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魅力和认知
容貌的魅力,不仅由身体形态特征决定,还受到社会网络和文化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容貌的魅力是由进化形成的民族同一性及容貌本身的形态特征构成。日本人自古就有抑制外貌特征及外表美的传统,重视平等。但是,并不是说他们对外貌的美漠不关心,而是间接含蓄地关注外貌。这是由于日本传统与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注重同一性和集体主义。研究容貌魅力及化妆的影响,就需要了解个人特征及背景文化。此外,容貌的表达性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面。
村居古诗的意思标签:容貌 标准美 抑制 可爱 社会网络和文化
一、捕捉有魅力的面孔
容貌是区别人与人的重要线索,对人的行为有很大影响。容貌不仅向他人传达了相貌特征,而且提供了社会信息,对人际关系也有一定作用。人们很容易想到“标准美”,在一定范围内,“标准美”是存在的。例如:有“黄金比例”及“美人”之类的概念。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符合美人标准的人是极少的,但是人们还是在孜孜以寻。从脸的部位特征来看,古今都追求“平衡
上海市装修公司”。但是因为评价者各有喜好,即使是对公认的漂亮的脸孔,人们还是各有所好。同时,个人的喜好的偏差也可以说是社会背景所造成的。
从进化论的视角看,容貌魅力的各个线索,都有其必然性。利用容貌特性,吸引异性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此外,无论任何种族,幼儿的脸和头都比成年人圆,眼睛都比成年人大,这些都是为了便于识别个体,保存种族。 这种外貌特征,反应了进化过程的应性。
二、对容貌魅力的重视和抑制
有一个让女大学生编写报告,让男大学生评分的 Landy and Sigall (1974)的研究。[1]报告呈现的条件有:有无作者照片、照片的美丑程度。结果发现,得分低的报告都受作者容貌的影响。评分者对不漂亮的作者编写的报告打分更严格,而对没有提供照片的报告,则采用美人的评价标准。这表明,作者的容貌魅力影响报告的得分。
此外大坊 (1993)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容貌魅力的效果。[2]表明容貌魅力的不同会影响评分机制。在得分低的报告中,未提供照片的比其他的评分更苛刻,容貌魅力值的不同,评分结果也是不同的。这表明,在日本文化中,对外貌的公开评价是被抑制的。
不管喜不喜欢,外貌特征都不是对他人产生积极印象的必要条件,只是被动地被感觉器官所接受。个体的外部特征,能够被迅速直观地被评价,而个体的内部特征,需要判断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推测和信息整合。但是内部特征的评价很大程度会受外貌特征的影响,外貌的感性刺激会干扰理性判断。
在外貌影响中,容貌的魅力对人际关系有很大影响,心理学对此有很多研究,结论不像上诉那么简单。
在日本这种追求平等的社会环境下,有抑制外表美的倾向。因为外貌会影响认知,所以社会为了排除这种影响,有意识地区分“外表美”和“内在美”。形成把平等观和外貌魅力——抑制对美的感受性混为一谈的独特意识。温州一家人禾禾
三、魅力评价标准的变化及绝对的美
根据所处时代、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的魅力标准,有意识地调整身体形态特征。有的改变饮食习惯而改变骨骼的形态,有的注重服装、化妆等来提高爱美的意识。
日本传统抑制对容貌的审美,倾向于静态地表达。此外,高度重视正脸并发展出平面文化。
[3]在历史很长的一段时期,都是重视正脸,例如在肖像画中,正脸侧脸为7:3,几乎没有描绘过清晰的侧脸。有人说,这是由于日本人五官不够立体,鼻梁低矮,侧脸不能很好地表现个人特征。[4]同时也是由于日本人受到隐藏美的间接美学的影响,不喜欢表现个性,甚至隐藏个性,。村澤 (2000) 提到,这种隐藏美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女人用白粉涂脸显示高贵,不裸露脸孔,而是追求掩藏的美。用红花映红唇,在白脸上描画细黑的眉来装点华丽,彰显财富。[5]掩藏面部表情,而追求静态的美。
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桂纶镁和戴立忍四、社会的美和绝对的美
随着和西方的交流日益增多,日本不再追求被动抑制的美,而是追求个性的表现,到了追求动态美及自我主张的近现代。日本人开始注重面孔的表现力,突出眼眉,通过化妆彰显个性。由注重与自然融合的自然美转变成为了表现主角的人文美。此外,容貌特征也受文化及文化关系的影响,敏感地反应个性与社会网络变化之间的关系。
容貌反应了个性、人际关系、文化、民族、种族等特征。所以容貌是社会性的,复杂的集合。
此外,就容貌的自身特征而言,跨越时代的美并不是强调某些特定部位,而是强调整体的对称、平衡。“标准美人”的外貌由于过于端庄,反而失去韵味,会被评价为冷冰冰之类。
此外,人们对熟悉的对象能够识别其细微的特征,对于不熟悉的对象,只能粗略地把握整体,获得大致的立体印象。人们容易根据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信息解释外貌特征。所以认不认识,亲不亲密对认知判断有很大影响。[6]
此外,容貌的魅力与容貌的形态特征和个体能力之间相互影响。例如、Heilman and Saruwatari (1979) 志愿类型及容貌魅力的关系研究中,对于男性求职者来说,无论是意志决策岗位(管理岗),还是与此无关的事务岗,容貌魅力高就会被认为有能力。对于女性求职者来说,事务岗结论与男性相同,对管理岗来说,容貌魅力越高会越被认为没有能力。漂亮的男性和不漂亮的女性都会被认为有判断力、事业心。[7]
大坊 (1999) 增加了女性外貌魅力度维度,以化妆程度为变量,对岗位适合度进行研究。相对于经理岗,秘书岗对男女求职者的容貌要求都比较高,化妆造成的差异影响小。另一方面,从化妆的效果来说,对经理岗影响较大,不化妆=自然妆>浓妆。特别对于女性,这种关系表现更明显。女性不化妆或化淡妆会受到较高评价。[8]
电子信息专业学什么给美下定义是比较难的,因为它包含很多要素。“可爱”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变成了歪曲的美的标准。“可爱”原本是用来形容儿童的容貌,表现儿童的依賴性,能够激发对方的保护欲的特征。评价者比对方更有优越感,认为双方厉害一致。所以,如果对美的评价不是基于双方对等的立场,就很难避免这种歪曲的片面的评价标准。此外,日本的“可爱”标准,是跟婴儿的容貌相似。大眼睛、小鼻子、大额头、圆脸、大嘴巴。另外,这种外貌与为了抵御寒冷而有较多脂肪的北方人的外貌特征相似。蔵 (1993) 指出,可以从进化论视角去研究可爱的地域指向及环境的关系。[9]
五、文化差异
很难到跨越国界的公认美人。现在的日本,以“圆脸、大眼睛、小嘴巴、小鼻子”为美,也就是说,总体上以丰腴为美。但是谈到各个部位的比例配置,根据文化、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由于人种的不同,骨骼也会有所差异,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习惯去判断脸孔的配置比例。不同的人种对人脸的注意分配也是不同的,对于不符合本族文化特征的要素,感受力很迟钝,不能适当把握。对本族人的脸孔,则观察细致,能从细微上去判断容貌魅力。
关于这一点,地域性的民间舞蹈、戏剧用的假面具、守护神等,就会由于判断标准不同,所以颜浓淡各不同。
六、社会网络中的面孔及其魅力
能列举的韩国女性的美的概念实在太多。这是因为相比日本注重内在美,韩国人倾向于认为“内心美的人外貌也美”,“内在美”=“外在美”。换言之,在韩国,追求美是堂而皇之的事情,所以有人不厌其烦地去整容。选美比赛盛行,整容手术也很热门,这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可见两国文化的差异。
以日本、韩国的同年级女大学生为被试,用韩国女性的照片作为实验材料,探讨民族、容貌特征和魅力的关系。 (大坊 (1994, 1998)[10][11],村澤 (1998)[12]对于高魅力的人,两国认同一致。对“艳丽”这个维度的识别,日本人比韩国人更迟钝。韩国人能明确识别出本国人,而日本人不能。此外,日本人对日本模特有比较肯定的认知倾向,不管有没有向被试提供模特的国籍和魅力水平信息,日本人都有这种倾向,这个现象耐人深思。日本人能潜意识地识别民族差异,对跟自身有相似特征的人产生亲切感,但是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此外、中国人认为最漂亮的都是本国人,也有把日本模特当做中国人的倾向。
此外、日本人喜欢美人,并认为美人就是可爱的。但是对于韩国人来说,美、喜欢、可爱,三者是独立的。韩国人从多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日本人只从认知层面去重复思考。
另外、日本人对正脸的关注度高,韩国人和中国人能深入观察面部的细微特征。韩国人、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具有立体的、外显的审美意识。
韩国位于大陆半岛,自古同中国、中东交往密切,而且几经民族分裂,所以可以从民族感情起伏、文化异同性入手思考这个问题。
另外,与韩国人相比,日本人脸小而圆、大眼、小鼻子、小嘴巴、微长尖下巴,脸不立体。日本女人整体上比韩国女人脸小、眼睛大、嘴巴小。从进化史来看,绳文期的南方迁入者和弥生期的北方迁入者是同宗,但是外貌各异,所以推测是饮食文化等对外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 Landy, H. Sigall, J. Pers. Soc. Psychol., 29, 299-304 (1974)
[2]大坊郁夫, 日本グループ?ダイナミックス学会第41回大会発表論文集, 102-103 (1993)
[3]村澤博人, 顔の文化誌, 東京書籍 (1992)
[4]西田正秋, 顔の形態美, 聖紀書房 (1942)
[5]村澤博人, National Geographic, 日本版, 3月号, 99-101 (2000)
[6]大坊郁夫, 魅力の心理学, ポーラ文化研究所 (1997)
[7]M. E. Heilman, L. R. Saruwatari, Organ. Behav. Hum. Perform., 23, 360-372 (1979)
[8]大坊郁夫, 日本感情心理学会第7回大会発表資料 (1999)
[9]蔵 琢也, 美しさをめぐる進化論, 勁草書房 (1993)
[10]大坊郁夫, 村澤博人, 趙 镛珍, 感情心理学研究, 1, 101-123 (1994)
[11]大坊郁夫, 村澤博人, 趙 镛珍, フォーラム顔学’98第3回日本顔学会大会予稿集, 17 (1998)
[12]村澤博人, 大坊郁夫, 趙 鏞珍, フォーラム顔学’98第3回日本顔学会大会予稿集, 16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