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拈来练笔点,文思泉涌笔生花——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有效性
作者: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17年第6期
      许多学生喜欢语文课,但闻“写”变。穷于应付交差了事的习作,干巴空洞,内容虚假,甚至有抄袭的现象。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这一习作的窘境?丁有宽老师教导我们要“读写结合”,于永正老师也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该游离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笔者也追随着名师的脚步,以课文为依托,融入练笔训练,为篇章习作搭桥铺路。
      练笔切入口小、难度低,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抵触情绪;又因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可全力调动学生各个感官主动积极地参与。那么,是不是“写”了就有效呢?笔者从“温度”入手,于“角度”上挖掘,在“效度”上着力,于“热度”上催化。既让学生在练笔过程中舒展心灵,彰显个性,又激发了习作的兴趣,真可谓一箭双雕。
      一、蓄“情”——提升练笔的“温度”
      语文课本中许多感人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与感悟文本,学
生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当学生的情感积蓄在“井喷”之处时设计一个练笔,写作自然成为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宣泄口”。
      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时笔者让学生谈谈对于“给予”的理解。孩子们有的说是无私奉献,有的说是帮助他人……但他们还不能从具体的事例理解给予的快乐。此时,我适时以小诗的形式出示:
      一束花,一句话,
      送去的是温暖,表达的是关爱。
      马路对面,走来了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
      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敢过。
      我,毫不犹豫,把她领过了马路。
      她冲我说声谢谢,
      那一刻,我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接着,我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帮助他人,或者被他人帮助而感到快乐的时候,把诗
月亮资料简介
中事例改一改。学生的感受在较好的学习铺垫下,凝结成文字,流淌出五彩的语言,如:
      生1:数学课上,同桌忘了带尺子,
    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雪中送炭,给她递上一把,
     
      她感激地望着我,
     
      那一刻,我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生2:操场上,同桌跑步跌倒了,
     
      我急忙把他扶起,送进了校医室。
     
      他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
     
      那一刻,我明白:给予是快乐的。
      ……
      二、选“点”——开拓练笔的“角度”于梓贝
      很多练笔是紧随阅读教学而来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有效的练笔不但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文语言、情感的把握程度,更能观察到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实现练笔有效性的前提在于选好练笔的“点”。这“点”要设在当练时——练在精彩篇章处,练在情节留白处,练在内容延展处,练在变换叙述角度处,练在情感交融处,练在文本生成处……练笔的形式多样:精彩篇章处可以仿一仿,情节留白处可以补一补,内容延展处可以创一创,角度转换处可以换一换,情感交融处可以品一品,文本生成处可以续一续……教师若成功抓住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就能拨动他们的心弦,有效启动其练笔欲望。
      如教学《燕子专列》时,笔者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同时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同学,你们看,这可爱的小女孩就是小贝蒂。她小心翼翼地捧着燕子,此时的天气让你感觉怎样?”学生答“冷风刺骨”、“天寒地冻”、“瑟瑟发抖”等。“在如此恶劣天气里,小贝蒂本应呆在家里舒舒服服地休息着,可是她却冒着严寒四处寻着冻僵的燕子,多么让人敬佩呀!如果你是她你可能在哪儿寻到燕子,又怎样救护燕子呢?”此时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化身为小贝蒂,走入冰天雪地,四处寻燕子:“我听到广播后,冒着料峭的春寒,出门去燕子。起初我沿着家门口的马路仔细寻着。慢慢地,我的领地扩大到草丛、树下、甚至石头缝里。我小心翼翼地走到树下,生怕树下有燕子,踩痛了它。我扒开草丛,看见一只冻得奄奄一息的燕子,一想到这小生命可能会消失,悲伤的情绪难以言表。我伸出冰冷的小手,轻轻地把它揽入我的怀中。就让我的温度来温暖你,让你感受到人间的爱吧!”
      三、得“法”——实现练笔的“效度”
井星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练笔虽小,但是也需要一定的规范。教师还应该作些恰当的引导,教给学生练笔的方法。比如练笔前铺垫、有效的言语引领,或者指点一下学生容易忽视的某些细节等。不同类型的练笔达成的目标各不相同,教师的指导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一)写法迁移型——领悟经典,模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
熟练技巧。”如,《桂林山水》一课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手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学生领悟的经典。模仿课文例段,让学生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有学生写道:我参观过慈眉善目的观世音菩萨,游览过笑口常开得米勒菩萨,却从没看见过这么有气魄的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真高大呀!好像一个直冲云霄的擎天柱;乐山大佛真坚固呀!历经千年的风雨屹立不倒;乐山大佛真雄伟呀!整座凌云山仿佛都成了它的天下!
      (二)阅读感悟型——交融情感,理解写
      刘勰有云:“情动而辞发。”有些文章的内容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如《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抒写感悟人生之理的好文章。笔者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并抓住契机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一个学生这样写到: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要相信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有自己的用处的,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北京高考作文>1234 1234      (三)课后延伸型——补充拓展,创造写
      拓展延伸型的练笔往往在课堂的结尾处,通过练笔,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大的提升。写读后感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学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之后,我让学生配合课堂练习,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说说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刚学完课文,对文中人物情
感的把握十拿九稳,谈起感受来也是头头是道:台湾小伙子,你是好样的!你那么善良、勇敢、坚强;你冒着生命危险,在不知道家人安全的情况下,还坚持捐献骨髓,给一个人以新生。你的事迹体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
国产医用十大口罩品牌排行榜
      四、善“评”——催化练笔的“热度”
      如果说合理的练笔设计是作文环节成功的一半的话,那么另一半就看教师对学生即兴练笔的评价效果了。俗话说“趁热打铁”,教师及时运用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催化学生练笔的热情,能让学生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的快乐,优化练笔的效果,使其品尝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如《珍珠泉》教学完成后,有学生呈上小练笔:“它密密层层的花瓣儿包裹着娇嫩无比的蓓蕾,仿佛是母亲的双手怀抱着沉睡的婴儿,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怜惜之情……花杆上面带着许多小小的刺,让采花的人望而生畏。如果说玫瑰花是公主,那么刺就是守卫它的士兵了。”笔者将这段精彩的描写让全班同学美美地朗读,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评议:以“我最欣赏她的……”发现精彩片段,互相学习;或者以“我也有相似的精彩与你分享……”分享自己的成功之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笔者惊奇地发现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课后,为了鼓舞士气,笔者会把每一篇好的练笔展示在班级的“美文欣赏”一栏,美其名曰:“美文我来秀”、“精彩出自我手”。
      练笔目标集中,形式灵活、“出炉”快,利于突破学生习作中的细节问题。教师万万不可大意措之,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抓准练笔点,让思维于笔下生花;建构起读与写之间的桥梁,当好习作的“垫脚石”。随文练笔虽小也可彰显其独特的魅力,“练”出不一样的精彩! 
    (责任编辑:吴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