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知识加快更新、科学不断创新、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一项调查显示:从获取5000万受众所需要的时间看,报纸是50年,广播是30年,电视是15年,而互联网只用3年的时间汽车市场调查报告,这使得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大有赶超传统媒体之势,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媒体,推动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尤其是青年人更好地了解、接受中医,使中医药科普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呢?这将是我们每一位中医人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中医药普及现状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科技、文化、哲学、思维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知识文化的活载体,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面对西方思想,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引入,中医的很多理论、方法不能被解释与证明,从而在其生长的土壤上遭遇了信任危机,据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中有75%以上的人不知道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医药
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读过中医药书籍的只占23%.有IO%的人从未接触过中医,63%的人偶尔听说过。由于中医科普的匮乏,使得过去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医术语如:外感风寒、肝郁气滞等在现代人中不再熟悉。并且,现在许多人中还存在着中医只能慢性病,而且药效慢的误区。
  中医药应用范围也日渐萎缩,据调查,某中医医院中医中药的率只有2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十省市中医医疗需求与服务调查显示:在调查的42819人中,希望中医的5208,占调查人口的12.16%;希望西医的23261,占54.32%;希望中西医结合的10586.占24.72%:教调查的星梦缘林思彤42819位城乡居民中2.52%的人患有慢性病.38.34%的慢性病患者选择中医就诊.1988年中国农村中医医疗服务调查时,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慢性病患者占2/3;中医药的信任危机可见一斑.同时这也与公众对中医药理论、特、优势等日趋淡漠,中医失去了众基础密切相关,相反许多伪中医却利用现代人缺乏基本的中医科学知识但又治病心切这一弱点,打着中医药的幌子四处行骗,坑害民众的同时也损坏了中医药名声
江一燕裸戏  以上调查说明,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信息快速电子化传播的今天,中医药知识的应用
并没有有效地以互联网为载体进入千家万户,使百姓建立起对中医、中药应用的最基本的正确认识。造成中医药知识普及范围较小,力度有限,大众对中医药认识不足,导致其医疗需求下降,中医药阵地进一步萎缩。
  二、科普网站现状
  据中国科普报告显示:我国约70万个各类网站中,能正常运行的科普网站及栏目仅有400多个,仅占0.58%,而由中国公众科技网科普网站向公众推荐的349个科普网站及栏目中,只有38个进入了全球网站捧名的前10万名。调查同时还显示,28%的科普网站主要依靠转载国内媒体信息,4%的科普网站的信息主要译自国外媒体,只有19%的科普网站原创内容在信息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同时,49%的科普网站中未标明来源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第一位.近80%的科普网站没有提供原始文献或与发布信息相关的资源。其次,科普同站的内容表现形式也多以文字和图片居多,只有17%的科普网站设置了游戏或实验,34%的科普网站提供了有效的视音频、flash等文件,有2/3左右的科普网站没有利用多媒体。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我国现有科普网站多数都存在着知名度低,访问量小,社会影响小,
对同民的吸引力不强等问题,而这与我国科普网站多数由个人和非营利性机构主办,普遍经费匮乏,在技术应用和内容表现形式上有欠缺,内容加工、技术制作、信息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
  三、中医药科普网站现状
  ①综合性科普网站:我国正在运行的科普网站(含固定科普栏目、科普网页)已有400余家,此外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科协、中科院等单位都已经建成了虚拟博物网,可以说国内数字化科普资源已有了相当不错的基础.其中,北京科普之宙( v)设有食疗保健的栏目,在Alexa网站上动态评价综合捧名第15886位,中国科普博览(www.kepu/gb/index html,设有艾滋病和非典相关内容,展示形式主要为文字与图片及动画,在Alexa网站上动态评价综合排名第217777位。
  婚礼词医学类网站:目前,被亚马逊分类目录(Dmoz现在被多数主要搜索引擎所使用,被收录的最终好处是,可以在其他搜索引擎上获得好的捧名。)收录的医学类网站有300多家,其中,部分网站设有与中医、中药相关的专题或栏目,如:39健康网(www.39/),在其中医专题下设有中医养生、中药方剂、中医美容、针灸推拿、药膳食疗、中医图谱、中医减肥、中医知多少、四季食疗、中医书籍、望闻问切、中医疾病、辨证论治等IO余个栏目,其主要以文字为主,Alexa同站上动态评价综合排名第794位。形容口才好的成语
  ③中医药类网站:中医类网站主要分为学术研究类、书籍资料类、综合资讯类、针灸推拿类、同上就医类、诊疗机构类、政府机构类、养生保健类、中药类、临床各科等。学术研究类的主要是侧重于中医药的学术研究,如:伤寒网(综合捧名:456405)等:书籍资料类的主要侧重于中医药书籍、资料的查询,如:中医古籍网(综合捧名:6877平安车险 24小时 救援,954)等;综合资讯类的网站主要发布中医药相关的各类信息,如中医药在线(综合排名:436037)、中医资讯网(综合排名:6877,954)等:针灸推拿类的主要侧重于报道与针灸推拿相关的信息,如:针灸天下网(综合捧名:7,493603)等;网上就医类网站主要侧重于网上挂号,网上咨询。如:爱心中医资讯网(综合排名:305859)等;诊疗机构类主要是
一些中医药医院或诊所的网站,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周中医诊所等;政府机构类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捧名:490, 646)等:养生保健类主要侧重于中医药养生方面的内容,如颐觉中医养生网等;中药类网站主要报道有关中药方面的资讯:还有一些网站是侧重于报道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
  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虽然己建立了各类中医药网站,但是专门系统地从事中医药科普宣传的网站却很少,而且知名度很低,浏览量很小,缺乏权威性和通俗性,形式单一。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充分挖掘利用我们现有的网络及多媒体资源进行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建立基于网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平台,不但能够极大的拓展中医药科普平台,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众基础,提高公众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满足了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需求,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再普及。总之,加强中医普及教育,提高中医药与众的亲和力,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