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淮北,民风民俗---时令节日
中国宜居城市立春
张惠妹张雨生合唱
春季的开始——立春之日,一般在春节前后。几千年来,中国以农立国,农耕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的节俗活动主要有鞭春、咬春等,表现的是劝励农耕、祈求一年丰收的主题。
汉代在立春日祭春神、农神,造土牛耕夫也是象征性地向人们展示农耕的到来,催劝农耕。唐代之后,巫术行为渗透到节俗之中,出现“执仗鞭牛”之举,这也就是所谓鞭春、鞭春牛、打春牛。鞭春之外尚有咬春,即吃一些生菜或春饼。淮北地区人们在立春这天吃青萝卜,俗称“咬春”。“咬春”可使人全年百病不生,又认为老年人“咬春”可以固齿。
二月二
俗说“二月二龙抬头”,旧称为祭龙之日,又称“春龙节”、“青龙节”或“龙抬头节”。是日人们祈求天龙及时降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间称“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文学家介绍,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淮北民间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之说,把二月二定为“春龙节”。
二月二青龙节有一则民间传说:天王老子对女皇武则天胡作非为非常不满,命四海龙王不向人间降雨。有个管天河的青龙王看到人间灾情严重,便偷偷地行起雨来。天王大怒,把这青龙王打下凡来,并告诫:“待金豆花开才许回来”。百姓们都为青龙王鸣不平。有一年二月初二,有个老婆婆口袋破了,玉米撒了一地,她心里一亮,说道:“黄的玉米正像金豆,把玉米爆成花,岂不就是金豆开花?”于是大家爆起玉米花来。太白金星老眼昏花,一看遍地金豆开花,便要求天王把青龙王召回宫去。天王明知不是金豆开花,就照顾太白金星的面子把青龙王召回。大概就是这青龙节的来历。从此,每逢二月二,淮北民间享受炒玉米和各种豆类试图用巫术法助龙翻身。
二月二的清晨,淮北地区的农村家家早起,在庭院间用草木灰围上大小不等的圆圈,中间挖穴,置放少许五谷杂粮,谓之“围仓”,以示丰收在望。还有人用草木灰撒在屋根、地边上,说是青灰象征青龙,希望青龙及时行雨,永保丰收。有的说这时蛇蝎出蛰,撒草灰可以祛毒驱虫。
这天各家除用玉米炸花子,用大豆炒糖豆食用预兆丰年外,早餐不吃下面的饭,说是糊了龙眼无法降雨,只喝“灯汤”,即把正月十五蒸的面灯切成片做成清汤。春节蒸的大馒头,正月十五蒸的龙灯也在这天全家分食。农民这一天不干活,俗话说:“二月二,不干活,蹶着腚,吃大馍”。民间有引钱龙、剃龙头(理发)之举;还有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以及忌磨等禁忌,以此来助龙抬头。二月二处于惊蛰时,百虫都从冬眠状态中醒来,蠢蠢欲动。民间防虫、除虫的办法有熏虫、咬虫、清扫、烛照、诅咒等许多种。二月二早晨人们醒来后,未起床,先用一件东西敲打床桄,边敲边念(诅咒):“二月二,敲床桄,香大(指臭虫),下南乡(意即走得远远的)。”晚上,则取春节点剩下的蜡烛点燃,照遍家中各处及墙壁、墙角,同时口念祷词:“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熏虫就是油煎食物,以其油烟熏燎虫蝎,而后油煎食物家人吃掉;咬虫就是吃炒糖豆、吃麻糖(称“咬蝎尾”)。据说可以免遭虫害和蝎子螫。
旧时这天,各地庙会香火旺盛,前往寺庙焚香朝拜者络绎不绝。是日,出过嫁的女子不准在娘家过夜,俗说:“二月二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婆啪嗒”。此说沿袭至今。如今淮北农村二月二撒灰圈的习俗已消失,而炸花子、炒糖豆等习俗仍然盛行。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为“曝晒节”,又叫“晒龙袍日”。此时正处三伏天之中,赤日炎炎,骄阳似火,人们利用它来曝晒衣物、书籍及其他物件。六月六的曝晒活动十分广泛,寺院、田舍、宫廷、民间、文人、商家均有曝晒之举。曝晒的有书籍、佛经、衣物、皮货、粮食乃至宫廷的仪仗、皇帝的龙袍。在民间,主要是曝晒衣物、布帛等用品,防止霉烂,所以叫晒霉。这天淮北地区城乡人们习惯将衣服、书籍等物拿出来晒一晒。农户人家还要在这天晒粮食。俗话说:“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如果这一天下雨,则认为是个涝年。
农历六月六,旧时为长辈66岁大寿庆贺之日,至亲好友,多备上酒肉、果品前往祝寿,长辈则设宴招待。是日,大人们把孩童端午节扎的“长命缕”剪下,丢于水中,俗说“能成龙”。娇惯的男孩小时戴的“狗脖项”,12岁的今日,请来舅舅剪下,投入井内,意为“望子成龙”。家中请来所有的至亲好友,备上丰盛的酒宴,共贺儿子长大成人。
过去,淮北地区还有在六月六“烧满月”的习俗。这天家里设香案、放鞭炮,敬谢天地神灵,庆祝小儿种痘收工(痊愈),并以喜馒头答谢送礼物的亲朋,叫做“烧满月”。1983年淮北地区和全国各地一样天花已根绝,不再给小儿种牛痘,其烧满月之习俗,已少见。
六月夏日,万物阜盛,韵事也多。旧时淮北地区女子六月六沐发,特别是以凤仙花染指甲,
乃是夏日闺房消遣韵事之一。凤仙花也叫透骨草,其汁可以渗透到骨中去。古代的妇女上用它包指甲,所以又叫指甲花。宋代有诗咏及此事:“欲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淮北地区的女子仍喜欢染指甲,近年来,染指甲已用指甲油代替。
七夕节
黄渤老婆小欧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它是中国古代的“女儿节”,又称“乞巧节”。七夕节是现代中国本土的情人节。七夕节的别称还有双七、兰夜、巧夕、鹊桥会等。
提起七夕节,人们便不禁联想到一个优美动人、千古流传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织女,即牵牛星和织女星。早在汉代应邵的《民俗通》中就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描写。汉《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牵牛星与织女星的拟人化描写。
南北朝时期出现乞巧活动和较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南朝梁任肪《述异记》写到:织妹为天帝孙女,心灵手巧,能织造云雾绡缣之衣。天帝让其嫁与河西牵牛,织女婚后竟废织纴,天帝大怒,责令其归河东,只准二人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这一神话后在黄淮流域广为
流传,至今又有很多变异,较普通的传说为人间牛郎与天上织女结为夫妻,辛勤耕织为生,后因王母(或玉帝的)破坏,遭到分离。牛郎和织女的遭遇引起民间广泛同情,逐渐加工完善,演绎成为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解放后又被搬上银幕,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成为民间最喜爱的剧目。各地乞巧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看来,七夕节俗指向牛郎的比较少,人们尤其是广大的妇女们,把同情、爱戴和敬奉几乎统统献给了织女。七夕节,妇女除了乞求智巧之外,更要享祀、祭拜织女,以纪念这位女性,并乞求她给人带来智巧和美满的姻缘。
旧时民间七月七之夜,全国各地的女子,都有祭拜织女以及乞巧的习俗。妇女们爱在这天晚上陈设瓜果、设案焚香燃烛,向织女学养蚕、抽丝、织布。这种习俗自西汉形成以来,一直沿习至今。而乞巧之俗则是七夕节最普遍的节俗活动,汉代业已形成。后来,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广泛传播和日趋完善,七夕节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乞巧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穿针乞巧。这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广的乞巧方法。七夕月下,女子们以丝缕等穿针孔,先穿过的便是“得巧”,落后的则是“输巧”。所穿之针有古代的七孔针、九尾针等,比普通针难穿多了,这正可以测验女子的智巧。还有浮针试巧。方法是在一个容器中盛水,把针或细草漂浮在水面上,看容器底部针影的图案纹样,以验智巧。
七夕这天晚上,淮北地区的女孩会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夏夜,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织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获得美满的婚姻爱情。
2006年6月,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之中。恰巧这年农历闰七月,一年将过两次“七夕”,一次是公历7月31日,一次8月30日。这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了“七夕”的文化底蕴,弘扬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中元节
2012年春晚灵异事件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是祭祖上坟之日。这天各家都到祖坟焚箔烧纸钱,或以三牲(鸡、鱼、肉)礼品祭奠祖先。它与清明、农历十月一合为三鬼节。
中元节源于道教。说这天是中元地官的生日。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三元根据道教的所谓三官而来。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生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因此这三个日子也就叫三元。
狄波拉老公
七月十五也是一个与佛教有关的节日。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的目连救母的故事,后演化出来盂兰盆会,对中国民间的影响极大,七月十五成了僧俗共同的节日——盂兰盆节。
旧时淮北地区在七月十五除祭祖上坟外,晚上要举办盂兰盆会,为孝亲之供,请僧人祭坛诵经,超度亡魂。人们往往用纸做荷花灯,点上蜡烛,放在河中,俗称“放河灯”。放河灯的目的,是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宋代放河灯的习俗就已存在。随之发展,其中拯孤照冥的信仰成份到清代渐渐淡化,娱乐的、审美的民俗文化成份与日俱增。解放后,淮北地区七月十五的各种节俗活动渐被摈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