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告诉你:艾灸《足三里》健脾和胃、调理肠道、更强肾!收藏
穴名:足三里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穴性:健脾和胃、调理肠道,补中益气、调和气血,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益
寿延年主治:1.各种消化系统病症;2.各种慢性虚弱性病症;3.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4.克服水土不服,消除旅途疲劳;5.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在人体四百多个穴位中,具有强壮保健作用的穴位很多,像肚脐下的关元、气海,腰背部的命门、肾俞,下肢的足三里、三阴交,脚板心的涌泉穴等。若是给它们排个'座次',那么,足三里穴无疑应该是其中的第要穴了。
手机自动重启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足三里能坐上强身保健穴中的'头把交椅'呢?它在强身健体、防病保健方面究竟有什么神奇功效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说这强身健第一穴——足三里的妙用。
黄浩然老婆
一、定位取法
郑爽简介
要想用好强身保健第一穴足三里,首先得学会如何正确到足三里这个穴位。奈何boss要娶我的演员
只有把穴位对了、取准了,无论是指压,还是艾灸,才能获得意的疗效,否则其防治疾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足三里穴怎么?这里我教大家4种方法:
1.分寸法:坐位或卧位,屈膝,外膝眼距足背横纹16寸,足三里在外膝眼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缘一指(中指)宽处。我们可以用折量法定位取穴,初学者不妨用一根弹性很好的松紧带,上面按1厘米为单位,画上20个小格,制作成一根测穴尺(因为人体最大的分寸为19寸,所以画20个刻度足够用了)。我们把松紧带测穴尺到16个格子的这个地方,上端放在外膝眼正中间,下端就放到足背横纹中点这个地方,从上往下数3寸即是(图25-1)。
2.四指并拢横量法(简称'一夫法'):坐位或卧位,屈膝,将一手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示指第2指节置于外膝眼正中,四指向下横量,小指下缘距胫骨前嵴外缘1横指处即是(图25-2)。
3.中指测量法:坐位或卧位,屈膝,将一手掌心正盖在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示指紧靠在小腿胫骨前嵴外缘),中指尖所抵达处即(图25-3)。
4.骨性标志法(手推胫骨法):坐位或卧位,屈膝,以一手的拇指顺着小腿胫骨前嵴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推至胫骨粗隆下方,再向外侧旁开1横处即是(图25-4)。
怎么样?学会了吧?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好和习惯,来准确地到足三里的位置。
这里还要向大家说明一点,那就是针灸学中的分寸法、指量法都是指的'同身寸'——也就是每个人的手指只能测量自己身上的穴位,不能用在其他人身上。如果高矮胖瘦和手指长短粗细差不多的人可以互用,否则,就得根据实际情况加或减少。
浙江省校讯通
二、作用
穴性:健脾和胃、调理肠道,补中益气、调和气血,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足三里是全身第一要穴,其主治范围如下:
1.各种消化系统病症: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胃痛、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肝胆疾病等。在这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足三里的速度和效果,明显要超过中西药物。所以针灸学中自古就有'肚腹三里留'的歌诀。这里的'肚腹',就是泛指一切消化系统病症。陈思诚出轨
炊事员周某,在巡回医疗期间吃坏了肚子,连续好几天腹泻。请医疗队内科医生开中西药吃,未见效果。后经针刺足三里,一次而愈。腹泻停止后还上街'偷吃'了两个香瓜,以验证足三里腹泻的真实效果,也没有复发。
儿童王某,大年三十暴饮暴食,吃坏了肚子,半夜里上吐下泻。经一次针灸足三里穴,吐泻停止,次日随大人各家拜年,各家的美食竟然能照吃不误。
南京观众王女士来电反映:她有多年的胃病,在2010年之前几乎是天天反酸,感觉很不舒服。医院诊断为'反流性胃炎',药物效果很差。自从学会了足三里穴位保健之后,她每天用拇指指关节突起处捶打足三里穴(即后文中操作方法2,见124页)2~3次,几个月后反酸现象竟奇迹般地消失了,至今胃中反酸现象再也没有发生过。
2.各种慢性虚弱性病症:例如,由于后天之本亏虚、气血生化无源引起的贫血、眩晕、肢软无力、神经衰弱、产妇乳汁减少,以及由于中气不足、脾虚下陷引起的久泻、久痢、遗尿、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刺灸足三里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为人们探索刺灸本穴防病保健拓了思路。
3.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解放军医务人员在环境艰苦、药品缺乏的情况下,根据主席的指示,在延安和平医院开设了针灸门诊,以足三里穴为主,防治感冒、咳嗽、哮喘、疟疾、肠炎等疾病,为保障广大军民的身体健康、支援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献。
据报道,建国初期,全国各地也都以刺灸足三里开展过预防流行性感冒、麻疹、肠炎、细菌性痢疾的工作。例如陕西省原延安县医院曾在感冒流行区域为818名未病者针刺足三里1次(用补法),2个月内,被针刺者无一人发病;对已病者刺灸足三里、大椎等穴,其效果也超过口服APC(复方阿司匹林)。1959年5月哈尔滨市流行小儿痢疾,死亡率很高。医务人员在一家幼儿园为144名幼儿针刺足三里穴,发病率仅为0.7%,而未针刺幼儿发病率却高达8%。
预防中风:早在宋代王执中所著《针灸资生经》一书中就记载了前人灸足三里等穴预防中风的经验:'但未中风时,二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胫上发酸、麻、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宜急灸足三里、绝骨四穴。'说的是素有头晕目眩(相当于高血压)的病人,在还没有中风的前个或3、4个月,如果一侧的上下肢不时发酸、发麻、发软,手持物容易掉,下肢沉重、容易摔倒,这是将要发生中风之先兆。应该急灸足三里、绝骨(足外踝高点直上3寸)四穴。因为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使人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故被后人誉为'长生灸'、'长寿灸'。这对于研究老医学是极有价值的。
4.克服水土不服,消除旅途疲劳:唐代医书《千金要方》中所记:'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足三里就是其中的主要穴位。说的是唐朝盛世,一些达官贵人喜欢到江浙一带和天府之国四川旅游,注重养生者身上总是要带上一些艾,休息的时候就在足三里等穴上施灸,则瘴疠温疟毒气就不能伤人。现在我们国家也是国富民强了,旅游事业日益兴盛,但是不少人在旅游过程中由于水土不服、旅途劳累,很容易感冒或者闹肚子什么的,影响旅游。如果在旅途中能每天灸灸足三里穴,就能提高免疫力和对外在环境的适应性,调节胃肠,从而适应旅游中的气候、饮食等,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保障旅游的顺利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