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答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____ 而_____,时间是从_____至______,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远、近  朝、暮)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 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秀美、虚;高大、实)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_____,颔联是_______ ,颈联是______,尾联是________ 。(远望、近望、细望、俯视)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答案: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雄。
7、 "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8、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独立人格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3、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答:“岱宗夫如何”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鲁青未了”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__________怎样的特点? “造化钟神秀”一句写出了泰山 _________  的景。
7、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用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8、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经常出现的考点: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幼师考试“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3.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什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种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能相通,一是触景生情,另一则是移情于物,可见诗内涵之丰富。
练习: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_____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___的强烈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望"的内容是:____,____;"望"中所想的句子是:_____,    。
答案: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4、《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
答案:伤感国事,怀念家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嘉兴景点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安史之乱 
4、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6、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7  诗歌的题目为春望,全诗无一字,但诗的前四句都统在字中,请具体说说诗人的顺序及内容。
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及远,视野从城到河,再由满城草木到花鸟。
望的内容:国都沦陷,乱草遍地,花鸟悲戚。
8 结合全文,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大型游戏排行榜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
首联写望中所见,一个“破”字,一个“深”字,描绘了荒凉、 萧索的景象。
9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
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运用拟人,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出了诗人感伤之情。
1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营造了凄凉气氛。
11、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  望中所见  ,颔联分写,通过  花和鸟 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2 .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13身份证过期了可以坐高铁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
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一联,不仅流露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使他的忧国感情不断得到深化
1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望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15陈升演唱会、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6、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17、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绘长安劫后的凄凉景象。前句一“破”一“在”,似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从中透出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后句“草木深”应反映春景,然而却没有显示出一点春意,反呈现出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深藏诗人无限慨叹。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
凄楚之感。
18、《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9、《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