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澎扬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 12 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家国情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古天乐 艾滋
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即使你是一个小人物。也许你或是一粒沙尘,但一样可以折射整个世界;也许你或是一涧小泉,但一样可以奏出天籁。如果把世界看作一个舞台,能站在舞台中央、妇□()皆知的人毕竟不多,更多的是处在舞台边缘、A.xiān  B.xiǎn)为人知的小角,但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不卑不A.kēng  B.kàng),依然能够____________整个舞台,生活不会因为平凡而失,小人物的生命一样可以结出丰□(ráo)的果实。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妇____)皆知              2)丰___ráo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为人知______A.xiān        B.xiǎn
2)不卑不______A.kēng        B.kàng
吴莫愁和庾澄庆
年画3.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闪亮    B.点燃    C.点亮
【答案】1.    (1). 孺
    (2). 饶   
2.    (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自动挡怎么开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能力。
rú——孺,妇孺皆知: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
ráo——饶,丰饶:丰裕富饶;丰足充实。
【2题详解】
考查字音的识记。
1)鲜——xiǎn,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故选B
2)亢——kàng,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故选B
【3题详解】
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闪亮:透出光亮,明亮发光;
点燃:使燃烧,点着;
点亮:点火使发亮光;
结合“但只要我们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不卑不亢,依然能够……整个舞台”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在舞台上散发光芒,使整个舞台发出亮光,应使用“点亮”;
故选C
二、情景默写(共 4 分)
4.古诗名句默写。
故园难舍。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逢入京使》时(1)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凝噎;有的人,闻折柳而伤别,那是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念;也有人,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那是《木兰诗》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归心似箭;还有人,丘山林月皆桑梓, 那是王维《竹里馆》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天人相知。
【答案】    (1). 故园东望路漫漫    (2). 双袖龙钟泪不干    (3). 此夜曲中闻折柳    (4). 何人不起故园情    (5). 愿驰千里足    (6). 送儿还故乡    (7). 深林人不知    (8). 明月来相照
【解析】
【分析】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漫漫、袖、驰、龙钟”的正确书写。
描写树的好段三、填空题(共 4 分)
5.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哪两个节气?请写出对应节气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__: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答案】    (1). 惊蛰    (2). 春分
【解析】
【详解】
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
第一空,由“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可知应指惊蛰。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第二空,由“昼夜等长”“暑寒渐易”“新柳”可以判断是春分。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四、选择题(共 4 分)
6.下列属于“朔气传金柝”(《木兰诗》)中的“金柝”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A.图中是樽,古代盛酒的一种器具;
C.图中是鼎,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鼎”(炊器)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
D.图中是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
故选B
五、填空题(共 4 分)
7.《骆驼祥子》中,祥子积攒的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钱,出卖了思想,出卖了曹先生。(填书中人物)
【答案】    (1). 孙侦探    (2). 阮明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人物的识记。
第一空,结合名著内容可知,祭灶那天晚上,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一个侦探骑自行车尾随他们。曹先生吩咐祥子把车拉到他好朋友左先生家,又叫祥子坐汽车回家把太太
少爷送出来。祥子刚到曹宅,便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是当初抓祥子的乱兵排长,他骗走了祥子所有的钱,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成了泡影;
第二空,曹先生是被阮明出卖的,被出卖的原因是他的学生阮明整天忙于社会活动,功课不及格,却要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没有答应,阮明便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
六、名著阅读(共 4 分)
8.根据你的阅读经验,结合名著特点,为《骆驼祥子》选择一种适合的思维导图样式,并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说明选择的理由。
A.树枝样式          B.数轴样式        C.鱼骨样式        D.抛物线式
【答案】我选D。祥子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省吃俭用,花了三年的
时间,他终于实现了这个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一起”)。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一落”)。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这次还没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二起二落”)。当他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但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祥子人车两空(“三起三落”)。采用抛物线式思维导图,形象直观地体现出祥子一波三折的坎坷命运,曲线的跌宕起伏也契合了“三起三落”的故事情节。
【解析】
一平方等于多少米【详解】
考查名著内容主题的理解和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
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结合名著内容和情节,选择一个思维导图样式,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说明选择理由即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选A。《骆驼祥子》在叙述祥子故事的同时,还塑造了一批对祥子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如孙侦探,他以曹先生的安危威胁祥子,并走了祥子苦心积攒的买车钱。祥子买车的计划破灭了,生计成了问题,只好重新回去拉车;如老马,老车夫老马的遭遇让祥子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这让祥子认清了现实,与虎妞结婚,慢慢丧失斗志;如虎妞,虎妞与父亲刘四爷大闹一场,祥子与虎妞被迫成了亲,虎妞给祥子买下了二强子的车。祥子从老实坚韧、自尊好强慢慢向软弱、认命、麻木转变。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安葬了虎妞。祥子又一次失去了车,孩子没了,家没了,生活跌到谷底;如小福子,祥子喜欢的小福子不堪忍受欺凌,在松林里上吊而死。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彻底堕落,沦为了行尸走肉。采用树枝样式思维导图,中心是主要人物祥子,四周辐射的是各个次要人物,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展现出书中的人物关系,便于理解。
七、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葵花地
廖静仁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也是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类。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