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密码忘记了怎么办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层面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来讲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言,二是文。什么是“文言”?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而李凤莲在《关于“文”“言”“文”的整合》一文解释为: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言文教学中的“文”指文章、文学、文化等。王鹏在《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一文则解释为: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笔者认为,文言与文总是有着相互相承的关系,记录和传承着中华文明。 
腌蒜苔的最简单做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既强调对文言的把握,又强调对文章的理解。《普通高中考试说明?语文》也指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这不仅加强了对文言基础的考查,还提到了文言涉及的“文化”这一层面的理解。而审视文言文教学,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文字、文言、文章、文体、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简单综笔者试着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层面,
述,挂一漏万,期许以一知万,并与诸君商榷。 
  一、文字:一个充满神秘的符号 
宠物猫的品种及图片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约定俗成的视觉信号系统。中国的文字是汉字,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图画、结绳、八卦、书契等,往往带有一定的神秘性。它最早成熟于商代,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根据构字原理,汉字可分为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是形声字和会意字,我们可以借助形声字中表义的形符来推断词义,也可以根据其它造字法来猜读词义。如“兵”字,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兵”字,上部是一把弯柄的大斧头(斤),下部在斧的两侧有两只手,用来会意双手举“斤”作砍下势。金文的斧头转向右边,并增加了一个翻转符号,强调了斧斤砍下。小篆的“兵”字,双手依然,但斧头已与翻转符号合为一体。楷书的“兵”字,“斤”字仍在,但双手却完全无形了。 
  “兵”字的本义是武装起来的人,即为“士兵、兵卒”,因而也用来表示兵器和军队。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中的“兵”是“兵器”之意;“秦发兵击之”(《屈原列传》)中的“兵”是“军队”之意。由兵器和军队就引申为“战争、军事、用兵策略、兵法”等,如“兵者,
国之大事”(《孙子兵法》)中的“兵”是“战争、军事”之意。还有复合词“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兵马”,如“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
卧内”(《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文言: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今天我想你了
  根据上文对“文言”的解释,那我们学习文言文,就离不开研究“文言”,要回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上来。因而学习文言文,就无法绕开文言基础知识积累的话题,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特殊词用法,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翻译、断句、背诵名篇名句、文学文化知识等,这些也是《考试说明》的考查内容。疏通了“言”,才能更好地“披言入文”“披文入情”;也符合“教什么”才是“考什么”的要求。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中的“生”,把它解释为“生长、生命、生存、生计、生产”等,都无法让句子通顺,这时要考虑它是否通假,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可以推断它应是通假字,通“性”,意思为“天赋、资质”,这样句子翻译过来就顺了,能符合文言翻译原则“达”的要求。再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中的“族”,根据语法功能分析,它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应充当了谓
语的功能,因而它应是文言中的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动词,意思为“灭族”,这样与前一“灭”字相对应便是自然了。仅举此两例,其余知识点不一一列举。 
韩庚 李小璐
  三、文章:一种纵横千古的气度 
教授文言文,不仅要重视“言”的积累,而更要把它作为 
“文”来分析,研究其构成文章的要素,如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现技巧等。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篇幅一般不长,都是一篇篇纵横千古的经典文章。“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编者精选的文章大都来自名家名篇,以《古文观止》居多。这些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或重叙述,或重议论,或重写景抒情;或有叙议结合,或有情理相生,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式。教读文章时,可选择一两个角度加以阐析,以提高文章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如《六国论》就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结构“三段论”(本论、引论、结论)的典型代表,中规中矩又不失灵活,易于借鉴。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以及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紧接着第三段就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述第一个分论点,韩魏楚因“赂秦”而走向灭亡。说理透彻,思维缜
密,气势高昂,顺势而下,直转第四段论述第二分论点,运用事理论证和假设论证阐述“不赂秦”的齐燕赵因“赂秦”之国失去“强援”而“不能独完”。第五段承上启下,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讽谏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政策,得出第一个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最后一段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类比,警告北宋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得出第二个结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点明主旨。《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述斩钉截铁,巧妙.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中融描写和抒情,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也注重锤炼和变化。 
  四、文体:一个不可忽视的样式  霍思燕的图片
  文体是文章的体例样式,即文章的体裁类别。我国古代的体例样式很多,不下十几种。在学习文言文时,不免要涉及古代文体的相关内容,而掌握一定的古代文体知识,也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写法特点。就其分类标准不同,有以下几种分法:按文章的内容来分,古代笼统地把文章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按有韵与无韵来分,分为散文体和韵文体。散文体又包括论辩文、序跋文、奏议文、书记文、赠序文、传状文、杂记文、箴铭文、碑记文、哀
祭文、颂赞文、寓言文、传说文、传奇文、民间故事文、小说。韵文体包括诗、词、曲、辞、赋、骈文。还有史书体例: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现介绍中学课文中涉及的一些文体: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如《师说》《捕蛇者说》等。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记是一种文体, 
是记叙文,是古代的散文。它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还有文化名胜古迹、器物建筑、历史掌故、遗文遗事、社会风俗杂谈、读书杂记等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还可说明、描写。如《桃花源记》《项脊轩记》等。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如《伶官传序》。列在书后面的叫“跋”(后序),如《后序》。古代还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琵琶行》《扬州慢》前面都有一段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