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苏州地处江苏南部,东(lián)上海,南(jiē)浙江,西(bāo)太湖,北()长江。大革命时期。我党革命活动家萧楚女等就在苏州留下了足迹。抗战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甲】的斗争。抗战胜利后,苏州地区的党组织,团结众及其他各界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江南解放指日可待。这年春天,人民解放军陈兵江北、饮马长江,渡江战役【乙】。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2日,沙洲解放。此后,解放军以【丙】之势迅速推进,27日下午,常熟解放。
就在27日拂晓,主攻苏州的部队发起总攻,并于当日早晨6时40分,宣告苏州解放。29日上午,解放军挺进吴江,由北门进入县城松陵,吴江解放。
5月12日晚,解放军向上海外围的昆山、太仓等3座县城发起进攻。深夜11时,太仓解放。13日拂晓,解放昆山的战斗胜利结束。
至此,苏州全境解放,这座千年古城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
1.根据汉语拼音,给第一段画横线的四处填入恰当的动词。(4分)
①(lián)世界十大高智商电影      时尚童装品牌    ②(jiē)        ③(bāo)        ④(yī)       
2.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艰苦卓绝  一触即发  摧枯拉朽            B.含辛茹苦  千钧一发  摧枯拉朽
C.含辛茹苦  一触即发  排山倒海            D.艰苦卓绝  千钧一发  排山倒海
3.这篇短文的题目由正、副标题组成,请根据要求,把正标题补写完整。(2分)
①切合短文内容;②用词不要与副标题重复;③恰当使用修辞手法;④不超过5个字。
千年古城       
          ——苏州解放纪实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蒹葭苍苍,      。        (《诗经·蒹葭》)
②念天地之悠悠,      !    (《登幽州台歌》)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
⑥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雍也》)
⑧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在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宣传活动中,有同学画了下面这幅漫画。如果为画中的人物配一句话,下列与漫画情境匹配且寓意最深刻的一项是(      )(2分)
A.水开啦,怎么办?
B.妈妈,快,水开啦!
C.水开啦,可是,热水瓶呢?
D.我长大了,这点小事可难不倒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0分)
(一)名著阅读
6.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笔冷静客观而意含褒贬的写法,下面一例摘自《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请概括其中的“褒贬”之意。(2分)
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注】为了求新知:“我”先到了江南水师学堂,后因水师学堂“乌烟瘴气”更去了矿路学堂。在忆及矿路学堂一次汉文考试的作文题《华盛顿论》之后,鲁迅紧接着写了上面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4分)
董超薛霸
张铎老婆
聂绀弩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①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中宵
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
B.“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
C.“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
D.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
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9.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                            ”二两句意思和它相近。(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孙云球,宇文玉,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风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披头士成员。尝以意造自然晷,定昼夜,晷刻不违分秒。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天台文康奇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
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崚嶒苍翠,万象见,乃大诧且喜曰:“神哉,技至此乎。”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日:”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县志),有删改)
【注】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②天平、灵岩、弯窿都是苏州的山名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幼夙慧(具有)                B.不毫发(差错)
C.万象见(完成)                D.无微不(看见)
1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邵乔茵
A.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的手段。
李娜被打耳光
B.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
D.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哉,技至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1分)
14.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