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经典歌曲摘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党在高校中核心领导地位的重要体现,是有效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核心保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提高,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关乎党的建设;关乎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本文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随着时代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以解决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问题为着力点,切实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以育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建设重在基层,难也难在基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创新思路、应对挑战,确保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行之有效便显得尤为紧迫、必要。
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的先锋模范,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开展高校有关党的
活动的主体力量。现如今,高校几乎是90后的舞台,他们年轻活泼、个性独立、该想敢做,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和思想,使他们更加热衷于追新求奇,也形成了更为独特的判断标准,再加上中西方文化广泛的交融与碰撞使得大学生的性格和行为与前人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90后大学生党员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员,对其活动的党组织的需求也会与前人有更多的不同,对党的拥护,对党性的理解,对党的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党员自身的要求等方面都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和问题,这些都为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研究带来新的挑战。
(一)一些学生党支部及党员对党的组织生活不重视
在一些高校,学生党支部对党的组织生活缺乏重视,对学生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的时间场地选取、内容选择和取得的预期效果等方面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很多高校也普遍存在学生党支部书记既负责学生党支部的相关事宜,又得处理纷繁复杂的学生日常事务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必然缺乏有力的领导;同时,一些90后学生党员对组织生活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组织生活是一种固定死板的形象活动,是一种学习和思想上的负担,甚至出现消极和抵抗情绪,组织生活的开展与学生党员自身的需求矛盾剧增,
特别是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党组织生活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二)部分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动缺乏创新性、实效性
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动的形式要为党组织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服务,通过必要的形式体现深刻的内涵。而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动大多按照传统形式开展,缺乏活力、动力和吸引力,这对年轻活跃的90后学生党员来说,显得单一乏味,而且大多数高校开展学生党组织活动主要是为了传达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内容简单,针对性不强,即使以教育视频、主题讲座和户外活动为辅助,仍然很难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实现动机与效果,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同时高校学生党组织活动组织性、纪律性不强,既没有相应的组织生活条例、固定的组织生活时间及其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又很少受到监督和检查,党建工作流于形式,无法贯彻落实党的优良作风,也很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实效性较差。
(三)党支部活动与学生党员日常时间分配的矛盾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高校大学生除了要学好自身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思想政治、社交礼仪、计算机操作和公共体育等课程,而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的楷模,必然要在繁重的学业上下苦功夫,那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的90后学生党员更是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寻各种兼职锻炼自己,或者喜欢到处旅游以增长见识,高年级的学生党员还面临着考研、公务员考试、就业等多种压力,这样一来时间上难免和党支部活动相冲突,同时大学生党员还广泛活跃于校级、院级团学部门,相比严肃、单调、缺乏主动性的党支部活动,许多大学生党员更喜欢把自己的时间用来参加自己所熟悉的、充满朝气的、引人入胜的团学部门活动。
(四)林妙可近照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不明显
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基层党建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主体作用,是高校党的肌体细胞。大学生党员在高校中是先锋模范象征,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然而很多大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尊重自己的主体地位,面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习惯仅完成领导或老师交代的任务,很难有所创新;部分90后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存在着投机主义,好人主义的陋习,对自身放低要求,对他人的不良习惯听之任
之,甚至包庇纵容;更有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个性张扬,敢想敢做,纪律意识淡薄,很难受到管理,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学生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冬天打雷老话怎么讲通过分析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可知,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就是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高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扩大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症下药,确保我党大政方针在高校基层的贯彻落实,确保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挥显著作用,真正体现服务学生的根本属性,让学生党员在活动中真正成才。
(一)改进形式和内容,丰富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
改进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党员对党组织活动满意度的首要
送女朋友生日礼物考量之一。切实转变以往党组织活动形式,改进陈规的组织活动内容,把走过场,走形式的陋习彻底革除,改变单一枯燥的读文件、看视频模式,要以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教育为基本点,给组织生活增添一些新的更为灵活也更吸引人的形式和内容,如围绕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为主题的征文、书画、辩论比赛和知识竞赛等;以党的典型人物、典型形象为主题的话剧、舞台剧;以时政精神和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手工制作等,把政治学习和展现学生党员个人风貌的活动有机结合,追求活动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充实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
(二)有效运用网络媒体,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丰富的信息资源,快捷的传播方式和及时的主体交互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开创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新局面。有效利用新网络媒体如网站、QQ、、微博等,开展学生党组织生活,如观看党的教育辅导视频,在线讨论和交流心得体会等,不仅能够扩展教育渠道和途径,进一步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还能投其所好,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效率。通过创建党建网站,公众平台,把党的最新理论、时政以及高校党
建工作以图片、漫画、动画等新颖灵活、亦庄亦谐的方式在高校大学生中得以展现,加深他们对党,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了解,并通过“留言”“点赞”的方式来广泛收集同学们的意愿和心声,同时还可以就高校内定期发布学生党员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活覆盖面,增强其影响力。
(三)突破原有的工作方法,强化学生党支部的服务性潘粤明车祸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也对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发挥基层服务性作用的重要一环,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准开展服务和发挥作用的关键点,改进工作方法,特别是要在学生党支部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一是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载体,融入到学生党支部的活动中,通过集中会议、多媒体网络定期讨论与分享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教师党员和毕业生党员职业生涯的有益经历,促使学生党员发现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较为全面的职业生涯技能,并通过面对面交流分享、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的形式,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理念,主动帮周围同学进行职业探索,影响
和帮助更多的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服务性;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如模拟面试、模拟创业等活动,为学生以后的职业面试奠定基础,尝试建立各类服务性实践基地和平台,主动为学生联络和提供职业实习的机会,真正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成才成长。二是党员义务具体化。建立学生党员日常工作机制,使学生党员的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范围和能力,推动大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学习上的共同进步。如建立学生党员挂钩班级、挂钩宿舍、挂钩团学以及贫苦生帮扶机制,以几个高年级学生党员为一组,随时随解答低年级学生入党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随时向党支部书记反映贫困生生活现状,并与学校和社会帮扶组织建立联系,为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展现学生党员的标杆楷模作用。
(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放大党组织活动园地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锻炼环节,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学生党员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接
高考成绩一般几点公布触社会、了解国情,从实践中,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满足大学生党员开阔学术眼界、提高学习能力的迫切需求。在党组织活动中积极开展“红之旅”参观学习活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专业优势的考察访谈活动、寒暑假社会见习活动、以及“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放大党组织活动园地,促进学生党员党性和能力的加强,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