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私生子                          桂林
桂林设县建城的历史始于公元前382年楚国在今全州县境内设立兆阝阳县;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可以上推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虞夏时期。这里的所讲桂林,不仅包括桂林“市府”所在的桂林6城区,还包括属于桂林市行政区划的11县域(阳朔、灵川、兴安、全州、资源、龙胜、永福、灌阳、恭城、平乐、荔浦),涵盖了明代以来“桂林府”的全部范围和平乐府的部分范围。桂林城区的历史与桂林或桂林市的历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桂林的城市历史最早可以上推到公元前382年楚国“南平百越”后在“苍梧”之地设立的兆阝张定涵演过的电视剧阳城,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可以上推到虞夏时期,即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虞舜南巡苍梧。
海上有蓬莱瀛洲,无非神话;岭南有人间仙境,此乃现实。斯地也,北以五岭崇峦为屏,南以桂柳运河为襟,东南连苍梧之沃野,西北以三江为芳邻。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杜甫遥闻,赋诗盛赞:“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宜人者,何也?首推山水,秀甲天下。青山秀水,蕴含天地灵气;奇洞美石,疑是鬼斧神工。山如叠彩、独秀,水如漓江、阳江,石有望夫、试剑,洞有芦笛、七星,四绝并美,众景不同。倘若泛舟漓江,仿佛置身画中。百里江流,澄澈碧绿;万簇奇峰,嵯峨玲珑。时而烟雨迷濛,星山七仙女含羞掩面;时而云霞明如果我能回头
自杀明星
丽,画山九神马奋蹄嘶风。阳朔城边,峰绽;月亮山旁,伞张古榕。月光岛蛙声时闻,半边渡渔歌遥送。品罢漓江画廊,再探仙洞神宫。象鼻垂吸水月,城徽永在;渔郎还珠洞口,廉行世从。芦笛传歌,洞中钟乳纷呈太虚幻境;伏波试剑,崖边断柱长存大将雄风。与洞石共温存兮,物我两忘;随云烟而飘渺兮,情景交融。仙境岂只天上有,人间桂林胜蓬瀛。[1]桂林山水名满天下,今天我仅引用《桂林赋》中一段满赞她的山水风光,重点给大家讲讲她少有人知或是被人误读的地方。
一、桂林的名(名字由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兴安发现一件刻有“天父乙”铭文的商代晚期铜卣,表明汉字传入桂林的时间可能不晚于商晚期。吴宗宪女儿是亲生的嘛[2]但是桂林最早的史书直到唐代末期才出现,是莫休符的《桂林风土记》。我们不能据此认为桂林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唐代末期,因为桂林是中华大家庭的一部分,在中央级的史书里早就有关于桂林的记载,只不过没有使用桂林这个名称。
“桂林”之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其《海内南经》有“桂林八树,在番隅东”的记载。[3]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以“桂林”作为郡名。但实际上,桂林与秦桂林郡拉上关系是在南朝梁武帝时。据《梁书·武帝纪》记载,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七月“分广州置桂州”,
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十二月“置桂州于湘州始安郡,受湘州督,省南桂林等二十四郡悉改属桂州”。“南桂林”指秦桂林郡故地,始安郡的范围则基本包括今桂林辖境(全州、资源、灌阳和兴安北部除外),郡治设在始安县,始安县就是今桂林城区。也就是说,南朝梁武帝将秦桂林郡故地从广州分立出来设立桂州,将始安郡从湘州划入桂州作为桂州治所。到这个时候今桂林才开始与“桂林”之名拉上关系。自此以后,今桂林城区及辖县构成“桂州”的主体,而桂州州治一直设在今桂林城区。虽然官方正式名称是“桂州”,但由于“桂州”之名明显沿自秦“桂林郡”,而且所辖之地又大部为秦桂林郡故地,于是在非官方场合“桂州”也被称作“桂林”。到唐朝时期,地理书中已经把桂州与秦桂林郡混为一谈,如杜佑《通典》、莫休符《桂林风土记》;文人诗中已经常用“桂林”指称桂州,如中唐大诗人杜甫《寄杨五桂州谭》诗:“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4]晚唐大诗人白居易《送严大夫赴桂州》诗:“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5]南宋时桂州被更名为“静江”府,元时称“靖江”,但“桂林”之名仍为文人所习用,如南宋王正功《鹿鸣宴劝驾诗》称“桂林山水甲天下”。[6]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靖江府”为“桂林府”, “桂林”名号经官方核准正式落实到今桂林头上。
二、舜与桂林关系颇深(历史记载)
《山海经》是一本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期的上古历史地理书,但其内容所涉及的时代远比其成书时间早。其中的《海内南经》、《南山经》、《大荒东经》有关于桂林地理风物的记载:
《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氾林方三百里,在狌狌东。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有关“苍梧之野”地理位置最明确的记载,是《史记·五帝本纪》里的一段话: “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迟至唐代,桂林属于古“苍梧之野”还是得到承认的。据清光绪·《临桂县志》卷27《胜迹志三··寺观》记载,唐初桂州曾贡献显有“圣主大吉子孙五千岁”文字的瑞石给唐太宗,唐太宗非常高兴,称赞桂州是“碧桂之林,苍梧之野,大舜隐真之地,达人遁迹之乡” 。唐桂州的治所就设在今桂林城区。既然桂林原本属于古苍梧之野。那么,舜帝南巡是否到达了桂林呢?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证据1:舜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7]到了晚年,他将管理天下的重任交付禹,自己带着一帮随从一路南行,来到三苗之地洞庭
、苍梧布施文教。
证据2:桂林有中国最早的纪念舜帝南巡的舜帝庙。城北漓江边的虞山传说是舜帝停船靠岸的地方,山下立有舜帝庙,立庙时间不晚于东晋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有可能早到夏代(约公元前2070-1600年)。[8]
证据3:帝舜的后裔摇民的地域在招摇山即今桂林北部山区。《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招摇山的摇民为帝舜之后(“帝舜生戏,戏生摇民”),说明跟随帝舜南征的随从有一部分留在了南方,与当地三苗人结合后繁衍出摇民,所以历史上有苗、瑶同源的说法。摇民后来又有“莫徭”、“徭人”等称呼,解放以后改“徭”为“瑶”,定名为“瑶族”。[9]史籍记载的瑶族的主要居住地在湖南西部、南部和广西东北部,大致上就是古洞庭之野和苍梧之野的范围,与舜的巡狩地域吻合。
三、桂剧古今(艺术文化)
明末清初,昆山、弋阳和乱弹等腔已流行于桂林一带。 清雍正年间(1723-1735),桂林已有独秀班等昆班。清乾隆年间(1736-1795),又有湖南祁阳班频繁到桂林演出。祁阳
罗志祥发火班在桂林演出期间受广西官话(桂林话)影响,逐渐改变语音。一部分祁剧艺人落户桂林后,开始用桂林话演唱祁阳戏,时人称为桂林班,后人即称之为桂剧。
最早的桂剧班社,有清道光年间(1821-1850)唱多种声腔的三合、三庆等名班,之后又有瑞华、老仁和、上升、卡斌、锦华等班。从光绪八年(1882)开始,桂林各地相继出现宝华英、翠华、兰斌小社等桂剧科班,自此桂剧与祁剧逐渐分野,但桂剧与祁剧艺人时有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师传授技艺。由于戏路接近、语音相似,祁、桂艺人长期同台、同剧演出,使桂剧声腔、演技深受影响,发展日臻成熟。桂剧剧本的创作可追溯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唐景崧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10]
第一个桂剧女科班福珍园创办于1912年,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女科班兴起,培养了一大批女演员,尤其是和园甲、乙两个女科班对桂剧发展影响较大。之后男女科班达30多所,为桂剧培养了不少人才。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个戏院--景福园,之后又相继建起和园、仪园戏院。从此,桂剧逐渐进入剧场作固定性的演出。这些戏院竞争相去天津、上海等地聘请京剧演员来桂林演出,自此京剧不断流入,在剧目、表演、化妆
、服饰、布景等方面,京剧艺术对桂剧的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1938年后,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应聘来到桂林从事桂剧改革工作,建立了广西戏剧改进会;1939年成立桂剧实验剧团,由欧阳予倩任团长,建立导演制,吸收新唱腔,编演新剧目,采用布景,美化舞台,开办桂剧学校,使桂剧有了新的起。30年代末40年代初,欧阳予倩为桂剧创作、改编和加工整理一大批新剧目如《梁红玉》、《打金枝》、《断桥》等,并经他指导排练,参加1944年西南剧展展演,效果极佳,广获好评,桂剧从此进入中国十大戏曲剧种行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桂剧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3年,广西省国营桂剧艺术团成立,为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艺术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后一段时期桂剧在桂林、柳州两市及北部较大县镇普遍设立了专业剧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桂剧的黄金时代,广西省桂剧艺术团带《西厢记》、《春香传》等剧到湖南、上海、广东等地演出,演出剧目除大量移植各地优秀剧目外,还有许多经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与此同时,广西各地也出现一批较好的剧目,如《拾玉镯》、《穆桂英》、《太白傲考》、《闹严府》、《打棍出箱》等,成为各地经常上演的剧目。“文化大革命”(1966-1975年)期间,传统剧目停演,县一级的桂剧团全部撤消,省、市桂剧团上演《红灯记》等“革命样板戏”。1976年以后桂剧逐渐复苏,学习、移植了一批古装戏,如《十五贯》、《西厢记》、《小刀会》,还先后创作了
历史剧《太平军》、《永安城》、《闯王司法》、和现代戏《儿女亲事》、《一朵鲜花》等。
 当古老的桂剧遭遇现代的时尚文化,它的艺术魅力还能否如昔日一般光芒四射?在以多元与快速为表征的现代文化消费语境下,桂剧是否被逼入时代的角落?桂剧的现状是:桂剧剧团已从原来鼎盛时期的近百个剧团减少到目前的7个。我们不得不大声呼喊: “桂剧不能消失也不可没落,我们要让她曾经的辉煌延续或是更甚!”[11]
  《拾玉镯》曾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文艺会演中获一等奖,广西桂剧团演员尹曦受到了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此后,该剧又被拍成电影。提起桂剧昔日的辉煌,著名桂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秦彩霞,显得格外激动。这位老人一生伴随桂剧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对桂剧有着深厚的感情。秦彩霞说,当年唱着桂剧走过大江南北,从广西到贵州、从长江边到鸭绿江边,“我们桂剧演到哪里都是红红火火,那年在武汉人民剧院演出,当地人说,这个场子只有梅兰芳来的时候满座,别的剧团根本不敢来演,而我们在那里连演7场,场场满座。”
  改革开放30年来,桂剧一直在进行着自我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泥
马泪》、《瑶妃传奇》、《血丝玉镯》、《商海搭错船》、《柳宗元》、《大儒还乡》等一大批获奖无数的艺术精品闪耀于中国的戏剧舞台,深受观众喜爱,桂剧演出也曾出现过万人空巷的场面。
  与曾经的辉煌相比,今天桂剧的现状则令人担忧。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桂剧和许多地方的老剧种一样,已陷入濒危境地,发展形势严峻。传统流失,人才断档,剧目和技艺失传,民间演出举步维艰,桂剧原有的艺术特在此过程中正日渐淡化,桂剧表演团体也从原来鼎盛时期的近百个剧团减少到目前的7个,能常年演出的也只有“两个半”。在“2011中国桂剧艺术论坛”上,专家学者情激昂,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对桂剧进行发掘、抢救与保护,让这一濒临消亡的古老剧种重新焕发生命力。
  桂剧表演艺术家、桂林桂剧团团长张树萍对桂剧的演出市场很担忧:“现在看桂剧的观众不多,即使台上的演员再卖力地表演,但台下的观众戏甚至还没演过半,就陆陆续续地离场。作为一名桂剧演员,我感觉很悲哀。”张树萍分析说,桂剧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产销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