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的两大冲击,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初步预测,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并呈现十大趋势。
一、现实经济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8.5%
she个人资料从中长期看,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从决定潜力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看,今明两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9%左右,略高于1997-2002年8.5%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
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4年,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很多。首先,世界政治环境趋于缓和,经济环境有所好转,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恢复,国际金融市场稳中趋升,美元汇率趋于稳定,石油价格下跌,主要发达国家为加快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全球性通货紧缩普遍采取财政和货币双扩张政策,徘徊了三年多的世界经济有望出现较快的复苏态势。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左右,比2003年提高1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将有所改善。其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重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引导的内生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将基本形成城镇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企业自主投资
能力提升、就业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良性循环。再次,稳健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间接融资渠道仍较通畅,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渠道有较大扩张空间。2004年经济发展对积极财政政策依赖会有所减弱,但国家仍将继续发行适量国债,以满足在建项目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当然,国内环境中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下降,城乡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二元结构遗留下的社会发展方面许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性化,社会稳定压力增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2004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3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由复苏阶段向繁荣阶段发展。
二、社会总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小幅回升
2003年以来,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朝着平衡的方向变化,作为先行价
格指标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10月累计上涨了7.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持续下降14个月后出现连续12个月的上涨,1-10月份,累计上涨0.8%,近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通货紧缩压力有所缓解。
2004年,我国的社会总供求关系继续改善,物价涨幅有所提高。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最终要传导
笔记本接投影仪到消费环节,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国际市场粮油价格走高会继续推升我国粮油价格上涨,经济较快增长也会继续拉动服务业价格的上升,200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有所上升。但我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仍未达到潜在增长水平,并不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压力;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近60%,多数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在全球总体价格水平偏低的条件下,我国可贸易商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少数商品短期内出现供给不足的局面,我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用于扩大进口,约束经济扩张的资源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解除。预计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涨幅比2003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三、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作用增强,城乡就业有所增加
近年来,第三产业成为我国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产业,1998-2002年,第三产业为全社会新增了2658个就业岗位,占全部新增就业的68%。2003年,受非典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前三季度第三产业仅增长5.4%,分别比GDP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慢3.1和6.4个百分点,增速差距之大为历年之最。经济增速加快并未带来新增就业岗位的相应增加,使原本就比较严峻的就业矛盾进一步加剧。估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约为80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约40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总量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5%。
2003年中以来,面对非典给我国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做好就
朴镇海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这些政策将在今年年底和明年显效,预计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比2003年提高近1.7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新增就业500万人以上,全部新增就业900万人左右,下岗职工再就业400万人。从2004年劳动力供给来看,新增劳动力基本与2003年持平,约为1000万人左右,企业下岗人员的规模大约为300万人,比2003年减少300万人。因此,2004年就业形势略好于2003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可控制在4.5%左右。
四、外汇储备增长减缓,人民币汇率
基本稳定
到今年10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4010亿美元,累计比去年末增加1146亿美元,比贸易顺差和实际利用外资总和多出近600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为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打击“热钱”赌人民币升值的行为,我国政府采取了多方措施,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
黄晓娟老公从目前情况看,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升值压力是左右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原因。2004年,国际收支顺差会继续增加,但增量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减轻。服务贸易逆差有可能扩大;收益项目略有逆差;货物贸易收支基本平衡;在本外币正向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侨汇收入会继续较快增长,通过个人渠道流入的外汇会继续增加,转移项目顺差会成为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保持顺差,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可能超过700亿美元;筹资额将会扩大,证券投资项目将
出现顺差;外国金融机构获得QFII资格的数量会增加,资金调入加大;出口企业提前收汇、进口企业延期付汇的情况仍将大量存在,贸易信贷顺差将居高不下;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欧元的趋势仍将维持,利差的存在将刺激一部分套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形成一定数量不稳定的外资流入。经常项目略有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将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预计到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比2003年底增加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达到5300亿美元,但2004年外汇储备总量将比2003年减少500亿美元左右。
汇率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综合表现。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判断汇率是否合适关键要看国内经济在这种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下的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004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仍需化解,但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为宜。
五、消费需求明显回升,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2004年,有几大有利因素促使消费需求增长。一是消费环境改善,国务院明确规定了今后五年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的目标,要求与市场秩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基本建立和完善,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秩序总体上有所转变。《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消费政策》年内有望出台,将促使国内的汽车市场及消费环境有较大的改善。二是以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的中产阶层正在我国形成和扩大,由其主导的住房、汽车、旅游、教育、文化等消费热点将带动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并成为我国内需稳定
郑州公租房增长的最大内生动力;三是非典疫情影响了2003年二、三季度的消费需求,2004年餐饮、娱乐、旅游、居民服务等服务性消费会出现补偿性、反弹性高增长。四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酝酿多时,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已根据当地情况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起征点,这一政策有利于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工薪阶层提高实际收入水平,扩大消费。五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保持在每年提高1-1.5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城市化起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向城市聚集、消费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转变的作用,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有利于消费需求增加。但失业率高企和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不高不利于短期消费增长。
预计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0%左右,实际增幅比2003年高出2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大幅回升,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消费和投资增长背离的状况将有所好转。
六、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市场导向型企业投资依然活跃
郭玮洁2003年,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仅次于1992年和1993年,是改革开放25年以来第三高增长年份。2004年,市场引导企业投资活力依然强劲,投资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体制改革会迈出实质性步伐,投资权将直接下放给企业,市场机制引导投资的作用强化,国家将主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调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方向,企业投
资环境会明显改善;企业效益水平大幅提高,自有资金丰裕,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强劲;消费结构升级带动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会继续推升房地产、汽车以及电子通讯等相关产业的投资;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市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进一步增加。
当然,也有一些减缓投资增长的因素,2004年投资会高位回落。首先,建设国债功能从反经济周期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国债建设的社会发展项目使用银行配套贷款较少,国债项目带动投资增加的能力变小。其次,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信贷规模有所紧缩。第三,国家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强化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监督,政府主导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活动受到抑制。最后,2003年投资增长基数较高也将影响明年投资增幅的进一步提高。综合判断,预计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1%左右,比2003年低6个百分点。
七、进出口恢复平稳增长,贸易顺差减少
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将带动世界贸易增长,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增加,我国出口会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外资带动出口作用继续增强,我国政治经济稳定,市场容量大,劳动力素质高、成本低,加入WTO使经济规则和经济立法与国际基本接轨,国际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会继续带动加工贸易的出口。但在人民币继续钉住美元并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美元稳中趋升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
力下降,不利于出口增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约束趋强;我国降低出口退税率也会影响出口的增长。考虑到2003年出口基数高的特点,预计2004年出口达到4730亿美元,增速下降到14%左右。国内经济增长将带动先进技术设备和短缺能源、原材料进口的增加,商品进口配额扩大对进口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为减缓与我国贸易顺差较大的美国、欧盟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会鼓励企业适当增加进口。预计2004年进口达到4670亿美元,增长16%左右。贸易顺差约6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60亿美元左右,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
八、税制调整稳步推进,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
2004年将是税制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部分税制调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过几年试点,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国家将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从2004年起,平均出口退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其中对国家鼓励出口产品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探索如何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鼓励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推进其他各项税费改革,创造条件尽快统一企业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积极财政政策的功能从反经济周期转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债发行规模有所减少。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了6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成效显著,其逐步淡出的时机基本成熟。但考虑到国债投资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国债规模将保持在1100亿元左右,除用于续建和收尾项目外,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西部地区发展等方面倾斜,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