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娥整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   望
红领巾心向党歌词(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大年初一的祝福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宝儿资料
(1)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_也感到心惊。
(2)带点一句中,“家书”是指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宋濂嗜学
宋濂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
[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________,今义为__________。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________,今义为__________。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判断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解释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抛弃)(_____)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_____)
[2]下面对“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感动她的意志,回去完成学业。
B.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C.李白感谢她的意志,最终完成了学业。
[3]“问之”是___向____ 提问,他可能会这样问:“___________”
[4]下面成语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是( )
A.水滴石穿 B.恍然大悟 C.点石成金 D.粗中有细
4. 文言文练习。
卧薪尝胆
司马迁
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     反: 
女:     振: 
[2]“卧薪尝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rǔ)忘会稽之耻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与理解。
已死的母熊
猎人入山,以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注释)①选自《护生画集》。②以;用,使用。③视:看。④遂;就,于是。⑤复;语,又。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猎人入山,以击母熊。
安慰的话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省略的人物。
例:(猎人)中(母熊)要害
(1)(__________)端坐不倒 (2)(__________)近视之
(3)(__________)戏于水 (4)(__________)死而不倒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母熊之所以抱着巨石死而不倒,是因为怕石头落下伤了自己的孩子
B. 猎人终身不打猎,是因为他被母熊那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C. 因为母熊的三个孩子正在石头下的水中嬉戏,所以它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猎人的子弹
[4]给故事换个题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母爱的姿势 B. 端坐不倒的母熊 C. 猎人入山
[5]展开想象,写写母熊被击中的瞬间,它的神态和心里想法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___________________。
(4)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理解。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叶公好龙”中,“好”字的读音是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叶公好龙”?用“ ”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3]叶公看到真龙以后是表现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公真的喜欢龙吗?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言文阅读。 
凿壁偷光①
匡(kuàng)街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āi)③  , 衡乃穿壁④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西京杂记》,②区街:西汉经学家。③速: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④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1]下列说法只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A.读“匡衡勤学而无烛”时可以这样停顿:“匡衡/勤学/而/无烛”。
B.匡衡偷邻居家的蜡烛来照着读书。
C.这是《西京杂记》中的一个故事。
D.匡衡穿过墙壁到邻居家看书。
[2]匡衡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跟他一样的古人是________。
9. 阅读理解。
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zú)。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是西汉名将,力大无穷,擅长射箭,作战英勇,令敌人闻风丧胆,世人称之为“飞将军”。②镞:箭头。③更:再,又。④居:居住。⑤尝:曾经。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亦竟射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写了李广三次射虎,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在右北平射虎时被老虎所伤,但最后仍射死了老虎。其中第______次写得最详细,这件事突出了李广___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李广再射时“终不能复入石”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广“中石没镞”只是一时侥幸
B.第一次射石时李广以为是老虎,特别紧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C.李广的箭术发挥不稳定
D.李广后来射的石头太坚硬
[4]下列写李广的诗句中与本文所描述的情景无关的一项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杀阡陌剧照
C.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D.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5]结合短文内容,用一句话来赞美李广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古文阅读。 
燧明国 ① 不识四时昼夜②,有火树名燧木,屈盘③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④於其国,息⑤此树下。有鸟若鸮⑥ ,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⑦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注释:①燧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②四时昼夜: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③屈盘:曲折盘结。④至:到。⑤息:休息。⑥鸮(xiāo):鸱鸮(chī),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⑦感:感悟。
[1](理解句子)结合注释,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讲述了燧人________的故事。
[3]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它教给了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这一自然现象的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的道理。
[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文言文练习。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