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方法和计算方式总结【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它包括生产部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机修费、停工费等。它具体的分配方法、分配标准和分配率是什么呢?
对企业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等进行的分配。应按照各生产单位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计入成本按单位分别归集后,月终就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该生产单位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成本间进行分配。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分配标准可根据各行业生产特性来确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分配标准:
(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因为制造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因此常用直接人工工时来做为分配标准,所以,分配率计算方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总耗用直接人工工时
结转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有几种计算方法: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1.按产品生产的总数量计算分配率
2.按产品生产的总工时计算分配率
3..按产品别生产的工资总额计算分配率。
4.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
制造费用每月归集后在月末要在完工产品和未完工产品中分配,方法主要是按产品的标准工时分,如果有实际工时统计准确的话也可用实际工时,如果标准和实际的工时都没有的企业那只能用产
品的数量来分了。
工时比例
记忆扑克牌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工资比例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机器工时比例
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年度计划分配率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举例:制造费用本月发生100元,本月完工产品有两个A和B,A的标准工时3小时,B的标准工时是2小时,分给A产品的制费是100*3/(3+2)=60元,分给B的制费是100*2/(3+2)=40元,如果有在产品道理是一样,只要有工时标准就行了。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A产品 60dnf网吧特权怎么弄
-B产品 40
怎么改善睡眠贷:制造费用 100
制造费用结转是在月末有在产品情况下,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后,在产品的制造费用应结转到生产成本的在产品科目中,制造费用科目期末应无余额。例如本月完工产品A和在产品B的标准工时是3小时和2小时,制费100元在其分配的结果如上例是完工产品工60元,在产品B40元,分录如下:
迟重瑞和徐少华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A产品 60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在产品 40
贷:制造费用 100
董洁电视剧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考试只是检测知识掌握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千万不要再考试通过之后,放松学习。财务人员需要学习的有很多,人际沟通,实务经验,excel等等等等,都要学,都要积累。要正确看待考证,证考出来,可以在工作上助你一臂之力,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证,就有了一切。有证书知识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出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