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有几种
行伍篇革命的投机:“80后”分野
杨贵妃醉酒歌词作者:朱骏
来源:《检察风云》 2012年第2期
    文/朱骏
    蔡锷、李烈钧、蒋百里、尹昌衡、唐继尧、程潜、蒋介石、阎锡山……一个顶个的都是这一时期“80后”的佼佼者。他们全在日本各级军事学校学习,光陆军士官学校这所学校—期就为中国贡献了“士官三杰”——蔡锷、蒋百里、张孝准,而辛亥以后各省都督很多都毕业于这所学校。
    彼时天朝上下都流行编练新军,留学归来的军事人才是各省巡抚争相延揽的对象,他们很多人都被聘为新军军官,有的甚至直接当上了新军的统制、协统、标统等高职。比如蔡锷回国后立即当了协统,相当于现在的旅长;蒋百里归来即被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视为特异人才,聘为筹建新军的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
    这些留学的士官生有理想、有热情,手上掌握了一定的军权,方便策动各地新军起义成为各省革命起义的重要力量,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
    李烈钧等:年轻的都督们
    宋教仁被暗杀之后,很决真相大白于天下,大总统袁世凯和总理赵秉钧被视为幕后主使,经媒体一公布全国哗然。此时袁世凯逐渐撕破伪装民主共和的脸皮,—方面阻挠“宋案”的司法审判,并先后罢免了李烈钧、胡汉民、柏文蔚的都督职务,—方面向英、法、德、俄、日五国贷款充实军费,命令军队积极备战。
阿朵的胸    关键时刻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以黄兴为代表的一派党国人士主张用法律解决此次争端;而理想主义者孙中山却立即“发炮”主张出兵讨袁,发动“二次革命”。此时支持孙中山武力讨袁最为积极的是李烈钧,他率先祭起讨袁的大旗。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发表讨袁通电,“二次革命”战幕正式拉开。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和四川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
    打响讨袁第一的李烈钧。1882年出生于江西武宁,素有“硬头蛮”之称,10岁时就敢大闹县衙。早年他就读于江西武备学堂,因成绩出被清政府派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日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先后在江西、云南军中供职,其间他积极策动革命。1912年南北议和成功,原江西都督马毓宝为赣人所不容,当地士绅派代表到南京请愿,让孙中山委李烈钧为江西都督,在民众的大力呼请下李烈钧上任了。从此李烈钧成为江西一位核心人物,这次在“二次革命”中显示了他的魄力,后来在护国、护法、北伐诸役中更是风云人物。
    其实当时革命党中像李烈钧一样30岁左右当都督的还有很多,当年云贵总督李经羲(李鸿章侄子)开力、云南讲武堂,李烈钧投奔而去任教官兼炮兵科长。与此同时,唐继尧(云南人,1883年出生)、刘存厚(四川人,1882年出生)亦在该堂任教官。后来,李任江西都督,唐任云南都督,刘任四川督军,故有“—堂三督”之称。
    唐继尧是李烈钧在日本士官学校同学,在上学期间就加入同盟会,1909年学成归国后,返云南任讲武堂教官。辛亥之年他参与蔡锷指挥的昆明起义,任云南军政府军政、参谋两部次长兼讲武堂总办。1912年率军占领贵阳自任贵州都督,此后—直雄踞西南成为—方诸侯。  而刘存厚也因为搭上同盟会和辛亥革命这条船而飞黄腾达,不过他后来变成反,复无常的军阀,被人送外号“刘厚脸”。刘存厚做到了四川督军,而四川军政府都督是尹昌衡。
    尹昌衡(四川人,1884年出生)堪称一时人杰,他从日本士官学校学成归国后,不久被委为四川督练公所军事编译科长。才华出众的他性格豪放,在川军中备受推崇。他在辛亥革命中脱颖而出,于危急关头设计斩了有“屠夫”之称的清末四川最后一任总督赵尔丰,年仅27岁就任四川都督。后因不和袁世凯合作,被哄至北京缧绁4年。
玄彬采访谈宋慧乔结婚    山西都督阎锡山(山西人,1883年出生)比起他们毫不逊。阎锡山之前在人们印象中是守旧和反动的军阀形象,殊不知早年他留学日本时同样是同盟会的革命分子。1909年阎锡山毕业回国任职于山
西陆军小学堂,他同其他同盟会员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等到1911年10月29日,他领导起义军响应武昌首义攻入城内,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军政府,被公推为都督。
卫生间防水    然而在袁氏当政后,阁锡山的政治天平倾斜了,为了保存自己实力不惜变节。逐渐阎蜕变成见风使舵的军阀,随时根据政治风向改变策略,他并不像李烈钧那样执著于革命理想,所以李烈钧们在“二次革命”时,他却宣布脱离国民党,并开始积极劝进,要袁称帝。那时的都督大多像阎锡山,所以注定李烈钧们的“二次革命”要失败。
    蔡锷:不料周郎竟短命
    “二次革命”失败后不久,袁世凯逆潮流而动,紧锣密鼓地准备称帝,成为独夫民贼。这让客居北京的云南都督蔡锷十分失望,他和老师梁启超密谋回滇起兵护国。  蔡锷1882年生于湖南普通农家,有神童之誉的他13岁中了秀才,不久步行300公里入长沙时务学堂。当时谭嗣同为学堂总监,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维新派人士唐才常也在此授课。蔡锷由此成为梁门弟子。戊戌变法失败后,蔡锷千里迢迢寻流亡的康梁,感动异常的梁设法资助蔡锷留日。
    1900年秋天,唐才常起义未遂而遭到张之洞的绞杀,蔡锷得知消息后悲然将原名“艮寅”改为“锷”,取“砥砺锋锷,重新做起”之意。不久他投笔从戎立志“流血救国”,报考陆军士官学校。此时远在杭州求是书院求学的蒋百里(浙江人,1882年出生)悲愤中写了一首诗:“君为苍生流血去,我从君后唱歌
来。”一时广为流传而为书院所不容,于是东渡日本,与蔡锷成了同班同学。
    同年出生的蔡锷和蒋百里骨子里都有一股兵戎之气,笃信救国必先习武。毕业时蒋百里名列第一,蔡锷第五,与张孝准一起被誉为“士官三杰”。蔡锷辗转各地编练新军,蒋百里则去东北筹建新军,后再度去德国学习军事。
    蔡锷虽是梁启超的高足,但却与革命党人交好,所以辛亥革命时他积极响应,并担任起义军临时总指挥。这次参加起义的40多名将领中31名是留日学生,他们在重阳节夜一战成功,蔡锷在胜利后被推为云南军政府都督。此时他的同学蒋百里在德刻苦研读中西军事著述和战例,写成堪称中国近代军事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孙子新释》,成为民国著名的军事学家,辛亥革命后成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袁氏当政之后,梁启超担任司法总长,蔡锷通过梁的关系进京。袁表面给蔡锷委以虚职,暗中却对其严加监视。得知袁意欲改元称帝,愤懑的蔡锷为了让袁取消戒备之心,装成浪荡之徒与小凤仙厮混,袁戏称他为“风流将军”。蔡锷借此顺利出逃日本,后历尽艰险回到云南。袁世凯恍然大悟时为时已晚,只能感叹自己一辈子骗人,这次没想到却被蔡松坡所骗。
    此时李烈钧和唐继尧已在云南积极筹备讨袁,蔡锷一到如虎添翼。1915年12月,李烈钧与蔡锷在云南起义,为“四万万中国人争人格”。1916年1月1日,袁世凯登基称帝,蔡锷指挥云南这一支孤军转战
几千里,一路凯歌高奏,各省纷纷响应树旗倒袁。袁旋即成了孤家寡人,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抑郁而终。
来料加工合同    1916年11月8日,蔡锷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34岁。而就在3天之前,黄兴病逝于上海,终年46岁。几日之内双雄陨落,举国悲痛。两人先后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生前两人是好友,死后又结伴做邻居。
    蔡锷去世后,他的红颜知己小凤仙十分悲痛,写了副意味深长的挽联:“不料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汤芗铭:80后投机者
    这个时期虽然星涌现,但也不乏鱼目混珠之流。当时一个叫汤芗铭(1885年出生)的留法学生,是立宪派、湖北谘议局局长汤化龙之弟。
    1905年汤芗铭在巴黎时他曾遇到前来宣传革命的孙中山,并由孙介绍加入兴中会。那天汤芗铭和一帮同学听孙中山演讲,孙见气氛热烈便让大家签名立誓反清。汤事后越想越后怕,就伙同他人潜入孙下榻的宾馆,趁其不备割破皮包偷出誓词,跑到清驻法使馆公使孙宝琦那里举报。这位孙宝琦怕事情闹大,兴起大狱,当时略一浏览,便笑日:“此皆小孩闹玩意,何足轻重。”随手将名册扔进壁炉烧掉。
    这个留欧的汤芗铭归国后供职北洋海军,武昌起义时他奉命协助萨镇冰前去镇压,准备立下奇功来加官晋爵。就在此时,他收到哥哥汤化龙“早日反正,以立殊功”的密函,知其兄已担任湖北军政府民政长,他立即掉转矛头密谋起义,让舰队游弋于汉口江面阻击清军。
    汤芗铭领导的海军反正,把长江上的威胁变成优势,成就了革命党人。连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向隆裕太后逼宫,都言之凿凿称:“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汤芗铭因为援汉有功,孙中山不仅原谅他当初告密之事,还任命他为海军部次长。
    脑筋转得太快的人往往靠不住,袁世凯予以高官厚禄。汤也立马变,成为老袁心腹之臣。袁派他往湖南任将军,“二次革命”中就数他攻打李烈钧最为卖力。后来他在湖南对革命党人进行残酷的杀戮,仅长沙一地先后无辜被戮者达117万余人,可谓血债累累。杀人不眨眼的他被称为“汤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