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是西方传播学者尤其是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研究的重点领域。陈灵强在《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中比较全面地界定了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业规律去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其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外延非常宽泛,有叫座的电影与电视、畅销的通俗小说与流行杂志、不断更新的流行音乐与时尚服装、充满诱惑的精致广告与街头小报等。”
只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才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了一个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大众文化形态出现。流行音乐无疑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形态。一般认为,流行歌曲就是采用喜闻乐见、容易传唱的方式作曲作词并在社会上尤其是青少年中广泛流行的歌曲。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是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的,它大致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1978年一1985年,流行音乐开始形成具有市场实力的音乐文化
1978年,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成为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歌坛上最流行的旋律。1979年
1月,广州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盒式录音带的出版单位——太平洋影音公司,它在5月生产了第一批国产盒式录音带。③随后,台湾校园歌曲传人,成方圆怀抱吉他自弹自唱的《童年》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吉他热潮。1983年李谷一一首《乡恋》真正揭开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一页,被公认为是内地流行音乐获得新生的标志。这个时期,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二、1986年一1991年,流行音乐的狂欢节
1986年,中央电视台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开始设立通俗唱法类别,这标志着流行音乐得到了官方和传媒的一致认可。伴随着“西北风”喊唱的风号,以齐秦、苏芮为最早开端的港台歌手登陆内地,而崔健的《一无所有》标志了这个时代的心声,成为中国摇滚乐史上的里程碑。1990年,中宣部发动“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工程”,流行音乐以卡拉OK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大众文化消费类型。
三、1992年—1999年,流行音乐开始掀起签约与“造星”的热潮
早在1991年,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将杨钰莹罗致在旗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签约歌手。
ice服务器1992年,广东率先在全国引进了歌手签约制度,最早兴起“包装”这一术语。1992年开始,大地等数十家唱片公司相继成立,华纳等海外大唱片公司也纷纷介入内地流行音乐市场。在1995年,冲突和解约成为了内地流行乐坛的主题,广州、北京两个流行音乐的基地开始低落,上海开始崛起。
四、2000年之后,流行音乐发展的高潮时期
新世纪开始,以周杰伦为代表的新一代歌手引发了流行音乐的新狂潮,中国风、Rap、Hip--Hop、RB等新曲风不断涌现,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等流行音乐的题材层出不穷。同时,2000年网络时代开始来临,以《老鼠爱大米》等为开端的网络歌曲不仅是MP3下载的首选,也是手机彩铃点击率高的歌曲类别。2003年,中国流行歌曲排行榜开始了短信点歌点评的市场运行做法,唱片公司开始把无线增值市场看成了未来流行音乐最大的一个盈利点。而从2004年开始,《超级女声》等选秀活动更是将“造星”运动推至顶峰。大熊猫是猫吗?为什么
明天会更好歌词打印 我国内地的流行音乐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基本上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状态。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乐坛的变化,它更是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形态,展现了这种新型大众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深刻地反映出大众文化的一些典型特点:
一、大众文化的通俗性
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是一个日益民主化、世俗化、知识普及化的大众社会,阶层界限的分割与对峙不再十分明显。大众文化专指工业文明以来由大众媒介传输,由文化产业生产的那种通俗文化,它所表现的都是现代社会中城市人的思想、观念,反映的都是城市人的生活、情趣。
市场营销是学什么 (1)流行音乐的乐曲、演唱、表现、语言等形式往往不太讲究特别的技巧,以低姿态的方式迎合大众的口味。首先,流行音乐的旋律表现注重个人的口语化,音域的高低大多在一般人声的自然音域之内流动。1991年,为迎接诞辰一百周年,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推出了大众化的红老歌新唱《红太阳——颂歌新节奏联唱》,使红歌曲为普通大众所能哼唱;其次,流行音乐的演唱摒弃了美声、民族等远离日常生活的唱法,而选择了培养周期短、不太注重技巧、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气声唱法,这使得大众可以边唱流行歌曲边做事;再次,流行音乐的歌词语言通俗易懂,浅白如话,有些基本上是口语。
(2)流行音乐在内容上拒绝崇高,追求世俗。流行音乐重在表达普通人的普通情感,尤其
抖音名字女生是对人们比较敏感的“爱情”这一话题分外钟情,风花雪月的小情调是流行音乐最常歌咏的对象。笔者搜集的2010年中国内地流行歌曲排行榜前几位:《烟花易冷》、《可惜不是你》、《指望》、《没那么简单》、《说谎》、《偏爱》、《星月神话》……清一全是关于爱情这一主题的。
二、大众媒介性
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性,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成批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大众文化是通过多种载体和形式实现的,电影、电视、互联网、手机、DVD等新科技成果,都是现代生活中广为流行并且有巨大影响力的大众文化载体或形式。
流行音乐通过CD、DVD、电视、MTV、卡拉OK、网络、MP3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传播的快速化,很快就能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另外,流行音乐可覆盖以市民阶层为主干的几乎各个阶层,满足其共通的日常需要,这种新颖的、喜闻乐见的、容易传唱的音乐类型吸引了大众的疯狂追捧,实现了传播的广泛性。如2006年周杰伦大碟《依然范特西》发行一个月就号称在全亚洲销量达到了300万。
三、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大众文化是与现代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相伴产生的,是一种依赖于商业化运作的文化产业系统。“我们生活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所以我们的大众文化当然是一种工业化的文化。除了那些极少数和极边缘的例外,大众无法也未曾生产自己的物质商品或文化商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内地流行音乐行业已经形成了市场评估、歌手形象设计、作品创作、宣传推广等一整套高效率的商业操作机制。流行音乐的整个创作流程都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
(1)商业性的重要体现之一——“造星”运动
流行音乐借鉴了电影业中的明星制,借助歌手对大众的吸引力来实现对市场的占据以此获得利润。“造星”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环节,它的秘诀在于挖掘歌手自身的素质与魅力,以赢得某一社会阶层的某种社会心理的呼应和共鸣。歌手的经纪公司按照预定的形象塑造方案,用各种手段对歌星的能力予以强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