》中易中天的"品三国",阎崇年的讲"清史"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证明讲古代历史确实可以
引发当代中国人的兴趣,即便是学术讲座这样的严
肃方式,只要讲得有趣,观众都可以喜欢,接受.因
此,对于历史的一贯爱好与重视,对于历史那种挥之
不去的内心情结,正是历史题材艺术作品受到广泛
欢迎的观众心理,这种心理基础使历史题材的作品,
包括"戏说"电视剧可以突破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
限制,成为不同社会,不同阶层观众喜爱的作品样
式.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历史从来都不完全是过
去的东西,它总是以某种方式对现实发挥着作用,影
响着当代生活.将历史作为知识与经验的传递途
径,以考评历史来研究社会,以叙说历史来说明人
生,一向是古代乃至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最主要的
写作内容与主题之一,无论是古代司马迁的修《史记》,司马光的撰《资治通鉴》,还是近代康有为的
《孑L子改制考》,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都有以前人说今人,以历史谏当代的意味.中国文化中历来跃的拼音
有"以史为镜"的说法,中国知识分子乃至历代贤明
的当权者都认为,无论历史事件与人物距自己有多
久远,都可以成为镜子,从中可以看出自己的形象是
否良好,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因而借历史来反顾当
代,讽喻现实,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成
为中国政治生态和文化语境中的有效表达方式之
.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与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
的历史剧也就不仅仅是恢复历史的面目,再现历史
的场景,而是常常具有"借古讽今"或"以古喻今"的
含义,无论是古代马致远的《汉宫秋》,孔尚任的《桃花扇》,还是现代的话剧,往往都是在沉重的当代背
景下,通过历史或借助历史说出严肃的政治话语.
以中国话剧为例,4O年代出现历史剧热的原因是:一
方面当时正是国破家亡之际,另一方面,无论是在沦
陷的上海或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后方,反映现实表达
人民心声的最好方式就是历史剧,因此,无论是大后
方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阳翰笙的《天国春秋》,《李秀成之死》,还是处于敌伪统治下上海阿英的《碧血花》,于伶的《大明英烈传》,都是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借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宣扬民族正
义和反抗精神.
与知识分子将历史视为兴亡之镜,将历史作为
道德与哲学建设的文化读本,将历史人物特别是君
王道德化与伦理化不同,在中国民间,更多是将历史
作为谈资与消遣对象,将历史人物故事化与演义化.
从古代瞎眼说书人的"讲古"书目,到乡村舞台上演
出的戏剧,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讲述,表演这些历
史人物的故事,成为民问艺人的重要表演内容.古
代诗人曾用"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身后是非
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这样的诗句形象地描绘过
历史故事与人物在民间的讲述方式.民间也有"听
评书掉泪,替古人担忧"之类的说法.翻开中国戏剧
史,无论是元代杂剧,明代传奇,还是清代各地方剧
种中,都存有大量历史题材作品,而且还逐渐形成了
不同的系列.如三国系列,五代史学系列,水浒系
列,隋唐系列等.这些历史剧,在一些历史学家眼
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不能称为历史剧,而只能算是"故事剧".因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
事实都要有根据.……人物,事实都是虚构的,绝对不能算历史剧,人物确有其人,但事实没有或不可能发生的,也不能算历史剧."[1](P.268)以一个历史
学家的标准,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是,这种对于史料运用的严格要求,却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剧历来的创作传统.
因为,无论是将历史看成"教训"的知识分子,还
是将历史看成"故事"的一般老百姓,他们在谈论历史时,其实真正目的并不完全在历史面目本身,在这一
点上,他们与历史学家是不同的.对历史学家来
说,追求的是历史本身,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或历史真实.而对一般知识分子和普通观众来说,是将历史
67?
戏剧艺术"戏说"类电视剧辨析2007年第3期
看成一种前人留下的材料,这种材料的价值更多是在历史与今人,历史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正是这种
联系,使当代人对历史产生了解与解释的兴趣,这是中国人看待历史的社会文化心理,无论"历史正剧" 或是"戏说剧"都不例外.所以,尽管二者在如何描
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有着不同的原则(所谓"正说"和"戏说"),但在将历史作为供当代观众品味,
思考或欣赏的材料这一点上,"历史正剧"和"戏说剧"却有着共同的审美心理机制,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古为今用".正因为不是将还原历史记载或"历史
真实"作为主要目的,所以尽管观众从理性和知识上都知道,"戏说"电视剧中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