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中华民族象征,激励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保卫祖国。在抗战烽火中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硝烟散去,《黄河大合唱》依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具有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力量。
爱情美剧盛典罗晋 10月的延安已经微微有些寒意,在位于桥儿沟的鲁迅艺术学院旧址游人依然络绎不绝。“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昂的歌声从东山上的一孔窑洞传出。80年前的春天,在抗日战争最焦灼、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关头,就是在这样一间简陋的窑洞里,作曲家冼星海抱病写作6天6夜,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
今年是《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让我们跟着那激昂的旋律重温经典、传承精神、牢记使命。可折叠电动自行车
2022年中秋节教师节祝福语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奔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从壶口附近东渡黄河时,目睹了船夫们搏击惊涛骇浪的壮景。初次横渡黄河的年轻诗人被这场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深深震撼。
1939年1月,在一次慰问演出归来途中,光未然不幸坠马摔伤。赴延安养伤的途中,他再次渡过黄河,躺在担架上,诗意翻涌。
成才的名言 此时,与光未然有过两次合作的冼星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担任音乐系主任。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回国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题材的爱国歌曲。
唐卡是什么 2月26日,冼星海去医院探望光未然。在病房中,两位好友一拍即合,有了再次合作创作大型音乐作品的念头。5天后,长达400多行的《黄河大合唱》歌词诞生。
之后,冼星海又呕心沥血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作曲家李焕之在文章中回忆当时的场景: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
、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一个。没有低音乐器,就用汽油铁桶改造成低音二胡。还有用大号搪瓷缸装着20多把勺子制成的新型“乐器”,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配合着合唱,烘托出黄河万马奔腾之势。这场乐器简陋却满怀激情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狂热而持久的掌声。扫黑风暴演员表角介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