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少哈萨克族说唱类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与思考
塔城地区沙湾县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确定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的县市之一,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湾是丝绸故道,古往今来,五湖四海的内地文化和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相辉映、相融合,沙湾县深厚的草原文化和浓郁的哈萨克族风情,为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截至目前,沙湾县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主要以说唱、演奏、舞蹈和手工艺为主。
1 沙湾县哈萨克族说唱非遗项目概况及生存现状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介绍沙湾县的哈萨克族民间说唱项目有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哈萨克民间达斯坦”,列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的“哈萨克族铁尔麦”,入选县级非遗名录的“哈萨克族阿肯阿依特斯”三项。
1.1 “哈萨克族达斯坦”
“哈萨克族达斯坦”是哈萨克族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形式,被称为哈萨克族历史的活化石。达斯坦的演唱可独唱,也可多人合唱,其演唱内容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表演时,民间艺人们或清唱,或以传统乐器冬布拉、库布孜等进行伴奏。作为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达斯坦”,曾经使天山南北牧民部落和绿洲居民的生活斑斓多彩,在哈萨克族传统婚礼、婴儿摇床、丧事守夜等重大活动中都可以听到民间艺人在低吟浅唱悠长的史诗“达斯坦”,达斯坦富于哲理与智慧的歌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哈萨克族人。
在过去“哈萨克族达斯坦”的传承方式主要依靠一代代的达斯坦手们口传心授,同时走家串户进行表演传唱,民间并无专门教材资料和培训场所。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达斯坦”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生活在充斥着网络、选秀、圣诞节的环境中,丧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哈萨克族达斯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
的土壤。现在仅仅在文化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中可以听到“哈萨克族民间达斯坦”的吟唱,愿意去学习的人越来越少。
1.2 “哈萨克族铁尔麦”
“哈萨克族铁尔麦”是哈萨克族重要的传统民间音乐,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铁尔麦”一词在哈萨克族语中意为“撷取精华”、“精选”、“集粹”,是一种从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或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配以曲调演唱的劝喻歌,其唱词富于哲理和智慧,内容和功能以歌颂英雄人物、宣扬公正无私,以及教育子弟、告诫、祝福、致谢、嘲讽、品评等为主。铁尔麦的唱腔来源于哈萨克族民歌,曾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哈萨克族人民的喜爱,在哈萨克族仪式活动、婚庆喜事、民族文化交流中到处都有铁尔麦的身影。
我国五一劳动节意义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铁尔麦演出场所逐渐变少。现在除了国家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活动之外,沙湾县民间几乎没有“哈萨克族铁尔麦”的展示空间。沙湾县唯一的名哈萨克族铁尔麦传承人阿热阿依·托乎塔尔别克说:“现在婚礼喜事等场合几乎没有人请我去唱了,即使在平常的聚会中,只有老年人喜欢听,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铁尔麦曲艺传承后继乏人。
1.3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对唱艺术形式,在歌唱中索求、争论,是智慧的较量。其传统节目主要表现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感情,从唱词到音乐都充满浓郁的哈萨克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全面反映哈萨克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百科全书”,堪称哈萨克民族的艺术瑰宝。
阿依特斯的唱词均为即兴创作,并不固定,因此对艺人即“阿肯”的要求很高。阿依特斯艺人必须具有敏捷的才思和渊博的知识,它是集阿肯弹唱的即兴创作能力、音乐天赋、雄辩能力、创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各种技艺于一身的非常复杂而先进的综合艺术。过去每逢节日喜庆、婚嫁礼仪,哈萨克族都要举行隆重的阿肯弹唱。
沙灣县“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纳戈曼·许汉是新疆著名阿肯,为弘扬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也表示:“现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更容易接受新的与艺术表现形式,现在节日喜庆、婚嫁礼仪时已经很少有阿肯弹唱了”。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族阿依特斯”已刻不容缓。树的年轮较密的地方向着什么面
2 哈萨克族民间说唱项目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哈萨克族民间说唱类非遗项目在传承方面讲究世代祖传,师徒相传,口口相传,在新世纪发展的今天,这些传承方式逐渐凸显他们自身的缺陷,此外,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风俗和礼仪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哈萨克族说唱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1)哈萨克族说唱类非遗项目的保护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传统文化节日开展讲座、演出、比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文化馆
(站),图书馆的活动场所职能作用,对哈萨克族说唱类非遗项目要大力宣传,同时还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文化的融合,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唤起哈萨克族众的支持和重视,吸引众参与和保护,营造众关心爱护重视哈萨克族说唱非遗项目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开展哈萨克族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培养和建立一支热心于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业余保护员队伍。
2)哈萨克说唱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要注重传承人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活态性,它以人为载体,世代相传。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着非物质文化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因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抓紧时间对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进行抢救性的记录、整理和保护,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为他们的传承活动创造条件。一方面要重视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观众和“传习人”的培养。在这里,后者更为重要,即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有利条件,举办各种活动使优秀的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引起年轻人的注意,激发年轻人的兴趣,尽量培养和发掘更多潜在的传承人。
从根本上说,民众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费者和确证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长远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最终还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才可能会有不断层的观众和“传习人”。通过传承人不断地传授,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才有可能接受、掌握,并有可能成为
新的骨干传承人。在哈萨克族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只有既重视“传承人”的抢救,又加强观众和“传习人”培养,才有可能使哈萨克族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下去。
哈萨克族说唱类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与思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