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利国利民之本的教育价值观
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民族生存、国家的命脉。因此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纳入为国家的事业,建设国家首先开展教育。传说黄帝、尧、舜时代就十分重视教育,自舜开始已有专门教育机构出现。《尚书·舜典》中记载:“夔,命汝典乐。教宵子。”可见当时已有专门的公职人员对贵族的子弟施教。《史记·五帝本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据古籍记载,虞、夏、商、周都有各种学校。到西周时期中国奴隶制社会已臻完善,学校教育也开始分成等级。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乡学是地方学校,为庶民所设。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各派名家也都设馆收徒,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学习的风气。儒家文化特别重视教育立国。《学记》开宗明义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摆在立国的首要位置。隋唐设立科举取士以后,庶民百姓只要埋头读书,科举考试榜上有名,就能改变个人的身分和社会地位。科举制度极大地刺激了百姓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我的回忆不是我的
中国古代为什么这样重视教育呢?就是把教育作为立国立民的根本。《大学》中说:“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修身养心,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虽然当时是对统治者所言的,但历代知识分子都把它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这种教育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教育兴国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凡是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多读几年书,接受更多的教育。国内升学竞争的热烈,广大众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人,第一代大致都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赚了钱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捐资办学,在当地办华文学校,投资到祖国办学校。
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
中国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
愚人节整人短信平天下”。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特别重视人伦道德。五帝时就重视“五常”的教育。儒家文化恰恰符合这种要求,儒家从“从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突出强调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因此,儒家教育就成为连接个人、家庭、家族和国家的纽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对策“独尊儒学”不是偶然的,它符合了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为此,董仲舒改造了原始儒学的思想,把“三纲五常”作为新儒学的核心。自此之后,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都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宋明理学更是强调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重伦理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虽然有些学派,如墨家、农家主张利民生财,教人耕作,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在教育上就没有什么影响。清代初期实学派也曾主张“经世致用”,除学以经学为中心外,也旁及小学、史学、天算、水利、金石等,但未能得到朝廷和社会的重视。因此直至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总体来讲,只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学生做事;只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所谓“善”的德行,是以符合封建伦常为标准。伦理道德教育达到具有教育本体论的意义。贵族子弟上学是为了懂得统治集团的“礼”,以便承接世袭的封禄;庶民百姓上学是为了学习统治集团规定的一套“礼”,以便挤入上层阶级,服务于封建朝廷,治理国家,同时改变门庭,光宗耀祖。
这种教育价值观,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它的积极影响是,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中国教育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重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等等。中国人历来重义轻利,重集体轻个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成了中国人的座右铭。其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姚笛堕胎首先,它把人束缚在家族的伦理关系之中,思想被严重地禁锢。所谓“非礼勿思,非礼勿闻,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养成~个没有个性人格的人。有的学者说,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就是两个字“听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不敢想,不敢讲,不敢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其次,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影响到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人李约瑟曾经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历史上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而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近代中国却大大落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复杂的,有政治制度的原因,经济结构的原因等等,但不能不说与中国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只重伦理,不重视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有关。
3、以“四书五经”为教育的主要内
中国古代教育的教育内容是很丰富的。西周国学有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合称“六艺”。“礼”是政治伦理课,包括奴隶制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节;“乐”是艺术课的总称,包括音乐、诗歌、舞蹈;“射”即射箭,“御”即驾御战马,都是军事训练课;“书”和“数”就是文化基础课。“书”、“数”为小艺,是初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礼”、“乐”、“射”、“御”为大艺,是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内容,“礼”又是核心。可见当时教育内容文武兼备,层级分明,代表了中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教育水平。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内容变得只以经学为主了。大致与汉武帝时董仲舒“独尊儒术”有关。“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不仅罢黜百家(像墨家是很重视生产知识的教育的),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教育内容当然也就只需要讲求封建礼法和治人之术的经学了。
中国古代相传施用的教材还是很多的,但内容都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中国古代教育轻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性内容给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严熏后果是不可估量的。不仅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养成一种脱离实际,崇尚虚荣,不讲科学,妄自尊大的社会心理;只讲雄辩,不讲实证的思维方式,严重地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谢娜是哪里人4、经院主义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的教学方法还是很灵活多样的。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孑L子讲学采用的是启发式、讨论式。他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而》)《学记》也重视启发,说:“君子之教,喻也。"“喻”就是晓喻,即启发诱导的意思。又说:“道而弗弃,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善于诱导、开启,而不是抑制或把现存的结论灌输给他。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就是说,教师要防止学生学习贪多而不求甚解,学习太少而知识欠缺,把学习看得太容易而不刻苦钻研,缺乏自信而畏难而止。古代书院也讲究学术讨论。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并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教学以生徒自己读书,师生质疑问难,并有讲会、文会、诗会等多种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但以上说的都是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把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至于蒙学和一般以科举功名为目的的教育,主要是死记硬背经书古典及各种诠释。特别是明代实行“八股文”以后,学生就是学习如何做八股文,至于内容也就不求甚解了。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只灌输知识的结果,不解释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熟读“四书”、“五经”还要背诵各
家的诠释。做文章也限于“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不研究实际问题。陶行知先生批评这种教育是“死”的教育:“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5]这种经院主义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影响至为深远,今日的教育也还没有完全摆脱它的影响。当然,关于背诵也有不同的主张。朱熹就曾主张,先把经书熟读,然后慢慢领会理解。现在也还有人主张幼年背诵一点古书有好处。杨振宁也曾说过,他很得益于年少时候读的《论语》《孟子》。我认为,年幼时,记忆力强,背诵点古诗词、中华美德格言,很有好处,不仅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而且能提升人的思想品位。但是,这种背诵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更不能把死记硬背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提倡。死记硬背的经院主义教育方法,只能压抑个性,培养奴性,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科举制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科举原本是朝廷取士的一种考试制度,但它和教育联系在一起,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的传统。
洛克人x8秘籍科举,起源于隋代。隋炀帝大业二年(606)设进士科,此为科举之始。唐代有了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试制度。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唐制,取士之科,多用隋旧,
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日生徒,由州县者日乡贡,皆升于司而进退之。⋯⋯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召者日制万方数据第l期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5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考试的办法是,每年的冬天,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考试挑选学业优秀的送至礼部参加省考。就是《新唐书·选举志》中所说的“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考试的科目繁多,但通常举行的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由于科举是封建社会庶族,也即中小地主阶级子弟入仕的唯一途径,而且一举成名天下知,荣华富贵随之而止。所以社会上广泛形成了“读书做官”、“做官发财”的思想,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种学历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读书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的思想普遍存在。升学的竞争,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追求高学历,不是与科举制度的学历主义一脉相承吗?当然,今天的升学竞争,与我国教育资源稀缺,教育供求的矛盾有关,也与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有关。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人事制度只讲学历,不讲能力,有了高学历就有高职位。在现代社会,学历是应该重视的,它代表了一个人受教育
的程度。但不能唯学历主义,受教育的程度并不代表他的能力,唯学历主义引导人们去追求高学历,同时引发了升学的恶性竞争,也影响了人的素质的提高。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
1、“有教无类”的教育思
“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他说:“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又说:“自行柬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怎么理解孔子说的“无类”?有许多解释。马融的解释是:“言人所在教,无有种类。”就是说,人在于教育,没有种类之分。皇侃的解释是:“人乃有贵贱,同宣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元类也。”他认为,人有贵贱之分,但不能因为鄙贱而不教。教了就成为善良之人,无所谓种类之别。朱熹的解释是:“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①就是说,人性本来是善良的,但族类有善恶之分,往往会让人染上不好的习气,接受教育以后,就能复归善良,不该再议论他的族类的恶了。可见在古代各人的理解都不同。但总的意思是不分种族,不分贵贱,人都可以受教育,接受教育以后就会成为善良的人。
“有教无类”在后世往往把它作为教育平等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教无类”的思想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解读。首先,要加强普及教育的力度,使每个国民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提高全民族的文
化素质。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其次,要使教育得到均衡发展,使所有国民能基本上享受同样的教育,逐步做到教育公平。第三,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切忌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流九等,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人人都可教,人人能成才。
2、道德为先的教育思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它有积极的一面,就是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儒家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君子”。君子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一本《论语》都是讲的人伦道德,讲仁、义、礼、信,讲什么人是君子,怎样成为君子。孔子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上)都是说君子要有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有一套方法。首先讲究练习,从小教育儿童洒扫庭院,礼让应对,形成
习惯;稍大一点就要读书明礼,通过学习经书子集,学习做人的道理。例如,明代王守仁曾撰《教约》,任南赣巡抚时还颁发给各社学蒙师,具体规定社学每日功课及教学程序:“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2](P244)古代有许多名人都撰写“家训”、“家规”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例如流传下来的著名的《朱子家训》,是清代朱柏庐撰。从生活起居、做人处世等各方面,正反举例,教育子孙勤劳、节俭、正直等,其中有许多名句格青,如“一粥一饭,当恩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等,[2](P25)至今仍为大家所传诵。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特别强调自律,自我修养,从心性上陶冶情操。孔子日:“为仁由已”,又日:“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孔子的学生曾参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讲的都是自我修养,而且认为自我修养是人一生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礼记·大学》日:“诚于忠,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讲的是“慎独”,即自重自爱。一直到宋代儒学家朱熹,提出“居敬”,也是强调自律,自我教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