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乐器介绍
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都创造了富有民族特的乐器,如弹布尔、冬不拉、达甫、热瓦甫、都塔尔、考木孜等,吹、拉、弹、击样样俱全,这些乐器都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一种弹拨乐器。琴杆修长,琴身由优质木料制成,琴柄较长并镶嵌着骨质的装饰图案,非常好看。弹布尔的音箱形状像瓢,有五根琴弦,用钢丝弯成拨子,夹在右手食指的指甲上弹拨。其音明净悦耳,多用于独奏或伴奏演奏时,坐着放在腿上或站着执在胸前,左手执琴杆并随琴杆滑动按弦,右手在琴箱上弹拨琴弦。 
冬布拉
  是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一种拨弦乐器。琴身象梨子的形状,有两跟琴弦,用右手弹奏,音铿锵动听。大都用整块木头凿成,由琴头、琴杆、琴身三部分组成。琴身用桑木、红柳木或桦木制作。有两根弦,一般用羊肠制作。音位分8个、11个和13个3种,分高、中、
电信网上营业厅话费查询低音。弹奏时,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可以独奏,也可以为吟诗、对唱及各类习俗歌伴奏。这种乐器十分轻巧,音质优美。有的雕刻精细,镶嵌美观,由专门的匠人制作。哪里有帐篷,哪里就有冬布拉的琴声,哪里就有哈萨克的歌声。几乎每首冬布拉乐曲都有美妙动听的民间传说故事,弹唱十分动人。新疆的哈萨克族喜欢在冬不拉的伴奏下跳一种叫“哈拉交勒嘎”的民间舞蹈。新疆的蒙古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传统的舞蹈有“沙吾尔登”、“安代”、“酿酒舞”等。这几种舞蹈多用“抖肩”,步伐多用“马步”,舞蹈节奏性强,表演风格粗犷、剽悍,有极浓郁的草原气息。
达甫
  即手鼓,是维吾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用手击奏的打击乐器。鼓框用桑木制作,一面用羊皮、驴皮或蟒皮蒙面,圆而扁平,框内边上装有许多小铜环或小铁环。规格有大、中、小三种,使用比较普遍的是中达甫。演奏时双手交替击鼓而发音,因指法和击鼓的部位不同,能发出“咚”、“帕”“哒”、“波”等多种声音。击奏时振动铁环发出“沙沙沙”的响声,清脆响亮,是维吾尔乐队合奏和伴奏时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还有一种小手鼓,是用在木卡姆演唱和民歌演唱中的伴奏乐器。
纳格拉
  即铁鼓,清代称之为“那噶喇”,是维吾尔族的打击乐器。有两种,一种圆腹,一种是上粗下细,是由一大一小两只鼓组成一对,纳格拉鼓形状看起来像一个花盆,鼓面蒙有骆驼皮或牛皮,六个纳格拉为一套,每套分大中小三组,每组两个,相差五度或四度。在新疆谁的家中有什么喜事,有会请来乐手,打着那各拉鼓吹着唢呐,以增加欢快的气氛。是在欢快的喜庆节日中不可缺少的民间打击乐器。传声很远,多用于乐队合奏。在热烈欢快的乐曲中加上纳格拉,不仅增强了热烈的气氛,而且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刘嘉玲案事件始末原因新闻 每逢喜庆的节日,弹奏者便会登上屋顶,敲起欢快的纳格拉,吹起琐呐,伴着鼓声人们翩
翩起舞,跳起狂热的萨玛舞。这鼓声不仅为节日增强热烈的气氛,且极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海尔冰箱质量如何
纳格拉鼓的外壳是用生铁在专门的模子里制作出来的,鼓的上部宽、下部窄,呈圆柱体。它的上部绷有撑开的驴皮或小牛犊皮,用绳子将皮子拉紧固定后,一个新的纳格拉鼓就做好了。
纳格拉鼓根据大小可分为大(音粗)、中(音嘶哑)、小(音尖细)三种,它的高度约为20-35厘米,鼓面的直径是25-40厘米。纳袼拉鼓用火烤,或者经太阳晒,可以使它的音质变得尖细。也可在鼓面上喷上水或使用水湿润后,让它的音质变得粗壮嘶哑。
胡西它尔
维吾尔族拉弦乐器。“胡西它尔”意为“悦耳的琴弦”。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等地。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初,由新疆艺术学校吐尔逊江参照古回族乐器“艾西塔尔”(波斯语,意为八根琴弦)研制而成。
qq系统消息音箱呈梨形,用六块桑木或杏木拼合而成,面板用白松。琴头较短,正面粘有指板,无品位。琴头雕成百灵鸟形。设四个核桃木轴,有四条弦,琴头一侧另有七条共鸣弦。音箱底部有活动支架,用马尾弓拉奏。演奏时,将琴竖置于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持弓在弦外拉奏。琴身可自由转动,连弓方便。
艾捷克 
维吾尔族弓弦乐器,古代称其为“哈尔扎克”,是维吾尔族弓弦乐器中最短的一种。木制音箱呈球形,面为木制、较小,加指板,共鸣箱内有一层蟒皮,与桐木面板之间用一音柱相顶。有4根金属弦,演奏时用活动的马尾弓牵拉琴弦发声。音具有板胡和二胡的混合音,别具一格。可独奏,多与卡龙琴、热瓦甫和达甫鼓组成小乐队,是伴奏与合奏中的主要乐器。据维吾尔族民间的老百姓说,艾捷克弹奏出的音乐就像是开门、关门或车轮轴转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我会很温柔不会弄疼你
艾捷克外型独特别致,琴筒呈球形,琴的内侧用蟒皮蒙裹,使共鸣体形成两个半球形,在它的周围有发音孔,音域约三个八度,有1─3根主奏弦,在琴杆下两端设有5~10根共鸣弦,音具有板面振动与皮面振动相结合的效果。演奏时,将底柱立于左腿之上或夹于两腿之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因演奏的手法上吸收了提琴、二胡的指法和弓法,所以可奏出多种美妙好听的滑音、泛音、和弦和饰音。
   艾捷克在少数民族的民间艺人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形成了多种不同型式,以主奏弦来分类,主要有一弦、二弦和三弦的艾捷克。从地区来分,有多朗艾捷克和哈密艾捷克。除
传统的艾捷克以外,还有改革的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虽然品种繁多、形制有别,但都是维吾尔族民间乐队中最常用的乐器。
dv2621沙巴依 
  又称“萨帕依”、“铁环”,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所使用的摇奏类体鸣乐器。器形为两根并连的木棍,中间各安一个大铁环,每个铁环上装若干小铁环。演奏时将其摇动或击手、拍肩,铁环碰击木棍发出有节奏的“哗啦、哗啦”声。多用于歌舞伴奏。
马头琴 
  是蒙古族使用最普遍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刻有精致的白马头而得名。木制琴身,共鸣箱呈梯形,以马皮或羊皮蒙面,用马尾弦两束按4度定弦,以马尾弓纳两弦间拉奏。发音深沉而圆润,音量较大,可奏双音和泛音,是蒙古族  主要的独奏、伴奏和合奏的乐器。
考木孜 
  是柯尔克孜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弹拨乐器。木制音箱,以琴杆为指板,无品,张3根弦,按四、五度关系定弦。以左手按弦,右手拇指、食指弹拨,或五指刮、扫、轮奏,一般为自弹自唱,加之生动诙谐的表演,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都塔尔 
“都塔尔”的琴声清脆、悠扬,是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钟情的也是唯一的民间弹弦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独”意为“二”,“它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汉语译音也写为“都他尔、都塔尔、独塔尔”等。维吾尔族家庭普遍备用的一种弹拨乐器。木刻琴身像一只大水瓢,琴杆较长,用丝弦缠有13个品位。张2弦,以4度关系定弦。用手指弹拨,可独奏、伴奏或合奏。维吾尔族人和妇女尤喜欢用都塔尔自弹自唱,以抒发
感情。都塔尔是一个伴奏极佳的乐器,它除了在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中作主要伴奏外,还演奏过有名的曲目《木夏乌热克木卡姆间奏曲》、《艾介姆》和《幸福的时代》等。
都塔尔乐器的来源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以游牧为生的维吾尔族牧人,主要饮食以黄羊为主,吃完黄羊后他们就把黄羊的肠子随意丢弃在大草地上,经太阳晒干的黄羊肠子被风一吹,会发出了一种优美的声音。这种声音和现象被维吾尔族人们发现后,人们就有意识地把风干了的羊肠子挂在挖空的木头上,用它来制作乐器,最原始最古老、也最简陋的独它尔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