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享⽤这⼀⾃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下⾯是分享的⼩学古诗:罗隐《蜂》原⽂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尖,⽆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苦为谁甜?
  【译⽂】
  ⽆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苦,⼜想让谁品尝⾹甜?
  【注释】
代拍什么意思  ⼭尖:⼭峰。
  ⽆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占有,占据。
  采:采取,这⾥指采取花蜜。
  【赏析】
  罗隐的咏物诗“切于物”⽽“不粘于物”,往往别出⼼裁,独具寓意,讽刺深峻犀利⼜耐⼈寻味。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明星玉足
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沾沾焉咏⼀物矣。”罗隐正是在对物象深⼊细致的观察基础之上,对所咏之物融进他强烈的家国之忧与⾝世之慨,刺时讽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诗坛脱颖⽽出。《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享⽤这⼀⾃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
  前两句写蜜蜂的⽣存状态,在⼭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的施展本领的空间。“不论”“⽆限”,蜜蜂在⾟勤劳动中“占尽风光”,简单写来看似平平⽆奇,纯⾏直⽩,⼏乎是欣赏、夸赞的⼝吻,实则是匠⼼独运,先扬后抑,为下⽂的议论做出了铺垫。
  后两句紧乘“蜜蜂”这⼀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苦为谁甜”的⼀声叹息。同时也提出⼀个耐⼈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苦苦的劳作终于
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转,这般⾟劳到底⼜是为了谁呢?在当时⿊暗腐朽的社会⾥,为的正是那些不劳⽽获、占据⾼位、⼿握重权的剥削者,此中的讽意不⾔⽽明。诗⼈以反诘的语⽓控诉了那些沉迷利禄之⼈,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对⼴⼤的劳苦⼈民产⽣了矜惜怜悯之情,从另⼀个侧⾯对这种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久沉下僚、⼤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刘涛 李晨
  这⾸咏蜂诗运⽤象征的⼿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与张碧《农夫》中的“运锄耕劚侵星起”“到头⽲⿉属他⼈”以及梅尧⾂《陶者》中“陶尽门前⼟,屋上⽆⽚⽡”可作同⼀理解,都是叹苦⾟⼈⽣之历练,社会世道之多艰,于⼈于⼰都是⼀番深省之⾔。
  蜂与蝶在诗⼈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劳苦⼀⽣,贡献甚多⽽享受甚少。诗⼈罗隐着眼于这⼀点,写出这样⼀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欲夺故予,反跌有⼒。此诗寄意集中在末⼆句的感叹上,慨蜜蜂⼀⽣经营,除“⾟苦⽽外并⽆所有。然⽽前两句却⽤⼏乎是矜夸的⼝吻,说⽆论是平原⽥野还是崇⼭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都是蜜蜂的领域。这⾥作者运⽤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限”、“尽”等等,和⽆条件句式,极
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盾。其实这只是正⾔欲反、欲夺故予的⼿法,为末⼆句作势。俗话说:抬得⾼,跌得重。所以末⼆句对前⼆句反跌⼀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字⼀扫⽽空,表达效果就更强。非常完美李雪微博
  ⼆、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运⽤了夹叙夹议的⼿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运⽤反诘语⽓道之。前⼆句主叙,后⼆句主议。后⼆句中⼜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苦”之意,“成蜜”⼆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句有反复之意⽽⽆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苦”?“为谁甜”?亦反复⽽不重复。⾔下⾟苦归⾃⼰、甜蜜属别⼈之意甚显。⽽反复咏叹,使⼈觉感慨⽆穷。诗⼈怜惜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浅⽽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感喟。有⼈说此诗实乃叹世⼈之劳⼼于利禄者;有⼈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勤的劳动者,⽽对那些不劳⽽获的剥削者以⽆情讽嘲。两种解会似相龃龉,其实皆允。因为“寓⾔”诗有两种情况:⼀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设喻,寓意较浅显⽽确定;另⼀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的⾊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肤浅和确定。如此诗,⼤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的影⼦,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灵活性。⽽现实⽣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种是“运锄
耕劚侵星起”⽽“到头⽲⿉属他⼈”。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种美德的象征,⼈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然更多地倾向于后⼀种解释了。
  扩展阅读:
  罗隐简介
  (罗隐833—910年1⽉26⽇),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唐代诗⼈,著有《谗书》、《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图提炼出⼀套供天下⼈使⽤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中⼗三年底到达京师,应进⼠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年乃⾃编其⽂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名休”。后来⼜断断续续考了⼏年,总共考了⼗多次,⾃称“⼗⼆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归,史称“⼗上
十大恐怖片
不第”。有《歌诗集》⼗四卷,《甲⼄集》三卷,《外集》⼀卷,今编诗⼗⼀卷。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光启三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后梁开平三年⼗⼆⽉⼗三⽇(910年1⽉26⽇)去世。罗隐⼩时候便在乡⾥以才学出名,他的潘长江女婿石磊
诗和⽂章都很出众,为时⼈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两个有才的被合称“三罗”。
  在唐朝末年,罗隐和许多⼈⼀样也想借助科举考试踏⼊仕途,⼀展宏志。但罗隐虽然名⽓很⼤,却六次没有考中,于是改名为罗隐。罗隐的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的讽刺意味太强,⼈也很狂妄,这使他在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社会⾥⾮常孤⽴,考官们对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时,正遇上⼤旱,皇上下诏求⾬做法,罗隐便上书进谏,说⽔旱灾害是和天地⼀样共存的,⽆法⽴即消除,他劝皇上应该⽤⼼祈祷,那么百姓的庄稼受灾再重也会感激陛下的。最后说,先皇和⼤⾂们都不能为陛下出⼒,何况做法的⼜是⼏个⽆名之辈,他认为此法不可取。罗隐的话太直率,有些讽刺的意味,最后皇上也没有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