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传承
王 合肥师范学院专升本
(南平市城乡规划局,南平,353000)
摘 要 从闽北城市平面格局的演变、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重建重要的历史建筑以丰富城市风
貌等方面,介绍在城市规划中搞好城市文化传承的工作.
关键词 城市规划;历史;文化;闽北
中图分类号 TU984.1
1 概况
闽北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闽北就是先民重要的聚居地.商代的武夷船棺,其中青灰棉布标本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棉布实物.西周的建瓯青铜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甬钟.从这些纺织、印染技术和高度发达的青铜工艺水平,可以折射出那个时期先民聚集规模.武夷山城村的西汉时期古粤城,面积40ha ,是目前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城遗址.东汉末年(210)福建境内已设
立5个县,除侯官(治所在今福州)外,其余均在闽北,它们是:建安(建瓯)、汉兴(浦城)、南平、建平(建阳).唐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宋代有八闽之称,其中二州(建州、南剑州)一军(邵武军)在闽北.这里的山川风物曾使意大利旅行家马哥·波罗流连忘返,宏伟的建瓯城使他赞叹不已.这里地灵叶吉,人杰聿光,孕育出朱熹、李纲、柳永、严羽、袁枢、宋慈等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所以有称“邹鲁之邦”.源远流长的文化,也深深地积淀在闽北各个城市之中.
闽北的城市建设在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从1980年至今,南平的城市建成区从10km 2发展到16km 2
,人口从11.5万人发展到16.5万人;邵武城市建成区从3km 2,发展到5.3km 2,人口从4.5万人发展到8.3万人.城市日新月异,楼长高了,路变宽了,城市风貌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在服务现代经济社会活动、适应现代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同时,保护好有价值的人文环境、历史文脉,使其在现代城市的特、风貌重组中发挥作用是城市规划工作者殚精竭虑之事.我们有责任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努力搞好城市历史文化传承.2 努力保存科学的城市平面基本格局
王瑞儿 夜火闽北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我们祖先择址筑城很讲究,城市均沿闽江上游富屯溪、建溪而建,座落在沿河一、二级阶地,黄海高程75~210m 之间,“为高因丘陵,为下因川泽,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建瓯城市于三国王蕃太守开始立栅为城,多次移址,历经数百年,至唐初始修罗城,才第25卷增刊
1997年12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 al of Fuzhou Univers ity (Natural Scien ce )Vol .25Dec .1997
在现有的位置上稳定下来而发展.到五代时,城中人口不下五、六万人.建瓯城由子城、罗城内外围合而成.子城宋代已毁,现存鼓楼和南向城濠.罗城周长7100m ,现存城门四座.城内由西大街、南门街、大市街等三十六条街和五通巷、龙须巷、扇巷、丁家巷等七十二巷组成方格状城市道路网络.明朝时,由西大街、南门街等构成东西向、南北向干道;到民国演变成大市街、后街为东西干道,南门街、鼓楼街等为南北干道,道路宽不足10m .1983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对于旧城区,以中山路(大市街、后街、钟楼街)构成城市东西轴线,以人民路(南门街、鼓楼街、坡仔下、都御坪)和朝天门路构成城市南北轴线,道路展宽至20m .为了疏导和分流城市内外交通,规划将管葡街-营巷-濠栋路-横街-察院路-河埂巷-通济门辟为内环交通干道.这样,在原有的方格路网结构中,组织起满足现代交通的路网.行政、商业、医疗、教育等大部分设施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充实、改造,存续了城市的基本格局.
南平市“前临深壑,后逼峻崖”,郭沫若先生称“南平势不平”.在1.35km 2左右的老城内,有梅山、黄金山、紫云岗、大同岭、剑津岭等5个独立的山岗,旧志有称四山八岭.这些山岗和滨江道路相对高差达35~45m ,相当一部分城市用地坡度在20%以上.先人顺应地势,采用自由式路网构筑城市骨架.斗转星移,南平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带状组团式结构的丘陵城市,建成区面积是1940年的十几倍.中心城区在原有的
1.35km 2的基础上发展到3.8km
2.但是,以自由式路网为基础的城市平面布局没有变,而且非常自然地拓展延伸,更加丰富,正朝着我们规划的“四纵五横”演变(图1).在充满时代气息的南平,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倚山建城,循溪辟市”的历史文脉.
图1 南平中心区演变图复必泰有望成为国内加强针
3 保护古树古建筑,古为今用
闽北城市尚有遗存居民府第、寺规坛庙、桥梁城垣、宝塔水井,这些都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历经沧桑保留至今,弥足珍贵.保护好这些古代建筑,为今所用,这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责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若把这些组织运用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通过这些实物能感触到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34·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卷
革”外,其余都还在.为弥补山川形势之不足,满足人们的祈求愿望,古代堪舆家悉心选址,成为城市景观建筑.南平“二塔耸江头”成为南平象征,二塔所在封山育林,西塔还融入九峰山公园.建阳多宝塔、邵武灵杰塔,塔内木楼层铺就,循梯而上,
和平精英怎么飞铲
“绝顶下临千嶂
小”,是眺望的好地方.邵武在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上卓有成效.城内现存宝严寺大殿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重新鼎建,大殿部分木柱及前檐梁袱属宋代原物,清晰艳丽彩画是明代名家严宗儒、上官伯达手迹,现辟为市博物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回回堂”是清真寺,建有礼拜殿、望月楼、仓房、水房等,“明嘉靖初回人建,以奉其教”;80年代经二度修葺,现为邵武市伊斯兰协会会址.康熙二十二年(1683)建的李忠定公祠,祀宋丞相、抗金英雄李纲;1984年重修后辟为李纲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邵武城中还遗存一批明代民居,如八一路21号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后裔于明代迁邵所建.华严巷15号,曾为明清时期考生赴考寄宿处.道佳巷3号,明代邓姓宅,名“中书第”,今辟为民俗馆,在那里不仅能好好地品位到传统的建筑文化,还能领略到闽北的风俗人情.
建瓯市在城市规划编制实施中,成功地将孔庙、光孝寺、东岳庙、通仙门城楼保留了下来.建宁府孔庙大成殿是闽北最大的儒教建筑,现存建筑系清同治己巳年(1868)所建,规划前被作为物资局的仓库;戟门原九间存五间,作第二塑料厂生产车间,东侧宫墙庑廊被农机公司所用;通过城市规划的调整,迁出单位,重修孔庙后辟为市博物馆.光孝寺、东岳庙、通仙门城楼规划前也充作仓库、车间,规划实施后,逐步迁出,加固修葺,恢复原来功能.
武夷山市城南的余庆桥为光绪十三年(1887)建,二墩三孔,净跨23.70m ,桥长百米.这种桥型也就是
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展现的虹桥,是国内现存不多的木构拱桥.余庆桥和沙古州上的百年古樟一起规划辟为市级综合性公园.
还有一些古井,现在仍然为城市生活服务,如邵武明代的祝家井、朱家井、城隍井,清代的薛家井、玄坛井、县前井等.特别是建瓯铁井栏巷的尚书井,当街而立,井台勒有一尺见方的楷书“井”字,笔力雄健,旁隶体隽刻明人李默所作铭文三十五字.
在闽北城市中散落着先人所植的古树,建阳市内有古树名木23株,其中香樟9株,木荷7株.树龄最长的古樟达1384年,树高31.4m ,胸径2.27m ,树冠盖面积约700m 2.这些古树巨大的冠盖仍然郁郁葱葱,有很高的环境生态效益,也是城市绿化规划、城市设计主要节点.建瓯将七里街古樟组入205国道和火车站站前大道交叉的三角岛中,气势不凡,成为建瓯南大门的象征.南平滨江北路大榕树,打破沿江建筑的连续,使沿江建筑立面更加生动丰富.邵武将县前街以二棵古樟为主体,辟一小园.
十大床垫品牌这些古树古建筑不仅是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体现我们对历史的尊重,体现我们今天保护利用的水平.这些古建筑通过修葺整理,依然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各种需要.这些苍天古树更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宝贵的基础.在城市布局和空间组织上,历史积累下来的古树古建筑给我们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可以构成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装点我们充满生机的城市.保护古树古建筑,为今所用,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思旧怀古,而是现代社会赋于城市规划工作者更高的要求.
·
35·增刊王:闽北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传承
4 重建历史建筑,组织文化景观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我们城市中遗存的古建筑已不多.象南平这样1800多年的古城,位处交通枢纽,经济较发达,城市更新快,也由于“屡罹火患,延烧甚广”,现城中古树古建筑寥落晨星.闽北城市规划建设者根据新的环境要求,有意识重建一些历史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组织起一道道深厚底蕴的文化风景线.
邵武熙春公园位于市区西部,依山傍水.北宋以来,文人墨客多在此游览吟唱,名胜古迹甚多.宋在此建熙春台后,元、明、清各代又建成醒翁亭、六虚亭、清风亭、钓鱼台、天香楼、惠应祠、灵井、沧浪阁等建筑.时过境迁,至1975年,除沧浪阁残留一牌坊外,其余古建筑已荡然无存.1981年起筹资兴建熙春公园,占地38ha ,以熙春台遗址为主,恢复古代邵阳八景之一“熙春朝阳”.六虚亭原为六角石构,毁于民国22年秋;重建时,相其在熙春山顶,以古代昭阳续八景之“六虚高啸”立意,平面仍采用六角形,以二层三重檐混合结构重建,保持传统格调和地方彩;凌空耸峙,独立峰巅,成为这一区的制高点,形成很好的景观建筑,自然地也成为邵武的新的标志之一.重建的重檐二层沧浪阁,将阁前尚存的砖雕牌坊和毗邻的宋代巨樟组合起来,阁内辟陈列室介绍南宋爱国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严羽.这些景点的仿古建筑多兴建于旧址上,尽量保持原有的风貌,颇具地方传统彩.建阳的登高山公园、建瓯黄华山公园和熙春公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建成有深刻文化历史内涵的市级综合性公园.
在造园上,重建历史建筑,组织文化景观,还好处理些,在城市干道改造中要体现历史文脉,就颇费心机.由于水口电站水库回水影响,南平结合城市防护工程和拆迁安置,在沿江修筑滨江大道.滨江大道是综合性干道,是城市的主轴线,长3.6km ,沿线集约着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设施.在合理安排各项用地后,做好建筑空间组织和艺术布局、体现时代气息山城风貌的同时,要反映城市历史的连续性和传统特.经深入研究,决定在滨江敞开的外侧中,结合沿江的绿化,精心复建三处传统建筑.一处是双溪楼,因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篇《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和《瑞鹤仙·南剑双溪楼》而得名.一处是延寿门城楼.古延平府原有城门九,现仅存这一座,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城楼已毁.由于在淹没线以下,就近升高,原迁原建,考虑到各种需要重建城楼.城楼为三开间周围廊,通面阔22.8m ,通进深15.6m ,楼高11m ,单檐歇山顶,中间腰檐一道;明窗散轩,楼层垂柱挑栏周匝,体现闽北传统大式建筑的特点.一处是观物园,原址离此约五百米处马坑,明参政黄焯娱亲之所,或对客投壶弹棋,或飞翰作大书.现建成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更名望江楼.三座传统建筑点缀五里绿廊之中,丰富了这个层面的内容,也显示出悠久的城市历史,为城市增辉添.
5 利用各种形式传递历史信息
今天的闽北城市社会经济日渐繁荣,城市空间内容也日趋丰富,我们积极利用各种形式传递历史信息,使城市历史文化在各方面发出映射,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自己的风貌.
5.1城市雕塑
好的城市雕塑能反映时代精神,同时又有历史关联,是一个很好的传递历史信息载体.·36·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卷
识者取为香,燃烟中有四鹤翔舞.”建瓯“芝城之母”练氏,南诏时(910)市民为感念夫人保城大德,破历代城治中不得建墓的禁例,将夫人葬于建州衙门后堂.墓毁于“”,现在遗址东侧不远,造“练氏夫人”坐像.武夷山市宋淳化五年(994)设县,1994年在建县1000周年之际,在武夷大道一大环岛上,醒目地树立起“千年纪”的雕塑.这些雕塑不仅装饰了城市空间,美化了环境,也形成新的人文景观.
5.2街巷命名
首先要尽量保存传统街巷名称.这些街名有的是历史上重要治所所在,如府前街、县前街、察院街、都御坪、府学后、义学前.有的和重要设施有关,如鼓楼后、钟楼前、盐仓巷、钞库巷、校场路、马军营等.有的街名是以行业命名,如米行街、打锡街、铁冶巷、衣香巷、金泊巷、瓜子巷、瓦石街等.有的和宗教建筑有关,如回回巷、五帝庙、关王庙等.有的和名门望族有关,如学士巷、儒林巷、何厝坪、谢家巷等.有的和地形有关,如狮子岭、绿竹岭、高门头、水洋巷等.透过这些地名,可以知道城市历史上的布局及演变情况.
新建道路的命名,现在较多的是为纪念城市历史名人.如邵武新建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以一代名相李纲命名.建阳童游区一主干道,命名为宋慈路,以纪念世界伟大法医学家、法医学的开拓者,宋代建阳
人宋慈.
5.3文化绿化
建阳水东,沿建溪过去是连绵数里蔽日的林木,除起防洪、防水土流失外,晨雾暮霭缭绕,隔河而望自成一景,先人取名“东林烟树”.现因农田过度开发,仅剩参差几棵大樟树.建阳为恢复这里城市景观,决定在水东这片区建房者每户包植二棵樟树,规划形成达
2.5km 的樟树林带,恢复“东林烟树”景观.同样,在西门麻阳溪畔植桃栽柳,以恢复溪南八景之一“西郎桃园”的景观.通过这些绿化,不仅保护自然环境,而且弘扬了传统优秀文化.
5.4户外广告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城市的繁荣,形式多样的户外广告制作,如灯箱招牌、雕塑霓虹灯、立体跨街等,象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街头路尾重要位置;有的体量硕大,醒目突出.特别到夜间,更是流光溢彩,耀眼亮丽,成为城市空间很活跃的因素.利用这种传媒手段来推销本地传统物产,在商业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传递城市历史文化信息是很有意义的.如武夷山市的“武夷岩茶”,建瓯市的“黄华山米烧”,都是很具魅力的广告,不仅装点了城市,美化了环境,而且很有历史文化韵味.
The Historic Contex t in U rban Planning at North Fujian
邵音音三级
Wang Sheng
(Nanping Planning Bureau ,Nanping ,Fujian ,350003)
A 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be carried the historic culture in the practices of urban planning at North Fujian .
Keywords  urbanism ;history ;culture ;North Fujian ·37·增刊王:闽北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