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c J u J13EI]L c J L n i~J[^
学界•商榷贸
有儿分证据说几分话
谈《李陈合册》中之“辛已秋日”与相关问题
刘广定
【提要】根据多种文字资料可证《李陈合册》中陈浩为李世倬画所题“辛已秋曰”应在汴城为之,且因不重视此事,故未为之留下诗文。笔者质疑视曹芹溪即曹雪芹,曾以 李世倬世侄身份,或经福彭辗转介绍,携画远自相距约一千五百里的北京至汴城求题 之说。曹芹溪可能只是一普通民人,而非旗人曹雪芹。本研究又证陈浩极不可能以 “四立”分四季。并再说明所谓“人际网络重叠”等关系即成有来往亲友的说法若未获 实证则正确性可疑。
【关键词】生香书屋诗集礼记月令陈浩曹雪芹曹芹溪开封北京间陆路里程
一 引言
对于曹雪芹本人的研究有一大困难是明确的直接相关史料太少。2011年3月朱 新华①报导他发现张大镛的《自怡悦斋书画录》卷十九记有《李谷斋墨山水陈紫澜字合 册》(下文简称《李陈合册》)共十一幅。其中奇数六幅均为李谷斋(世倬)画,二、四、
蒜蓉辣酱的做法六、八幅都是陈紫澜(浩)的书法,第二幅落款为“辛已秋日陈浩”,第八幅除题诗外并
有跋言:
曹君芹溪携来李奉常仿云林画六幅质予并索便书。秋灯残酒,觉烟云浮动在
①朱新华:《关于曹芹溪的一则史料》,《文汇报》2011年3月30日。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I137尺幅间,因随写数行,他时见谷斋,不知以为何如也。生香老人再笔。
他说:“假如曹芹溪就是曹雪芹,那么可能是有关曹雪芹的新史料。”随后,许多研红学
者如沈治钧①、崔川荣②、李歌③、黄一农④、顾斌⑤、宋庆中⑥、董志新⑦等都认为这一 “曹芹溪”就是“曹雪芹”。黄一农并以陈浩于十月十一日立冬前之“辛已秋日”在北京
写下这四幅题跋⑧。
笔者前曾撰文⑨指出陈浩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已)离汴赴京师参加是年十一月二
十五日皇太后七旬寿诞时作《辛已十月自汴城人都诸生远送至时和驿是日雨雪载途晚
至新店却寄》诗中有“停车天正寒”“风雪缢袍单”“莫以三冬足”等句(全诗见下节)。
知是日有风雪,且陈浩以时令已是初冬,故用“三冬”之典故,勉励学生用功读书。因此
推论“曹芹溪”应系辛已年秋(阴历七至九月)携画在汴城向陈浩求题。该文中笔者亦
质疑曹芹溪即曹雪芹的说法。文出后,有些研红学者如胡铁岩⑩赞同浅见。但也有表
示异议者,如樊志斌以“画作题词落款的时间未必一定是当日”而认为陈浩实是乾隆二
卜五年(庚辰)题的字,却未提出任何证据,并认定曹芹溪即曹雪芹⑪。又如黄一农于
其近作《红楼梦外》以十余页篇幅论笔者之非,如不知以四立(立春、立夏……)分四季
等⑫,唯其依据并不能证明辛已秋日陈浩已在北京之说。现本“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①沈治钧:《读陈浩〈生香书屋诗集〉书后》,《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5辑。
②崔川荣:《“曹君芹溪携来李奉常仿云林画”的时间问题》,《红楼梦研究辑刊》2011年总第3 辑。
③李歌:《有关曹芹溪的新史料及其他》,《红楼研究》2011年第4期。
④黄一农:《试探曹雪芹在乾隆朝书画界的人际网络》,《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2013年总 第35期;《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第十章,(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05^136页;
《曹雪芹现存书画考论》,《红楼梦研究辑刊》2015年总第11辑。
⑤顾斌:《贵州图书馆藏〈种芹人曹霑画册〉考释》,《红楼梦研究辑刊》2013年总第7辑。
⑥宋庆中:《“曹君芹溪携来李奉常仿云林画”及〈种芹人曹霑画册〉漫谈》,《曹雪芹研究》2015 年第2期。
⑦董志新:《卖画钱来付酒家—〈李谷斋墨山水、陈紫澜字合册〉陈浩跋文再解读》,《红楼梦 研究辑刊》2015年总第11辑。
⑧黄一农:《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第412-^13页。
⑨刘广定:《陈浩周于礼未与曹雪芹交游之证》,《红搂梦研究辑刊》2016年总第12辑。
⑩胡铁岩:《陈浩所见“曹君芹溪”并非曹雪芹—陈浩与”曹君芹溪”见面时间三说辨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芹溪并非曹雪芹—畸笏叟批语中的芹溪
考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⑪樊志斌:《论〈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真伪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曹雪芹研究》2016年
第4期。
⑫黄一农:《红楼梦外》,(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91^92、108—120页。
的原则,从陈浩乾隆二十六年进京时间与旅程再讨论《李陈合册》中辛已秋日及一些相 关的问题^
138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陈浩并无日记或年谱传世,但乾隆二十六年(辛已)离汴赴京途中曾赋诗多首,《生 香书屋诗集》卷五有连续十二首①如下:
1. 《辛已十月自汴城人都诸生远送至时和驿是日雨雪载途晚至新店却寄》:
暂别送何远,停车天正寒,泥途归路滑,风雪缢袍单。莫以三冬足,而忘一篑 难,灯窗如有作,频寄
老夫看。2. 《渡河即目》:
河水秋来溢,金堤失故流,圣恩周葙屋,使节驻芦洲。闻道杨桥绩,将于十月 收,两崖虽可辨,浅溜已通舟。3. 《雨中过延津与江明府夜话》:
豫境同遭水,延津逼险门,双龙蟠宝气,百雉带沙痕。辛苦神明宰,荒寒远近 村,经过谈往事,照雨一灯昏。4. 《沙门早饭》:
雨止行人乐,登车夜未阐,薄云将吐日,疏f
晃不胜寒。黄叶村村柳,平沙处处 滩,浊醪安可得,馎饨当朝餐。
5•《过卫辉教授季君母朱太孺人百岁建坊属为寿序喜成一律》:
寿域开天上,星驰过卫滨,喜从千里外,先见百年人。壸德钟华胄,荣光煥紫 纶,箧中彤管在,我是老词臣a
6.《淇县道中》:
一车便坐卧,不觉道途长,泉响知淇澳,天清见太行。由来秋汛水,未入武公 乡,亦有河干役,劳民幸小康。
①陈浩:《生香书屋诗集七卷》,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7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丨年版,第
552—554 页
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139
八卦新闻网7.《雨中过汤阴访苏生两峰洞东遂留一夕》:
冒雨寻前约,相留暂解装,古风门内见,情话别来长。晚菊香盈几,霜筠绿过 墙,衔杯殊快意,云月放晴光。
违章停车怎么处理8.《是日纵观所藏书画余往年杂临古帖油本亦皆缀拾装池成十余册矣并书卷尾》:
学古初无得,何须厕墨林,明珠盈合浦,敝帚享千金。一览云烟过,重题岁月 深,平生嗤纸费,珍重素交心。
9. 《夜渡漳水》:
一川分两戒,隔岸即磁州,月照寒水,霜华点敝裘。榜人相见熟,帆影片时 收,后乘遥相待,停车古渡头。
10. 《磁州道中》:
晴暖磁州路,清流夹道长,小春过半月,疏柳未全黄。车缓沙尤稳,垆红饼正 香,丛台何处问,暮已苍苍。
11. 《邯郸纪梦》:
每过多仙梦,何由问夙因,身名粗已遂,面目恐非真。有兴寻山水,无求谢缙 绅,安心惟待老,归作扫花人。
12. 《将至邢台遣人问同年张骏一家消息》:
路入邢台县,寒风酿雪天,亭皋疏落木,墟里淡炊烟。老友曾归未,音书久缺 然,过门须问讯,剩有卖文钱。
汽车熄火回汴途中又有《新乐道中》与《雪霁后望太行》两首(为节篇幅,不录),可知此行乃经延 津、沙门、卫辉、淇县、汤阴、磁州、邯郸、邢台、新乐等地。
现依据明代黄汴等著《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①,网络版乾
隆四十年《直隶相距程限册》②及黄一农著《红楼梦外》所引清光绪二十一年河南省部
分地图③所志,列出明清时期开封到北京陆路(包括渡河)全程所经部分地点及里程于
表1。
①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②h ttp://w w w.g u o x u e m i/gjzx/893943drm m/75345/( 2020 - 12 - 20).
③黄一农:《红楼梦外》,第116页。
140 |《曹雪芹研究》2021年第1期
表1开封北京间陆路所经地之里程表
两地间里程(经过城驿数)
起达地名
甲乙丙丁幵封至延津100(2)90(2)
160(3)延津至沙门50(0)40(1)侠盗秘籍
沙门至卫辉府(汲县)20(0)30(0)红烧鱼的做法?
卫辉府至淇县50(0)60(1)50(0)
淇县至汤阴60(0)90(3)60(0)
汤阴至彰德府(安阳)50(0)60(1)70(0)45(1)彰德府至磁州60(1)60(1)70(0)
磁州至邯郸70(2)80(2)70(0)
邯郸至邢台(顺德府)114(3)90(2)115(1)
邢台至真定府(正定)268(6)300(8)280(4)
真定府至新乐90(0)105(3)90(1)
新乐至陉阳驿155(2)180(5)155(2)
陉阳驿至保定府45(0)45(1)45(0)
保定府至北京295(8)(顺天府)310(10)(正阳门)330(?)(京都)
注:甲:北京至河南湖广广西三省水陆,据《天下水陆路程》第16页。
乙:北京由真定府至汴城陆路,据《天下路程图弓丨》第474-475页。
丙:据《直隶相距程限册》第6、49一50页。
丁:据《红楼梦外》第116页。
由表1可知不同来源资料虽有出人,但差异不大。例如自开封到卫辉府(汲县)(《直隶相距程限册》作汶县)为170里(甲)或160里(乙)(丁),自卫辉府至邯郸为 290里(甲)、350里(乙)或320里(丙)。由邯郸到北京不同地点为967里(甲)、1030 里(乙)、1〇15里(丙)。即以全程合计,(甲)为M27里,(乙)为1540里,(丙)(丁)为 1495里或1470里,彼此相差不到十分之一。
再据清初吏科都给事中魏象枢《寒松堂全集》所载:“凭限日期,查照官制,每日以 六十里为定,恐有规避,仍立法绳之。”①故知每日行60里是正常情況。由于陈浩另在 《恩光集》中有《乾隆二十六
年十月自汴城赴阙恭祝皇太后七十万寿启程恭纪》一诗②,可确定陈浩系十月某日动身。现由上述陈浩各诗内容推算他当年自开封到邢台的行
①魏象枢:《寒松堂全集》,见《故宫珍本丛刊》第588册,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②陈浩:《恩光集》,见《古籍珍本丛刊》第34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版,第309—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