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第39卷,第10期,第4895-4898页
charebelle新冠肺炎专题
Featured COVID-19
新冠病毒肺炎C O V ID-19的传播途径及预防和防护
翟萌姜惠芬•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215006
* 通信作者,*******************
摘要新冠病毒(S A R S-C o V-2)具有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的传播特征。迄今为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 疾病(C O V I D-19)没有特异方法。充分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 A R S-C o V-2)的传播途径,做好预防和防护是 避免新型冠状病毒(S A R S-C o V-2)感染的非常有效措施。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途径,预防 措施和防护指南,以期为降低新冠病毒(S A R S-C o V-2)的感染提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冠肺炎(C O V I D-19),新冠病毒(S A R S-C o V-2),传播的途径,预防措施,防护指南
Transmission Route,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VID-19 Caused by SARS-CoV-2
Zhai M e n g Jiang Huifen*
The F i r s t A f f i l 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 Corresponding author, *******************
DOI: 10.13417/j.gab.039.004895夏士莲香皂
Abstract N e w coronavirus(S A R S-C o V-2) i s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fectivity and concealment,so far,there i s no specific treatmentfor novel coronavirus induced diseases(C O V L D-19).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S A R S-C o V-2) transmission route and doing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are very eff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the infection of n e w coronavirus(S A R S-C o V-2).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novel coronavirus transmission pathways,preventive measures and protection guidelines,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fection of S A R S-C o V-2.
K e y w o r d s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 O V I D-19),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 A R S-C o V-2), Route of transmission,Preventive measures,Protection guidelines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己知其可引起 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 E R 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 合征(S A R 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S A R S-C o-V-2)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人类感染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Agyeman et al.,2020; Grant et al.,2020; Huanget al.,2020)。在较严重病例中,感 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 死亡。2020年丨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 O V I D-19) (Li,2020; Li and Z h o n g, 2020; M ason,2020)〇
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传播特征:高传 染性和高隐蔽性。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C O V I D-19)没有特异方法。因此,充分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 A R S-C o V-2)的传播途径,做好预防和防护是非常有效地避免新型冠状病毒(S A R S-C o V-2)感染的措施。
基金项目:本研宄由《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编辑部及海南省生物工程协会《新冠肺炎的临床研宄与管控策略》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200124)共同资助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卷
引用格式:Zhai M.,and Jiang H.F.,2020, Transmission route,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VID-19 caused by SARS-CoV-2, Jiyinzuxue Yu Yingyong Shengwuxue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39(10): 4895-4898 (翟萌,姜惠芬,2020,新冠病毒肺炎 CO-VID-19的传播途径及预防和防护,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9(10): 4895-4898)
4896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1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S A R S-C o V-2)主要通过呼吸道飞 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也有病例报告气溶胶和粪一口 也是传播途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可以追踪到 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传播途 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 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 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 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母亲可能通 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了婴儿,且新冠病毒还可能在 胎盘细胞中活跃复制。
2预防方法
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 A R S-C o V-2)的有效措施: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 野生禽畜,杜绝带病上班、聚会,如有感冒症状及时 就医等。
2.1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前往人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 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必要时要 穿防护服。勤洗手。日常生活中要用洗手液或肥皂 勤洗手,尤其是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 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 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要彻底洗手,并进行全身 性消毒处理。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 或袖肘遮住口、鼻。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
2.2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 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 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 必须要做好严格的防护,防止自身感染,同时也要 避免传染给他人。避免食用野生动物。处理生鲜制品 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不 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冷链冰鲜禽肉、海鲜,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 熟,避免生吃。
2.3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 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 他人应该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2.4如有感冒状症状及时就医
如有感冒状症状,要及时就医,尤其是从疫区或 高风险地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 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 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 史、旅行史等。
王筱沫3防护指南
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感染 的风险不同,普通居家人员、出行人员、居家隔离人 员、特定行业人员等不同类型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不同。
3.1普通居家人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室整洁,勤幵窗,经常 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 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 于有盖垃圾箱内。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发热时 要自觉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 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 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疫情爆发或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 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 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 所,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 T V、商场、车 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做好个人防护和手部卫生。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随时保持手卫生,从公共 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 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 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 肘衣服遮住口鼻。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 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
新冠病毒肺炎COVlD__〗9的传播途径及预防和防护 4897
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需要丢弃的口罩,按照生 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
3.2出行人员
日常生活与工作出行人员,外出前往超市、餐馆 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 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 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出现可疑症状需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佩戴口 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
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 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与他人接触情况,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相 关调查。
远距离出行人员,需事先了解目的地是否为疾 病流行地区。如必须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应事先配备 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旅行 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的 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K 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 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妥善保留赴流行地 区时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从疾病流行地区 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 行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离开疾病 流行地区后14 d。医学观察期间进行体温、体征等状 况监测,尽量做到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 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3.3居家隔离人员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 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 d。居 家隔离人员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 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 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 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 外科口罩,避免去人密集场所。
居家隔离人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谢 绝探访。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不得与家属共 用
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 烟、餐具、食物、饮料、毛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他人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应规范佩 戴K N95/N95及以上规格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期间 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尽量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3.4特定行业人员
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 场所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 递人员等行业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 风险,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 N95/N95及以上规格的颗粒物 防护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纸巾、体温计等物品,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期间,应做 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口罩在变形、弄湿 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注意保持 手卫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 手液。每日至少2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 戴防护服、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如出现可疑症状(如 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 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根据病 情居家隔离或就医。
博美图片对于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 员、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
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 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 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对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 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 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m以上距离。开展疑似 和确诊病例调查时,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 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 N95/N95及以 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 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对疑似和确诊病 例也可考虑采取电话或视频方式流调。
对于标本采集人员、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 次性防护服、K N95/N95及以上规格的颗粒物防护口 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 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 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对于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尸体处理人员,建议穿 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 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 N95/N95及以上颗粒 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 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等。环境清洁消毒人员使 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 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
4898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的防护。
作者贡献
翟萌和姜惠芬是本研究的执行人,负责资料的 收集、分析和初稿写作;姜惠芬是本研究的负责人,负责文章修改和校对。全体作者都阅读并同意最终 的文本。
我国哪座城市素有日光城之称致谢
本研究由《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编辑部及海 南省生物工程协会《新冠肺炎的临床研宄与管控策 略》专项基金(项目编号20200124)出版。作者非常感 谢复旦大学公共健康管理学院匿名同行评审专家对 本论文的认真的审阅,并对论文提出非常有有益的 批评和修改意见。
参考文献
Agyeman A.A., Chin K i.,LandersdorferC.B.,LiewD.,andO-fori-Asenso R., 2020, Smell and tast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95(8): 1621-1631
Grant M.C., Geoghegan L., Arbyn M., Mohammed Z., McGuin-ness L., Clarke E.L., and Wade R.G., 2020,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in 24,410 adults infected by the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
2;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148 studies from 9 countries, PLoS ONE, 15(6): e0234765
Huang C.L., Wang Y.M., L i X.W., Ren L.L., Zhao J.P., H u Y., Zhang L., Fan G.H., Xu J.Y., Gu X.Y., Cheng Z.S., Yu T., Xia J.A., Wei Y., Wu W.J., Xie X.L., Yin W., L i H., Liu M., Xiao Y., Gao H., Guo L., Xie J.G., Wang G.F., Jiang R.M., Gao Z.C., Jin Q., Wang J.W., and Cao B., 2020,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Lancet, 10223(395): 497-506
L i J.H., 2020, Novel coronavirus naming from unknown pneumonia to Covid-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 Reports, 10(4): 1-3
L i M.M., and Zhong J.L., 2020, Intervention and curative effect of Chinese patent medication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VID-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 Reports, 10(1): 1-2
Mason J., 2020, SARS-CoV-2 is a super viru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per Species Research, 10( 1): 1-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