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三年连获好新闻一等奖,写的都是村里的小人物小事情
我写的3篇稿件,《老蒜农成了“医保通”》《老陈家的镢头生锈了》《乡愁难却“三棵树”》,分别获得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从标题上可以看出,3篇稿子都是写村子里小人物的小事情,事情普普通通,语言简简单单。
作者:于向阳 大众日报社
翁家明电视剧
这样的稿件能获得山东新闻界的最高奖,难免有人不服气:“你就是运气太好。如果我在采访中能碰到一对生大病经常住院的老蒜农夫妇,如果我到老陈家也看到门厅墙上挂了一把镢头,如果我在旧村拆迁现场也能看到孤伶伶的三棵树,我也能写出山东新闻奖来。”
或许会吧,有时我这样想。但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强大的新闻思维做支撑,就算是一件件新闻事实摆在你的眼前,也会像过眼云烟一样,你视而不见,更不会心动。
民族风歌词1
不在低标准上徘徊
不蜻蜓点水、莫浅尝辄止,这是记者的底线。任何时代,采写新闻都不能虚构,不能天马行空,只能基于事实。这看似束缚了新闻的精彩,实则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早年的一篇山东新闻奖作品《咱富了,不能忘了工人老大哥》就是这样来的。1997年11月的一天,我参加了一个济南西市场服装城开业活动。这是一次集体采访,因为开业,服装城请来了众多媒体记者。这本是一次拿了通稿和纪念品回报社交差的活。但活动结束以后,我独自走进市场,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反差:这个由农民建的服装城里,摊位上多是城里的下岗职工。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结识了1年多前下岗,现在在服装城里喜滋滋地上了岗的工人崔建中。原本,这个市场里不可能有他的一席之地,大批南方投资者上门来,一口气就要租10年,跟这样的大户相比,像他这样只能按月交租的散户当然没有优势可言。然而,服装城的创办者——一匡山村农民,当一个长期稳定的巨大经济利益摆在面前时,选择的是放弃,给1100多名像崔建中一样的下岗工人开辟了一条生路。时值国有企业改革起步之时,先行的政策让农民通过创业富了起来,而全国却有一大批工人下岗。“咱富了,不能忘了工人老大哥!”不正是在这个社会发展正处在各种可能性的交织与孕育时,给焦灼不安的人心打的一剂暖心针吗?正是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才有了这个一等奖。但是事后想一想,如果像其他记者一样打个晃就回去交差,不就与这次一等奖失之交臂了吗!
2
新闻采写“三段论”
2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我对新闻采写的理解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寻新闻。如何发现新闻价值,这方面,我的老师孙巍给我的教益最大。孙老师的新闻敏感之高在大众日报是被公认的。那年,孙老师带我全省跑。聊天时,他对一件事耿耿于怀:潍坊建了一个神仙宫,游客屈指可数,河北建了封神榜宫,也落得同样的命运。他说,这股“建宫热”还在持续,但这种项目建设多的是主观盲目,少的是客观冷静,最后受伤的是自己。他说,济南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采访分析分析。果真让孙老师说着了,在济南动物园还真有一个建成的西游记宫,正是一哄而上、头脑发热的产物。稿子《稀里糊涂建宫 负债累累收场》见报后,还引来了《焦点访谈》的记者。
第二个阶段,“讲好新闻故事”。新闻价值还必须依托一个好的表达方式,故事化的表达就是最佳的方式。我讲课时曾经说过,新闻就是讲故事。很多人不服气,说我要写综述之类的大稿子,和讲故事有什么关系。我回答是,第一,如果你没有具备说新闻故事的能力,
就一定写不好大稿子;第二,好的新闻综述稿,同样是在讲故事,只是这个故事在稿件里要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作用。以稿件《莱芜:放大的学问》为例,这篇稿子要反映的是当时莱芜市各方面的工作,要体现市委主要领导的执政思路,工程可谓浩大,别说两千字了,平铺直叙地去讲,1万字怕也收不住。而《放大的学问》,紧紧抓住了3个典型的故事,即把雪野湖当成一枚影响全局的棋子,轴承出厂坐飞机的典型事例以及20万元撬动1.3亿元的典型做法,通过故事,集中反映出“小有小的优势,把优势放大,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的道理。2009年,这篇稿件在大众日报一版头条刊登后,得到了市委书记的肯定,宣传部长指示让莱芜所有宣传干部认真学习。在莱芜记者站的这些年,每当写大众日报一版头条的稿件,我都是采取这样的架构。像《莱芜悟农》《20人“点餐”即可以开班》《一壶热茶没喝完企业问题有了答案》《书记成了“首席执行官”》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由年轻记者变成了老记者。年轻记者来讨经验,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他们不跑偏,真正能尽快适应岗位写好稿子?
这就到了第三个阶段,制定好新闻采写的可操作规范。近几年,我带的年轻记者团队成了
得奖大户。有人称我们是获奖新闻编辑部,我却把它叫做获奖新闻生产车间。我自任车间主任,制定了一套新闻生产流程。新闻是一项创意产业,我们却给这个产业建立起工艺标准,就算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实,只要能进入生产车间,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也会变成一件好作品。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即所有稿件都要求有扎实的采访。没有扎实的采访,记者不可能得到生动的素材,更可怕的是,没有扎实的采访,真相会被假相遮蔽。
3
二次转化到“针尖
刘恺威女友真正来到车间内,我们有两道工序。其一,是把对方的工作转化成我们的新闻;其二,是把我们的新闻转化成生动的新闻故事。探清水河完整歌词
很多人只做到第一次转化就认为完成任务了,可以交稿了,其实不然。第一次转化是要把对方的工作亮点转化成我们的新闻亮点。
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的情况是,突发性事件少,常规工作多,日常工作式报道占到90%以上。对记者来说,研究如何从日常工作中挖掘新闻就显得格外重要。通常来说,工作与新闻是一对矛盾体。工作非一夕之功,而新闻要求最好是一事一报,尽快见报;分管某项工作的领导机关关注的是过程,是经验和做法,而记者关注的是新闻,是有趣的故事;工作强调共性,而新闻强调个性;工作指导要求全面系统,而新闻最怕面面俱到。
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把工作当中最闪光的地方抓取出来,形成我们的新闻亮点。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一套办法,称之为“针尖理论”。赖组词语
一根针之所以能非常容易地穿透白纸,是因为它有锋利的针尖,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针尖上。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必须把你的力量汇集到具体的一件事上。这就是“针尖理论”。
翁帆的第一任丈夫照片新闻的形成就是寻“针尖”的过程。选择什么样的素材,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这就是选择“针尖”的学问。好的新闻稿件,都是寻、选择好“针”,“扎”对地方的结果。(来源:新闻战线,原题为《一个老记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