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神话角度解读《伊里亚特》与《封神演义》
“神话”一词源于希腊文“Mythos”,原意为“口述的任何事情”。其实质是上古初民相信在现实世界和物质生活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的精神本体和神秘力量。“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神话与人类的文明开化相伴生,从宇宙论、本体论和信仰论层面出发,大致可分为题旨趋向不同的三类神话:创生神话、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
为了更好地面对外部世界。初民们不得不调整人的社会关系,于是东西方都出现了以反映人际关系为主题的社会神话。而《伊里亚特》和《封神演义》就是东西方社会神话的典型。在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也由于成书时间的巨大差距,二者反映了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观。
一、导火线:由女人引发的战争
《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成书于明朝隆庆年间,作者是许仲琳,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以中国神话故事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其内容主
要是以“武王伐纣”为背景,表现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间的争斗。“武王伐纣”可考的历史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0世纪。《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数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其内容是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表现了希腊众神及希腊英雄人物们之间的争斗。“特洛伊战争”可考的历史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0世纪左右。《伊里亚特》与《封神演义》的叙事线索都是战争,战争发生的时间都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而且战争都是由女人引发的。
不和女神埃里斯因没被邀请参加婚礼而使诡计丢出了引发赫拉、雅典娜及阿芙罗狄忒三个女神争斗的金苹果,继而阿芙罗狄忒以海伦为条件取得争斗胜利,而美女海伦却引发了男人间的特洛伊战争。演绎了“红颜祸水”的西方版本。
在《封神演义》中,武王伐纣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苏妲己,纣王到女娲宫进香,看到女娲画像,惊为天人,不禁动了淫心,于是写了一首淫诗:“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冒犯了女娲。于是女娲便令三妖灭成汤六百年江山。
据正史的记载:纣王是商代的第32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20岁嗣位。神勇在当时无人可比,通音律,好美,刚愎自用。公元前1047年,纣王大军讨伐苏部落,有苏氏诸侯把
女儿苏妲己献出乞和。帝辛回归时已是花甲之年,尊苏妲己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以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置于园中,从此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在妲己的引导下,开始沉醉于声之娱与酒食之乐,后被周武王所杀。妲己在小说《封神演义》中亦被描述为一个美艳无比的女子。不过她本性善良仁慈,后在入宫途中被九尾狐狸精害死,并被其附身,方有后期一连串令人发指的恶行。
男孩子名比较这两场战争的起因,都是由女性引发,被女性激化的。
二、特殊体:超人式的英雄
《伊利亚特》中的主角不仅有人与神,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体——超人式的英雄,其出身高贵,为人神所生。具备凡人所不具备的力量与灵性。例如,主要人物阿基琉斯就是海神忒提斯与凡人佩琉斯所生,他英勇善战,强悍任性,重视荣誉,是男性美的楷模。是凡人力量的典范。人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所需要的一切因子都从神与人的身上撷取了来,产生了“人化神”,既有神性,又具有人的性质。神开始从天上走入凡间,从神坛步入现实生活,正如神话学研究专家武世珍先生所认为的:“从普罗米修斯偷火给人间开始露出‘人话’的端倪,发展到《伊利亚特》人间英雄的出现时,希腊神话随着神性的逐渐剥失、人性
的逐渐增强已经接近尾声了。”
《封神演义》中也有这样一个特殊体,不同的是这种超人式的英雄不是“人化神”,而是“人神杂糅”。出生于凡间,却能够上天入地。就其地位而言,也并不低于神。例如,主要人物姜子牙,出生寒微,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精通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深谙治国安邦之道。武王兴兵伐纣。他是主帅。非但能指挥全军。还能号令来助阵的各路神仙。战事不利时,能骑麋鹿上天讨主意、搬救兵。又如哪吒,出生即有异象,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之前终究还是凡间神人。其实“人神杂糅”的人物在中国上古传说中早已有之,黄帝就是这一类型人物的代表。这民神杂糅、人神相通、神人相近的想象世界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映射,凡人神力反映了普通百姓寄望于超人式的英雄来变革现实社会的美好愿望。每一次和你分开
总之,比较这两场战争对阵的双方,都有着一个特殊的体——介于神与人之间的超人式的英雄。特洛伊战争中的“人化神”反映了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人们认识观上的复杂性,对神不可亵渎的否定性意识开始萌芽。而《封神演义》中的“人神合一”则反映了几千年来受封建道统思想影响的作者对现实政治批判的取向。
解方程的方法三、战争实质:神力的角斗
一句话简单的感谢老师《伊里亚特》作为《荷马史诗》的上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社会关系更偏重于血亲,因而特洛伊战争所涉及的众神多以血亲为脉络。由于当时的社会伦理观念还比较薄弱,古希腊神谱中众神的关系极为混乱,主神宙斯就育有多个子女:战神阿瑞斯、太阳神、爱神维纳斯、信使墨丘利、月亮女神阿尔弥特斯、锻造之神海珐斯特、年青女神尤瑞特斯、不和女神埃里斯等。特洛伊战争与其说是特洛伊人与希腊人的战争,还不如说是一场由神引发、主导并充分演绎的神力角斗。起初众神还只是假借希腊人与特洛伊人来玩一场“神仙比赛”,但最终观战的诸神按捺不住,纷纷投入其中。太阳神、战神阿瑞斯、爱情女神阿芙罗狄忒支持特洛伊人:天后赫拉、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则站在希腊一方。指挥希腊军的是雅典娜,而指挥特洛伊军的却是战神阿瑞斯。
在战争的过程中,众神可以说是出尽诡计,著名的特洛伊木马就是伊派俄斯按女神雅典娜的授意留下的,当海神庙的祭司拉奥孔怀疑这匹木马时,雅典娜立刻派两条毒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咬死。在帕里斯与墨涅拉奥斯决战时,阿芙罗狄忒女神使计割断了帕里斯
的头盔带,并用浓雾遮住墨涅拉奥斯,将帕里斯摄回城中。停战在即,作为希腊军指挥者的雅典娜却使诡计说服潘达罗斯射死墨涅拉奥斯,又刻意让箭只射进肌肤,进而挑动特洛伊人进攻,缺少阿喀琉斯的特洛伊人被希腊军打得节节败退。
这场神力角斗充分彰显了神的人性弱点,特洛伊人与希腊人与其说是战争的双方,还不如说是众神游戏的道具。随着战争进程的日益激烈,众神也是出尽计谋,竭尽所能。
而《封神演义》成书较晚,约在公元16世纪的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成熟的封建社会更偏重于师承、门第关系,因而书中所涉及的众神都很讲究师承、神位,武王伐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辅佐周武王的阐教的神道仙怪战胜助纣为虐的截教的神魔妖怪的过程。阐教与截教之争是贯穿商周战争全过程的主线,又或者说,“武王伐纣”就是一场神界秩序的再洗牌。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创始元灵之下有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四大弟子。鸿钧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元始天尊、老子(道德天尊)和通天教主(灵宝天尊)分别创立阐、道、截三教。
明嘉靖时,明世宗曾赐给他所宠信的道人龙虎山上清官道士邵元节“阐教辅国”的玉印。可能是因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太大了,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沿用了“阐教”这一名称。“阐”有阐发、阐明之意。《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韩康伯注:“阐,明也。”名为“阐教”恐怕也取其明理之教的意思。“截”有阻拦的意思。《穆天子传》卷四:“截春山以北。”郭璞注:“截,犹阻也。”《封神演义》中截教门人每每喜欢制造事端,阻挠伐纣大业,称之“截教”或许就是这个意思。阐教强调正道修行,追求的是道德高尚的境界,而截教则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多数倚仗的是旁门左道。
当时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由“仙”来册封“神”。由此可以看出受封建等级地位的社会关系影响,在中国神系里也十分讲究品级地位。仙道分五品: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阐教与截教的众神始终参与了整个过程,斗智、斗勇,更斗法宝。与西方诸神不同,本土诸神都有神器,法宝之多尤甚于《西游记》中所叙及的。这些宝物大致可分为七类:一是物理攻击类。如哪吒的乾坤圈、魔礼青的白玉镯、闻太师的双龙鞭、赵公明的金鞭、燃灯的钵盂都是这类型。这类型里最强的就是金蛟剪跟翻天印。二是魂魄锁定类,包括阴阳镜、落魂钟。张桂芳的呼名落马、幽魂白骨幡等。这个类型里的极
宋慧乔爆肛门是怎么回事品就是混元金斗。三是元素类,风火瘟毒一类都算在里边。比如万里起云烟、雾露乾坤,吕岳的瘟癀、余德的痘,这一类很难说强弱,因为一物降一物。只要有解药,问题就能马上解决。四是捕捉类。比如捆仙绳、穿心钉、清净琉璃瓶等。五是防御类,八卦紫绶仙衣、扫霞衣都是这一类。六是复合类,比如九龙神火罩、玲珑宝塔,都是先捉后烧。七是特殊类,如打神鞭、四把宝剑、四面大旗、山河社稷图、太极图。而最厉害的要算陆压的斩将封神飞刀。《封神演义》中,似乎品位越高的神人所用的法宝也越厉害,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神器成就了神人。战争的实质是神力的角斗。也是神器的角斗。
比较东西方两部神话中两场战争的实质,都是神假借人来进行的,都是神与神之间的争斗。不同的是。成书于奴隶社会初期的《伊里亚特》中凸显以诡计为要素的智斗,带有原始初民朴素的战争观,而成书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封神演义》凸显了以神器为要素的力斗,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充分利用工具的劳动观。
除夕短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