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旅游地理作为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旅游资源;河源
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逐渐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的重视。无论是2001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实行)》还是2014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都明确了地方、校外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公布的最新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
标准》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1]。虽然纲领性文件一直都在改革,但无疑是提高了地方性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现状分析
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高一二学生在未开课之前对旅游地理展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开课期望值。但在往届的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高中旅游地理教材存在案例过于陈旧,且距离学生生活区较远,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旅游资源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和学习激情,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感,达不到学生的期望值。
河源作为生态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如极具代表性的河源名片万绿湖,粤东丹霞内莞山水,喀斯特地貌黄龙岩和孙中山祖居紫金孙排屋等。18世纪中期的法国大教育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专门讲述了少年的“爱弥儿”应对自然界作详细的实地观察,并提出在教授地理时,应该让儿童在乡土环境中主动去探求和思索知识[2]。而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本地高中教学中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应用,所以笔者认为整合河源地区旅游资源,将其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刻不容缓,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课堂改
革有现实意义。
三、河源旅游资源对高中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不要脸 艾梦萌(一)本土旅游资源在课堂应用有利于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1.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陈淑兰三级 地理实践能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研学活动。在对学生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图1)超过50%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地理户外实践,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停留在了教师的介绍、书籍和相关的影视材料。而另一项调查发现73.71%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课外开展户外活动增加对河源旅游资源的了解。国家教育部既然将“地理实践力”写入纲领性指导文件中,笔者认为还是需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将学习方式多元化。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得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素养。
2.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高中地理旅游教材由于远距离选材,虽然案例典型但结果是学生对本地的旅游资源缺乏感性认知。问卷数据表明有51%的学生对河源旅游资源具有一般性的了解,其中66%的学生
是通过游览参观的形式了解本地旅游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22%的学生了解较少,52%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一次户外实践活动,56%的数据显示教师在课堂中知识偶尔介绍本地的旅游资源。究其原因:(1)在于学校没有开设相关的乡土课程;(2)教师没有将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渗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3)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少,学生体间缺少正规的交流平台。
通过外出考察、校内报告交流、知识竞赛等方式整合河源旅游资源形成案例教学。一方面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丰富地理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在调查中发现近80%(图2)的学生表示将河源旅游资源融入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丰富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怀。从这一点看来本土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利用既符合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与学生的内在需求无缝贴合。
3.综合思维和协调发展观的培养
作为生态旅游城市,河源依赖的是本地区旅游资源及完善的配套服务实施。高中旅游地理的核心知识点在于旅游资源的评价、规划和未来发展的走向,这需要学生充分应用地理综合思维对河源旅游资源及配套实施的进行全方位评价及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部分学生有亲身旅行的体验,对景点间的组合状况和景点的配套服务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表1)。
河源旅游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郑爽疑与张恒分手 比例 |
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不够到位,旅游资源的内涵挖掘较差 | 70.94% |
旅游开发的配套交通条件较差,各景区间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线 | 51.95% |
住宿条件较差,中高端的酒店较少,缺乏特民宿 | 40.25% |
餐饮方面存在质量层次不齐,价格混乱的现象 | 38.36% |
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专业水平较差,旅游服务能力较差 | 37.86% |
其他 | 24.15% |
表1
将河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课本核心知识融合,形成具有乡土特的典型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深层次评价旅游资源的集状况、开发价值,分析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规划未来河源旅游业的可持续方向。通过分析河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突破教学瓶颈,使学生深刻认识家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河源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另一方面也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地理学科与我们的时刻保持在紧密的联系,秉着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将学生熟悉的家乡旅游资源作为课题教学案例,能更好的让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认知家乡旅游资源、增强学生知识的获得感、认同家乡的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综上所诉,整理河源旅游资源并渗透到实际教学中都有其必要性和现实需求。
十大洗地机品牌参考文献:
一对一女尊文[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0-11.
[2]加里宁(苏).中学乡土地理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