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
文艺晚会串词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刘 建 军
【内容提要】生活资料消费品的“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按需分配”并不是空想,它是能够实现的。需要是人从事生产活动的动因,它理应成为产品分配的尺度;在社会生活的一些局部领域中,早就存在着“按需分配”的因素和萌芽;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为社会物质条件的;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是以社会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为社会精神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需要是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了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共产主义 生活资料 按需分配
作者刘建军(1963-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个人
消费品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①所谓“按需分配”,就是社会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分配消费品,即把人的需要而不是其他外在因素作为消费品分配的标准和尺度。“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将第一次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按需分配的原则虽然最早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把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观点。它并不是空想,而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一、需要应成为产品分配活动的尺度
牛欢喜是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说,理解“按需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不需要最复杂的逻辑和思路。如果∗本文系作者承担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与当代中国信仰建设”的成果之一。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306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期
我们抛开眼前纷繁复杂的影响分配的各种因素,而直接回到人类生产活动的源头来考察,那么就很容易看到: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性要素,是人的生产活动的根本动因和动力。人们之所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目的就是为了生产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需要开始,到需要的满足而结束,形成一个人们经济活动的小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而人的需要,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于这几个环节之中。按照需要来生产,按照需要来交换,按照需要来分配,按照需要来消费,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过程的条件性,由于一定的利益集团特别是统治阶级对生产条件的垄断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的分配受到外在因素的控制,“按需分配”却似乎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马克思通过考察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过程,考察在物质生产一定阶段上出现的阶级分化,揭示了人类社会分配领域中出现此种变化的深刻根源。马克思主义不是就分配谈分配,而是把分配与生产联系起来,用生产及其发展来说明分配。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物质产品特别是食物在满足人们的当下需要之后并无剩余,因而谈不到后来那种大量财富的分配问题。如果说原始人的食物等的分发也是一种分配的话,那么它是根据社会共同体如氏族成员的直接需要来分配的,其间并无其他特权来起作用。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产品,分配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影响分配的因素也不再仅仅是人们的当下需要。特别是在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之后,统治阶级通过占有
生产资料控制了生产,从而控制了产品的分配。它依据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拿走了产品的大部分。这时,人们的需要也分裂了,分成统治阶级的需要和被统治阶级的需要,分成了维护生存的基本需要和享受生活、发展自己的需要。对统治阶级来说,产品是按他们的需要来进行分配的,而他们的需要不再仅仅是生存的基本需要,还是进一步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了。而被统治阶级的需要只是维护生存的最基本需要。这样,需要已经不再是社会成员的共同的需要,也不再有共同的标准了。这样,需要作为消费品分配的尺度退出了历史前台。
但是,私有制社会和阶级社会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在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一定水平和阶段上产生和存在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当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足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实际需要的时候,当与其相应的一系列社会条件因此而出现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人类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左右人的分配的外在因素消除了,人们的需要再次出现在分配的前台,成为分配的尺度。人的需要并不神秘,按照人们的需要来进行消费品分配也并不神秘。
二、“按需分配”是经过长期量变过程而实现的根本质变
在人类历史上,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中,其实早就存在着某种“按需分配”的因素或萌芽。即使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中也是如此。在阶级社会,阶级分化在全社会的消费品分配上鲜明地体现出来,表现为经济和政治的特权成为消费品分配的重要尺度甚至惟一标准。但即使如此,在某些社会的局部领域
和生活的某些方面,也仍然存在着“按需”分配的现象。比如古代的一些宗教团体内部,就是实行财产共有,按基本需求分配食物和日常用品。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我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实行的供给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再如,我国改革前的农村,有些地方生产队里向各户分配粮食时,采用“人七劳三”的原则,即家里人口数占70%,家里提供的劳动量只占30%。后面这30%是按劳分配,前面的70%事实上是按生存需要进行分配。当然,在这里面有平均分配或平均主义的东西,但对平均主义应具体分析。在产品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为维持团体成员的生存,按生存基本需求来平均分配生活必需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它也就以低级的形式再现了按需分配的天然合理性。
从现实中来看,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比如,在生产中,现在一些大的企业已经实行根据用户的需要来生产,而不是先生产出一大堆商品放在仓
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库里,等着人们来买。交换和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特点,比如超级市场现在非常流行,它既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购物需要,同时也节约了商业成本。同样,在分配领域,多数人的需要也发出越来越大的呼声,即使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他们的生存需要也应该受到重视。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社会福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这些都发生在分配领域,尽管它并不是初次分配,而是二次或三次分配,但它毕竟也是分配。
关于感恩父母的诗歌诗意情侣名字
当然,在共产主义到来之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类似按需分配的现象,只是一些局部因素的存在,只是一种处于量变状态中的萌芽现象。它没有也不可能成为更大社会生活范围,特别是成为全社会的分配法则。同时,在这些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条件方面的限制,作为因素形式存在的这种现象,也还是低层次的,低水平的。它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相比,不论在规模和范围上,还是在程度和质量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最终实现按需分配,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具有长期历史量变过程的现象。
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重要特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生产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为丰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实行“按需分配”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情况下,按需分配就会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在东西少的时候,人们抢着占有一些物品,但如果东西非常多,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会减少,因而也不必储存物品时,人们就不会去抢占那些东西。而且东西占有的过多,超过自己的实际需要时,不仅不会带来快乐,反而会带来痛苦。
那么,物质财富的这种极大丰富能否实现呢?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可能只是人们
的一种梦想。而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后,这种梦想增加了若干现实的成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时代,曾惊叹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创造出的生产力的巨大,展望了未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前景。而在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亲眼目睹着社会生产力正以更快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因而对于未来社会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不会有什么疑问了。
但人们可能会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人类居住的地球能否为未来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资源条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并主张实施“零增长”战略。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于促使人类警觉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由此断定“资源有限论”和“地球毁灭论”就是不正确的了。事实上,地球上的资源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就人类正在使用的自然资源来说,不少是有限的,但就尚未发现和开发利用的资源来说,许多是无限的。拿能源来说,现在世界上的燃料主要是石油、煤、天然气等非再生能源,但世界上永久性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使用前景,如核能、风能、生物能、海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能够为人类提供永久性动力之源。据科学预测,在未来几个世纪中,运用核裂变方式,可以满足世界总发电量的大部分需要。而核聚变将会提供比核裂变更为安全可靠的能源。人类从使用一次性非再生性能源,到使用永久性清洁的能源,是一场能源革命,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变化。①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实现了对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自觉控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当时条件下自然条件的承受力来安排生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讲到“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很多人就担心:假如有人不自觉怎么办?这里就涉及人的精神境界问题。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由于人们自由而全面
李靓蕾是日本人吗①参见刘普生、罗昭义等:《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7-48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期
的发展,人们精神境界普遍提高。这种精神境界体现在消费分配领域中,最起码的表现就是人们不会多拿多占,或人为地浪费和破坏公共物品。这一条也很重要。在产品很多的情况下,一是不能随意浪费或破坏,二是不能超过自己的需要去占有。如果把“按需分配”或“各取所需”理解为不负责、为所欲为地索取,并因而把“按需分配”嘲笑为“纯粹的空想”,是并不高明的。列宁在驳斥这种错误见解时指出,伟大的社会主义者预见这个阶段将会到来时所设想的前提,既不是现在的劳动生产率,也不是现在的庸人,因为这种庸人惯于白白地糟蹋社会财富的储存和提出不能实现的要求。这是非常精辟的。特别是在按需分配刚刚实现的初期,在产品的种类方面以及在具体分配机制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就更需要社会成员在分配方面的谦让态度。
另外,人的精神境界也包括劳动态度,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们就会自觉地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与“各尽所能”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出了最大可能的贡
献之后,当然也就有资格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正当的需要了。
四、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需要是
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了的需要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看到人们有许多不正常的需求状态和消费心理,如果根据这样的需求状态来设想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时的状况,那是非常成问题的。事实上,这些需求状态并不是天生的更不是永恒的,它是由私有制社会不正常的社会生活造成的。人作为生命机体当然要与外界进行物质变换,因而天然地具有对物品的一定需要,而且只要人还是这样的生命体,就必然仍有这种需要。但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的,人们的物质需要的具体表现及其满足程度和方式等都受着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私有制社会的不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使人们的需要发生了很大的扭曲,使之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表现出不正常的状态。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需要特别是物质需要,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尤其是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合理与不合理以及健康与不健康之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确实能够感受到这种区别的存在。至于在理论上如何界定和划分,则有相当难度。一般来讲,正常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应该是有益于而不是有害于人的身心成长和发展的,是表现了人性的上升而不是堕落的,是有益于而不是有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正常的需要其力度往往是适中的,也是较易于通过正常的方式得到满足和实现的。而非正常
的需要,往往是由于人的自然需要受到了压抑、扭曲和过度诱导,使其方向、力度和满足的方式表现出畸形变态的特点,不易于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满足,其程度也往往带有过度过分的特点。在私有制社会里,由于社会产品的不充足和分配的极度不公,使人们的物质需要被扭曲甚至畸形发展,表现为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饥渴和贪欲。当社会生活的进步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私有制社会被扬弃时,人们的需要也恢复到正常的发展状态。因此,当我们谈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时,应该明白,那时的人们的需要是正常的需要,而不是不正常的或变态的需要。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的非正常需要受到了人为的抑制,而是说由于社会物质生活丰裕,由于社会关系的正常和谐,由于人们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会再发生畸形社会生活条件下的畸形变化。
人们正常的物质需要,既取决于自身的生理结构,又取决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也会发展。但是,不论怎样,人的物质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有限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限的机体,他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都具有有限性,并不是无限的。俗话说“大厦千间,夜眠七尺”,就是这样的意思。简单的物质生活,不论从人自身的需要来说,还是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说,都有其重要的价值。过简单的物质生活,在物质匮乏的时期是一种被迫,而在物质丰裕的时期则是一种自觉的追求。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会更清楚地认识到简单的物质生活本身的价值。
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需要主要已不再是物质的需要,而更多的是更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由于人们转向对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追求,他们对物质产品的需要不会无限扩张。满足精神需要与满足物质需要有很大区别,物质产品难以共享,但精神产品完全可以共享。尽管满足精神需要也需要有物质载体,但是人们主要地不是消费物质产品本身,而是更直接地从精神产品中得到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有很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很高的精神追求,因而也使社会超越了对物质财富的无限需求和物质生产的无限扩张。特别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创造、贡献成为人们很突出的需要。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中
按需分配的实现机制提供了基础
“按需分配”有一个具体机制和操作过程的问题。在具备了极为丰富的产品之后,还有一个如何把这些产品具体地分配到每个人的问题。这个分配过程从技术和细节上看也是相当复杂的。因为一方面,全社会成员的数量是相当大的,而且每个人的需要又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需要分配的产品数量也是相当大,并且种类繁多。而且,消费品的分配还应该是及时和迅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恰当的分配,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各得其所,是并不容易的。但是,只要共产主义社会具备了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那么那时就会创造出具体的分配形式和机制。从现代科技发展来看,许多东西特别
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为我们设想未来的分配机制提供了一些启发。比如,随着商品条形码的发明以及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大型超级市场成为可能;网上购物不仅方便,而且便于实现购买的个性化。在未来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中,肯定要利用这样的科学技术成就。而且到那个时候,人类的科技将有更大的发展,可利用的余地也会更大。
同时,在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过程时,要充分考虑消费者在分配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要认识到消费品的分配过程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一方面,在未来社会的分配过程中,并不是只有少数人或个别人在负责分配工作,而大多数消费者只在家里消极地等待。不能把广大消费者仅仅看做是分配的对象,看做是消极被动者,而应该使他们积极地全面地参与消费品分配过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种全面性的参与,才能把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的信息全面地反映到分配过程中去,并对分配起到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未来社会的分配过程中,也并不是只有高级的机器和操作系统在掌握和运行,消费者被排除于分配过程之外。如果是那样的话,人们就不能从分配劳动成品的过程中得到分享的快乐,而仅仅成了物品的消费者。未来社会的分配活动就成为一个枯燥乏味的事情,成为一项沉重的社会负担。相比来说,“各取所需”的提法可能更有助于人们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分配过程。它提示人们注意:在未来社会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积极地参与消费品分配过程,主动取得消费品。这样,既减轻了社会产品分配的难度和工作量,也实现了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且还使劳动者充分体验了收获的喜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人的需要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东西,而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产品的需求总是具体的,人们的需要的满足也是逐步实现的。①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非历史地谈按需分配,我们现在只能提出一些设想,至于其是否符合实际,还有待于未来的实践去验证。
(编辑:张晓敏)
①参见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金晨 贾乃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