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是迄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全球为控制疫情积极投入巨大的努力,在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发病机制、诊断和等关键问题均取得较大进展。及时了解COVID-19的重要进展对提高我国医学界同仁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已知实数a满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持续全球大流行,截至2021年2月16日已造成超过1亿人感染,并导致238万余人死亡[1]。为更快更好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大流行,世界各国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对新冠的认识和防诊治。本文将对新冠的传播、发病机制、诊断和等临床关注的重要环节进展进行综述。
一、传播
1. 传染源:SARS-CoV-2的确切来源至今仍然未知,SARS-CoV-2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而SARS-CoV-2的中间宿主目前仍然未知[2, 3]。
COVID-19传染源主要是SARS-CoV-2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COVID-19潜伏期1~14 d,多为3~7 d[4, 5]。新冠患者从症状出现前约2~3 d即开始排毒,这意味着患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却具有传染性,因此早期识别该类患者对控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相较于潜伏期,COVID-19患者在症状期传染性最强[6],主要是在发病后5 d内[7]。尽管部分研究显示新冠患者呼吸道病毒核酸可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呈现阳性,但这并不等同于患者在此期间必然具有传染性[8]。
2. 传播途径:SARS-CoV-2人际传播的主要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和气溶胶传播。面对面交谈、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被易感者吸入是最常见的传播模式[6]。在密闭环境或医疗操作过程中,气溶胶传播也是重要途径[5]。
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9, 10]。在冷链物品中分离到新冠活病毒[11],提示接触冷冻食品可能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张国强个人资料3. 阻断传播途径:保持1 m以上乃至2 m的社交距离可以有效减少或阻断飞沫传播[12]。但所谓安全的社交距离并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中应结合上述因素综合判断[13],公共
场合戴口罩,减少人聚集以及注意室内通风也是阻断飞沫传播的有效措施[5]。
避免接触感染者及其污染的物品同时注意手卫生是阻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14]。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应定期消毒或提供一次性消毒用具。采购师报名
医疗机构需要注意阻断气溶胶传播。在呼吸道侵入性或刺激性操作时可产生飞沫和气溶胶,且近距离照护患者,一线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要显著高于普通人[15]。因此,保障PPE的充足供应和规范使用对阻断院内气溶胶传播至关重要。
4. 保护易感人:所有年龄段人对SARS-CoV-2普遍易感,疫苗是重要保护易感人的手段[16],国内外部分疫苗已经批准使用[17],我国正在分阶段有序接种新冠疫苗[18]。
5. 社区层面有效防控措施:防疫措施可以分为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从个人层面而言,公共场合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人拥挤和聚集的场所、注意手卫生均可以有效的避免新冠感染。社会层面而言,需要根据当地疫情的严重程度采集个性化的防疫措施。早期武汉以及后续各地散发疫情的快速高效应对给疫情防控提供了充足的经验[19, 20]。此外,大数据用于传染源和密接的追踪方面发挥了较大优势。
二、病毒学和发病机制
医保卡取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巢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科(Orthocoronavirinae),β冠状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它是近20年以来,继SARS-CoV和MERS-CoV之后,第三种能够引起人类严重疾病的冠状病毒。SARS-CoV-2有包膜,病毒体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 nm,刺突长9~12 nm。病毒基因组可以编码包括核蛋白(N)、包膜蛋白(E)、基质蛋白(M)和刺突糖蛋白(S)在内的4 种结构蛋白及RNA 依赖性的RNA 聚合酶(RdRp)[21, 22, 23]。
一光年等于多少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