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广东简称:粤,古代粤、越通用。广东古代被称为“百越”,当然也可以可以叫“百粤”。越(粤)族就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也就是说“越”是“人”的意思。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广州简称“穗”,又名羊城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旧称Kwangtung、Canton,现汉语拼音GuǎngDōng。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它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在该省均有分布。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GDP值已超越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1、简述
广东,《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也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广东的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在历史长河中,广州、广东的名称次第出现,逐渐演化成广东省及其辖境。
2、位置、范围和面积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并在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东起南澳县南澎列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800公里;北自乐昌县白石乡上坳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祖国大陆最南端),跨度约600公里。北回归线从南澳-从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岛屿面积1592.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59个,岛屿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个。全省大陆岸线长3368.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全省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3、气候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
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3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风坡的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4、人口
常住人口超9000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5年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达9194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三位。全省的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动人口为1635.8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
量的17.8%。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全省的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省外流动人口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2005年,广东省省外流动人口数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总量的34.2%。
宋茜电视剧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2005年广东省的人口密度为511人/平方公里,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486人/
平方公里增加25人,其中深圳、东莞、汕头、佛山、中山、广州和揭阳市7个市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平方公里,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是全省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张瑜近况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广东省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为5578.92万人,占总人口的60.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615.08万人,占总人口的39.3%。全省2005年的城镇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69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1.14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中山、东莞及汕头7个市。
大学教育程度人口增长幅度大2005年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为498.86万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增长62%,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48%的平均水平。
5、经济发展情况
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区域协调发展确定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同时将加快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2005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东西两翼的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性措施的意见》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加大扶持东西两翼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东西两翼加快发展,同时加强珠江三角洲与东西两翼的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05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22366.54亿元,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20267.76亿元。继2000年GDP在全国首破万亿元、2001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首破万亿元后,广东取得了GDP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双破2万亿元的佳绩。实现经济总量从1万亿到2万亿的飞跃,广东仅用了5年时间。广东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达到12.3%,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批基础建设重点项目成功落户全国最大的核电项目落户阳江,茂名80万吨乙烯扩建项目、广石化1000万吨炼油扩建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总投资达104亿元的湛江70万吨木浆、湛江港25万吨级航道和总投资达55亿元的潮州三百门电厂一期工程等,为东、西翼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东翼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增势良好,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增速分别达到27.0%、15.5%和26.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4%。西翼投资和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速分别达到27.2%和17.9%;但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呈负增长,分别为-12.9%和
-18.2%,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经济加快发展。
积极探索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合作的新途径根据省政府《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按照两类地区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构想,经省政府同意,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石岐(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将有利于东西两翼工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6.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
2005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0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增速高于全省工业增速3.6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4.4%。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385.30亿元,比上年增长23.3%,高于全省新产品产值增幅5.1个百分点;全省新产品生产中,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占67.0%;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对全省新产品生产贡献率达75.9%,拉动全省新产品生产增长15.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00多家,超10亿元企业40多家,超100亿元的企业接近20家。形成了电
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发展最快的建设大道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原有11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并乡镇17个,占乡镇总数的14.8%。全市现设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94个村委会和149个社区居委会。河源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河源市区夜景度27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河源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市东部与广东省梅州市、汕尾市交界,南部与惠州市毗邻,西部与韶关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河源市的总面积为15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332万。
河源靠山近海,区位优越。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处于珠江三角洲边缘,历史上与惠州、东莞、深圳、汕尾曾属同一地区,市区距广州、香港均不到200公里,河源实际上是内陆与沿海的结合部。这种独特的区位,既有利于接受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又有利于沟通国内外大市场.
河源犹如镶嵌在东江之畔的一颗明珠,河源市区别名槎城。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城市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黑执事漫画图片新丰江为界,槎城划分为新老城区。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公元492年而江北的新市区是1988年建市后才建起的新城,一老一新,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历史人文景观和令人骄傲的现代奇迹。
河源旅游
河源市地处东江中上游,南岭以南,山青水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1995年开始开发旅游后,河源市一直倡导生态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万绿湖”和客家文化为重点的河源市旅游业有了鲜明的形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秀丽的山水画卷,南国的恐龙故乡,淳朴的客家风情,独特的生态旅游”。
河源市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万绿湖、新丰江水库、野趣沟、桂山、亚洲第一高喷泉、热水漂流、苏家围、霍山、水坑、圣迹苍岩等。
河源历史
河源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之后,于龙川筑城置县并驻扎军队,属南海郡。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从龙川县析出河源县,属南海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过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
梦幻西游6月新区1988年1月7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
1993年11月8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
河源经济
高跟鞋搭配农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业为主,生猪、肉鸡等养殖业,柑橘、荔枝、龙眼、李子等种植业都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由于重视生态旅游,林业的发展也非常速度。
工业以矿产冶金、水泥、建材、水电等资源型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2000年之后,广东省出台政策推进产业转移、加快山区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户河源,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在商业方面,市区和几个县城都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源城区商业市场网络完善,流通通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内酒店、商厦林立,伴随旅游业的兴旺得到较好的发展。河源文化
河源的以客家文化为主。客家山歌、打马灯、舞龙舞狮等都是传统的客家民间艺术,在节庆习俗、婚丧习俗中保留了浓厚的客家传统彩。在建筑艺术方面,主要以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最具本地特,和河源的客家菜、民间艺术、民间习俗一起,是传统客家文化的精髓。
河源市的菜系属于东江菜,是粤菜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偏重“肥、咸、熟”,讲究主料、原汁原味和乡土气息,充满田园风味。河源的十大客家名菜是:东江盐焗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紫金县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东中部、河源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0′-115°30′,北纬
23°10′-23°45′。东接五华县,东南与陆河县相连、与海丰县毗邻,南与惠东县相邻,西南与惠阳市惠城区相接,西与博罗县隔东江相邻,西北与河源市源城区相接,北与东源县交界。全县境域:东至南岭镇东溪村蕉窝,西至古竹镇江口村,南至上义镇搼蓬村,北至白溪管理区燕子岩。东西长8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总面积3619平方千米(简册)/3627平方千米(紫金政府网站)(1994年土地详查面积3621.24平方千米)。
2002年底,紫金县户籍总人口785593人,其中城镇人口20169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7%。大部分是家方言的汉族。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在全县总人口中,汉族占99.97%,少数民族有苗族、壮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土族、水族、回族、傣族等19个,占全县人口0.03%(共有133
赵薇 怎么害吴乐水人)。
县人民政府驻紫城镇,邮编:517400。代码:441621。区号:0762。拼音:Zijin Xian。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网·
紫金县辖20个镇:紫城镇、附城镇、龙窝镇、九和镇、上义镇、蓝塘镇、凤安镇、义容镇、古竹镇、临江镇、柏埔镇、黄塘镇、敬梓镇、乌石镇、水墩镇、南岭镇、苏区镇、瓦溪镇、好义镇、中坝镇。
紫城镇代码:0(
位于紫金县东北部,是中共紫金县委、县政府的所在地。2004年,全镇辖10社区(西城、安民、永安、通惠、城东、九田、上坝、城南、安良、新安),26个居民小组。全镇总面积13.4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8.6平方千米。总人口132715人,其中农村人口5000人。
附城镇代码:1
位于紫金县东北部。2004年,撤销朗坑村并入蓝坑村。全镇辖11个行政村(城西、林田、蓝坑、中洞
、中埔、衙前、水澄、黄花、横径、上庄、新庄),89个自然村;白溪水库管理处辖白溪村委会,6个自然村。全镇总面积230.9平方千米(含白溪42.5平方千米)。总人口39670人(户数、人口含白溪)。
龙窝镇代码:2
位于县境东南部,南与惠东县相邻。2004年,辖33个村委会(慎田、上坑、龙窝、琴江、礼坑、竹径、黄洞、琴星、连塘、桂山、高坑、牌楼、茶松、南奋、双下、黄田、彭坊、嶂下、罗洞、红星、宝洞、梅园、官田、琴口、洋头、琴南、五星、东坑、公柘、公村、光明、庆丰、黄竹塘)和1个居委会(龙窝),179个自然村。全镇总面积308平方千米;总人口70028人。
九和镇代码:3
位于紫金县中南部,秋香江中游。2004年12月,撤销龙卜村并入黄砂村。全镇辖13个村委会(热水、双罗、幸福、黄砂、龙卜、龙塘、九和、金光、芫芬、五一、官坑、富竹、在上、在南)和1个居委会(九和),204个自然村。总面积254.97平方千米,总人口27000人。
上义镇代码:4
位于紫金县境西南部,南与惠东松坑镇毗邻,西与惠城区大岚镇接壤。2004年,全镇辖7个村委会(
招元、叶西、郊田、上义、光辉、吉洞、捲蓬)和1个居委会(上义),52个自然村。总面积178.5平方千米,总人口21646人。
蓝塘镇代码:5(
位于紫金县西南部。2004年12月,撤销业坑村并入双兴村、撤销黄沙村并入河塘村。全镇辖26个村(塘田、和睦、龙渡、河塘、白沙、告坑、加园、元吉、双兴、半径、汉塘、市北、罗塘、留塘、砂塘、自然、百罗、石城、建联、南山、大村、布心、坣雅、茜坑、业坑、蓝塘、长塘)和1个居委会(蓝塘),227个自然村。总面积299.8平方千米;总人口65008人。
凤安镇代码:6
位于紫金县境西南部。2004年,全镇辖11个行政村(竹塘、横排、上坑、佛岭、仁里、东龙、凤民、觉民、下石、回龙、黄洞坑)和1个居委会(凤安),52个自然村。总面积113.8平方千米,总人口22175人。
义容镇代码: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