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龚咏梅
教学目标:让大学生准确完整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深入理解这一崇高理想实现的必然性,最后能够认同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在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预见;3,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4,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难点:1,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如按需分配等)的可行性;2,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3,远大理想、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贴近。
教学方法:1,音像歌曲导入;2,师生互动;3,比较对照;4,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概要:
导入:《少先队队歌》放映,师生共唱,引出对共产主义理想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理想国、乌托邦、大同世界为例,说明探讨“人类向何处去”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关注的一个共同课题。展望未来,就是对未来进行某种预言,为何预言?能否正确预言?科学预言与空想式预言的差别何在?让我们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展望的有关论述,来探讨这些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本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问题、提出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他们心中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的基本构想,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应当如何看待这种思路和构想。汪芦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大胆预言,但他们决不是在算命和一般意义上的预言层次上对未来进行展望。他们与空想家、算命先生最本质的不同,就是对未来的展望建立在科学的立场和方法上。这些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包含三个主要的方面:首先,对未来的预言建立在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严密分析之上;其次,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把握,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再次,对未来
社会的展望不做具体细节描述,而只阐述一般特征和原则。
一, 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没有对规律的研究和把握,就无法对未来做科学的预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一样,都有客观规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会受到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已经大致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少数国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这是马恩揭示的、已经被历史发展引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正像之前的社会形态的崩溃一样不可避免,它会被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这也正像封建社会一定会被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一样不可避免。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周涛性感图片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不仅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去展望预言未来社会,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态,从批判旧世界中去发现新世界的基本特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包含着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现实可能性。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1)人的贬值;(2)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3)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二是,揭示资本主义包含的自我否定因素:(1)资本主义为未来社会创造了各种前提条件(“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的思想);(2)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这正是科学的预言与空想式的预言的重要区别之一。
未来社会是什么样,有可以言说,即说得清之处,又有不可言说,即说不清之处。揭示一
般特征,就是揭示大概轮廓,这是聪明之举。马克思恩格斯是聪明人。这里开始过渡到“学说背后的人”。
通过几幅图片,扼要介绍马恩生平事迹,展现其过人才华、崇高抱负和富有魅力的人格力量,唤起学生对伟大思想家的崇敬之情。
马克思恩格斯心中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这个社会理想,与人类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是否是一致的呢?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马恩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构想。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这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层层叠进。第一方面是物的层面,说明人类可以告别贫困和需
要无法得以满足的窘迫,基础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第二方面是社会关系层面和精神层面,和谐意味着消灭了剥削、压迫和种种不平等、不公正,精神境界的极大提升;第三方面是人的层面,这是最根本的特征,表达了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这一重要思想,自由是人类最高的理想。
插入表格,对比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目的是说明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人类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存在的暂时性。
师生互动环节:
问题孙莉打刘若英1: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否是“追求物质生产力的无限增长?”
回答得很好。
问题2:“按需分配”能否实现?工程造价是干啥的会不会导致浪费和奢侈?
“按需分配”完全有可能实现。我从四个方面来说明。第一,在人类社会中,“按需分配”的因素和现象一直存在着。比如,在古代一些宗教团体内部,就是实行财产共有,按基本需求分配食物和日常用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中的供给制,也是一种比较低层次的按需分配。当然这还是低层次、低水平、局部范围的,再比如超市是按需购物,自助餐应该
是按需取食,这说明将来在共产主义社会实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并不神秘;第二,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是建立在产品极大丰富基础上的。在物质产品匮乏的情况下,人们想要多吃多占,如果东西很多,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去多占,就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带来痛苦,比如家里在打折换季的时候买回不少东西,其实并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现在堆在那里,又舍不得扔,穿又穿不出去,反而占了很大空间。所以到了物质产品非常丰富,足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时候,按需分配就成为最自然的事情,就像空气随便用,人们不会去抢空气一样;第三,按需分配要以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为条件。共产主义社会里的人会不会像《一千零一》
在互动之后,再插入经典作家关于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论断。说明,共产主义社会的确与千百年以来人类渴望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共同世界的理想相一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凡是“关心的是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的问题,因此总会有人读它,总会需要它!”,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也是如此,这从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吉登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凡是真正严肃认真思考人类当代命运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学者,都会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无法绕过的思想坐标,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同时需要针对人类新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共产主义毫无疑问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它包含的这些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但是,常有人把这种理想视为乌托邦,认为正因为它太完满了,太理想了,所以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还是无法把现实的努力与遥远的将来联系起来。共产主义太高、太空。针对这些疑问,我们必须力图去论证一个康德式的命题:“共产主义何以可能?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节的目的,是要论证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实现,虽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共产主义作为价值理想和现实运动,却已经在现实中确确实实地存在,共产主义社会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社会理想,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既有必然性,又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我们不懈地为之奋斗,也的确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一、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1)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目标
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不是根据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凭空想像的,也不是算命掐算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确定的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目标。凡是科学设定的社会发展目标,就不是虚幻的,而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会促使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进行变革,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资本主义就必然会被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所替代,新社会形态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基于社会发展规律而确定的社会发展目标,在现实中还会根据每一代人们的实际需要与客观条件而细化和具体化,比如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近期目标就是在21世纪头20年,使中国变成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人均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刘柏辛和李佳琦的关系(2)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
这也就说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显示了社会主义这种新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是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发展速度和更有利于人发展的社会环境。尽管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也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社会的规律认识不清,社会主义事业曾经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了资本主义要在几百年的时间内才能完成的事情。
(3)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社会主义事业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向前推进,可以说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自觉选择,而
西方发达国家内部也逐渐出现了社会主义因素,这些因素有不断增长的态势,这说明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种已经出现的客观的历史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意识形态的力量所能扭转的。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包括:合作经济、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高额累进税、企业管理的“共决制”、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大差别的缩小。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1,历史规律是人活动的规律。
因果规定:过去 现在 未来(机械决定,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价值规定:过去现在 未来 (价值追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抖音企业号”)
2,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必然趋势+自觉追求
共产主义的理想的实现是合乎历史规律,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方面,都是合乎人类目的的,有利于实现人的发展需要,因此人类又会自觉地去追寻。历史规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历史规律不同于盲目自发的自然规律的特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将通过人们自觉的追求来完成。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就是要摆脱剥削和压迫,使广大人民众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的不折不挠的梦想。但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消灭压迫的社会理想。只有当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矛盾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这一历史使命才落在了无产阶级身上。马克思恩格斯从工人阶级身上看到未来的希望,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代表先进生产力、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伟大阶级力量,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自觉地把艰苦的理论创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力图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工人阶级的头脑,使工人阶级到了科学的理论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