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3.1《⼤学》三纲领与⼈⽣三重境界(上)
从这⼀讲开始,我们就来讨论,在中国思想中的天道与⼈性的关系。中国先秦的重要的哲学典籍,后来由宋朝的思想家把它列为“四书”。最重要的四本书,我们都听说过“四书五经”,四书,哪四书?第⼀本是《⼤学》,第⼆本是《中庸》,第三本是《论语》,第四本是《孟⼦》。这有个先后的顺序,第⼀本⼀定是《⼤学》。
为什么有这样⼀个从《⼤学》、《中庸》到《论语》、到《孟⼦》的先后顺序?这是中国世世代代的⽂⼈,对于哲学教育的⼀个经验的总结,所以次序是不能颠倒的。⼀个⼈到15岁的时候就应该读《⼤学》了,就如孔⼦⾃⼰说的:“吾⼗五⽽志于学。”就我在⼗五岁的时候就⽴下了学的志向。
这个学是指学什么?不是学通常的经验知识,那是⼩学。⼩学这个概念是指什么?孩提时代,我们要识字,我们要学习跟⼈打交道的礼节,洒扫应对,我们要学习⾳乐,我们还要学习射箭等等,这些都属于⼩学阶段。⼩学的概念不是今天的教育体制中的概念。
做帐到了15岁要进⼊⼤学了,⼤学也不是今天所讲的⾼等教育,⽽是⼤⼈之学,所谓⼤⼈,就是指君⼦,学做君⼦。因此第⼀本要读的书就是《⼤学》。
《⼤学》是本怎样的书?它是“初学⼊德之门”,读了《⼤学》之后才读后⾯的《中庸》。
凡读过读过《⼤学》的朋友应当记得《⼤学》的第⼀章有这样的话:“⼤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后来朱熹就把它称为《⼤学》中的“三纲领”,也就是三条纲领。第⼀纲领就是“明明德”,第⼆条纲领就是“亲民”,第三纲领是“⽌于⾄善”。
苏打绿的主唱我们现在从第⼀纲领开始说,为什么有两个“明”字,说“明明德”?⼀个德字,在古汉语当中是与那个得到的“得”是通的,德者,得也,得到什么?得天道。我们每⼀个⼈都是天地造化的产物,天地造化万物,还造化出⼀种叫⼈的东西。⼈的属性,或者叫德性,⽤英语来说就是那样⼀个词:virtue。⼈的属性来⾃哪⾥?来⾃天道。猫有猫性,狗有狗性,⼈有⼈性,就像猫性、狗性等等,都来⾃天地造化⼀样,⼈性也来⾃天道,所以叫“得”,得到的“得”,然后也就通了我们今天讲的道德的“德”。每个⼈都有明德,什么意思?就是说每个⼈本来都可以去领会天道,这是不教⽽能的,是⼈⼼本具备的,因为来⾃天道。然⽽会出问题,由于⼩我的私欲,就会遮蔽我们本有的明德。⼤⼈之学,学做⼤⼈,学做君⼦,第⼀步就是要把被遮蔽的“明德”重新呈现。所以在明德前⾯再加⼀个动词“明”,于是有“明明德”这样的话。
在“明明德”这三个字⾥边,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思想认为天道与⼈性是统⼀的。我们不是⽤理性的思辨去发现⼀个超越的天道,天道其实就在我们的的本性之中了。只是它会被遮蔽,被遮蔽是因为我们每⼀个⼩我有⼀个⾃保的本能,有⼀个⾃我的欲求的实现这样⼀个要求,这叫私欲之蔽,遮蔽的“蔽”。所以⼈的修⾝,第⼀个原则就是“明明德”,这叫第⼀条纲领。
“明明德”就是“去蔽”,去除对明德的遮蔽,这是⼀种精神上的功夫,或者说⼼灵的功夫。是怎样做的呢?这个功夫怎么做?不是把⾃⼰关在房间⾥⼀个⼈,苦思冥想就能“明明德”,明明德的途径是什么?
这就是第⼆条纲领来了,叫“亲民”。我们不要误以为“亲民”是指对国家治理者的要求,我们每⼀个普通⽼百姓都要亲民,这个“亲”就是亲⼈的亲,“民”就是⼈民的民,“亲民”就是参与、体察⼈民⽣活,这是中国教育传统中⾮常重要的⼀个环节,属于《⼤学》的第⼆条纲领。
我们以前做过这样的事吗?做过的,⽐⽅说在⽑泽东时代,就有过亲民的教育,那叫学⼯、学农、学军,我在中学时代就经历过。花⼀个⽉的时间在⼯⼚⾥跟⼯⼈⼀起劳动,还有⼀个⽉的时间要到农村去,跟农民⼀起⼲农活,体察农民⽣活的艰⾟,我们还要学军,进⼊军营,这是⽑泽东主席的主张,其实它暗合了《⼤学》的第⼆条纲领——体察和参与⼈民⽣活。
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中学教育状况如何?我们不妨⽐较⼀下,我们缺失了什么。其中最重要的缺失就是缺失了亲民这个环节。我们总是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若我们要成为⼀个君⼦,成为⼀个⼤⼈,有天下的关怀,这要从⼩培养,这个培养的途径就是亲民。
雨霖铃为什么要亲民?因为天道在⼈民⽣活中,君⼦是领会天道的,如何领会?通过参与⼈民⽣活。
第三条纲领是⼈⽣的最终⽬标,最终⽬标就叫“⽌”,停⽌的⽌。⽌于什么?⽌于⾄善。⾄善,就是最⾼的善。这⾥讲到了⼈⽣的意义问题,⼈⽣的价值问题。
舍的拼音⼈跟其他动物不⼀样,其他动物活着就活着,它并不同时知道⾃⼰活着,但是⼈活着还同时知道⾃⼰活着,因为这个知道,虚⽆,或者说⾮存在已经预先地给予了我们,我们才领会存在,于是就要追问存在的意义。既然领会到虚⽆,我们⾃然地就要追问⽣命的意义了。假如我们像神⼀样可以没完没了的活着,我们就绝不会追问⽣命的意义。儒家怎么回答⽣命的意义?
《⼤学》三纲领的第三条纲领叫“⽌于⾄善”,⾄善是什么意思?不要光从字⾯上来理解,就是“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当然有这层意思,但并
不是说我们所有的道德规则都能遵守就是⾄善。道德规则是外在的规定。⾄善是什么?是我们⽣命情感与天道的⼀致,这叫⾄善。王阳明对⾄善的解释,是这样⼀句话:“此⼼纯乎天理之极。”“此⼼”,就是每个⼈都有的本⼼,⼼是什么?⽣命情感的居所。
男生见到暗恋女生反应头脑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居所,⼼是⽣命情感的居所。“此⼼纯乎天理之极”,这个天理是指什么?不是头脑认识到的那个道德规则,天理是⼈的⽣命情感本有的条理,所以我们对这个“理”字千万不要误解,把它理解为我们头脑能够认识到的规则,不是这层意思。
张含韵最新电视剧
我们中国⽼百姓经常会讲天理、良⼼这样的词,这个理是什么?与良⼼并存的天理,这个“理”是指什么?不是头脑去认识的规则,是⽣命情感的条理,⽣命情感就是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是要合适才好,⼈要在他本有的条理中爱爱恨恨,爱和恨如果不合适,就会出严重的问题,⼈最后的⽑病总出在⼈⾃⼰⾝上,出在什么⾝上?出在⽣命情感上。
⼈这个东西很怪,他最可爱,也最可恶。⼈可以往上升,上通神圣,成圣成贤;他也可以往下堕落,下坠恶道,禽兽不如。问题究竟出在哪⾥?是不是出在他头脑认识上有差错?不是。⽽是出在他的⽣命情感出了⽑病,爱⼀个⼈爱之欲其⽣,恨⼀个⼈恨之欲其死,这样的⽣命情感就偏离了它本有的条理了,这叫跟天理违背。
所以我们再度强调什么叫天理,天理就是⼈的⽣命情感本有的条理。孔⼦在《论语》中有这样⼀句话:“唯仁者能爱⼈,能恶⼈”。唯有仁者,就是仁义道德那个“仁”字,唯有仁者能合适地爱,合适地恨,看来⽣命情感在天理之中,这才是最根本的,⼈性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头脑对⼀系列规则有清晰的认识,⼈性的价值在于我们的⽣命情感与天道的⼀致。
有的⼈⾮常聪明,⽤西⽅哲学的话说理性很强,逻辑思考的能⼒很强,我们中国⼈便说这样的⼈很聪明,他的⽣活就⼀定顺利吗?我们对⽣活是有所体会的。现在有些⼈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是个强者,绝顶聪明,但是他会遭遇到什么?他可能遭遇到意想不到的灾祸,每每是咎由⾃取。问题出在哪⾥?出在他的⽣命情感的⽑病没有解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