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测体温 B.戴口罩 C.常通风 D.勤消毒
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苹果 B.海带 C.鸡肉 D.米饭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
到‘暗香’”说明了(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A B C D
6.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乱扔生活垃圾 B.合理开采矿物 C.焚烧废弃塑料 D.过度使用农药
7.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度都很大 B.都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都是黑固体 D.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8.从不同角度认识如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
A.宏观现象:氢气在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H2 + Cl2 软件专利═ 2HCl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9.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用NaOH溶液检验CO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硝酸钾(化学式: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元素符号为: ;
(2)钾离子的符号为 ;
(3)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12.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职称考试报名;
(2)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3)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13.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会引起 ;
(2)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是 ;
(3)CO有 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4)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盐酸和稀硫酸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
(2)上述两种酸中具有挥发性的是 ;
(3)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用的适量的酸是 。
15.请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ccd1)10℃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 ;
(2)将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是 ;
(3)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获得晶体的两种常用方法。
当NaCl中混有少量KNO3时,提纯NaCl的方法是 。
16.在学校开展的“知水善用”项目学习成果发布会上,容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报告。
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 。
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C.探究燃烧条件:水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E.硫在氧气中燃烧:水能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填字母)。
17.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镍(Ni)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合价为+2价。
请写出金属镍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选择镍片和 溶液,能比较出镍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C装置收集O2时,集满氧气的标志是 。
19.在清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同学们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1)“问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没有变质。
(2)“梦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部分变质。
(3)“天和”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全部变质。
三个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各自猜想,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报告】
小组名称 | “问天”小组 | “梦天”小组 | “天和”小组 |
药品种类 | 酸 | 碱 | 盐 |
实验操作 | |||
实验 现象 | 有 生成 | 有白沉淀生成溶液颜 变红 | 有白沉淀生成溶液颜 不变 |
实验结论 | 该溶液已经变质 | 该溶液部分变质 | 该溶液______________ |
【解释与结论】
(1)“问天”小组的实验中,能证明该溶液已经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天和”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梦天”小组的实验结论错误。
他们的理由是 。
【反思与评价】
(1)在不改变被检验物质成分的情况下,排除干扰,能帮助我们得出正确结论。
(刘亦菲童年照2)“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科学探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拓展与延伸】
经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认为取用药品后,应及时 瓶塞,防止药品变质。
【实践与应用】
对于同学们发现的这瓶溶液,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倒入下水管道 B.清洗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 C.检验某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钙
五、计算题(共6分)
20.“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再慢慢减下去。
(1)为了在2030年前实现我国“碳达峰”的目标,应提倡使用 等清洁能源。
(2)若减少12t碳的充分燃烧,最多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022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吉林终有吉临时 长春定复往常春”,表达了吉林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必胜信念。下列防
疫措施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D )
A.测体温 B.戴口罩 C.常通风 D.勤消毒
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C )
A.苹果 B.海带 C.鸡肉 D.米饭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5.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墩墩同学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A B C D
6.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B )
A.乱扔生活垃圾 B.合理开采矿物 C.焚烧废弃塑料 D.过度使用农药
7.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硬度都很大 B.都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都是黑固体 D.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8.从不同角度认识如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C )
A.宏观现象:氢气在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H2 + Cl2 ═ 2HCl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9.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C )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用NaOH溶液检验CO禾怎么组词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B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山西黄河壶口瀑布
11.硝酸钾(化学式: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元素符号为: N ;
(2)钾离子的符号为 K+ ;
(3)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12.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99 ;
(2)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氯 ;
(3)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
13.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会引起 贫血 ;
(2)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是 煮沸 ;
(3)CO有 还原 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