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扬州慢·淮左名都》这⾸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词前的⼩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的荒凉,追忆昔⽇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河破的哀思。下⾯是分享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古诗词原⽂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扬州慢·淮左名都》
黄圣依拜师赵本山  作者:姜夔
  淳熙丙申正⽇,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其城则四壁萧条,寒⽔⾃碧,暮⾊渐起,戍⾓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度此曲。千岩⽼⼈以为有《⿉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尽荠麦青青。⾃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犹厌⾔兵。渐黄昏、清⾓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今、重到须惊。纵⾖蔻词⼯,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四桥仍在,波⼼荡冷⽉⽆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
  翻译
  淳熙年丙申⽉冬⾄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进⼊扬州,⼀⽚萧条,河⽔碧绿凄冷,天⾊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我内⼼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创了这⽀曲⼦。千岩⽼⼈认为这⾸词有《⿉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的⼤都,在⽵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春风⼀派繁荣景⾊,⽽我如今看到却长满荠麦叶草⼀⽚青青。⾃从⾦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今还讨厌说起旧⽇⽤兵。天⽓渐渐进⼊黄昏,凄凉的号⾓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定吃惊。即使“⾖蔻”词语精⼯,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处处寂静⽆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年知道它替什么⼈开花繁⽣!
  赏析
  姜夔在这⾸词⾥⽤了他常⽤的⼩序。⼩序的好处就在于交代写作的缘由和写作的背景。⽽这⾸⼩序则更明确地交代了这⾸词的写作时间、地点、原因、内容、和主旨。让⼈更好地、更深⼊地了解词⼈写作此词时的⼼理情怀。
  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但两阕的写作⼿法都是运⽤⼀种鲜明对⽐,⽤昔⽇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亲眼⽬睹的景象和⾃⾝⼼理感受。写出了扬州城在“胡马窥江去后”令⼈痛⼼不已的凋残和败坏景象。词⼈先从⾃⼰的⾏踪写起,写⾃⼰初次经过扬州城,在的⽵西亭解鞍下马,稍作停留。⾛在漫长的扬州道上,词⼈所见到的全部是长得旺盛⽽齐整的荠麦。⽽昔⽇那个晚唐诗⼈杜牧对扬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誉⼀去不复返。⾃⾦⼈⼊侵后,烧杀掳掠,扬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废池乔⽊”的了。⼈们说起那场战争,⾄今还觉得⼼有余悸和刻⾻痛恨。⼀个“厌”字,很恰当地写出了⼈民的苦难,朝廷的昏聩和胡⼈的罪恶。⽇落黄昏,凄厉的号⾓声⼜四处响起,回荡在扬州城孤寂的上空,也回荡在词⼈惨淡的⼼灵间。词⼈很⾃然地实现了由视觉到听觉的转移。
  词的下阕,运⽤典故,进⼀步深化了“⿉离之悲”的主题。昔⽇扬州城繁华,诗⼈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可是,假如这位多情的诗⼈今⽇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杜牧算是个俊才情种,他有写“⾖蔻”词的微妙精当,他有赋“青楼”诗的神乎其神。可是,当他⾯对眼前的凋残破败景象,他必不能写出昔⽇的款款深情来。扬州的名胜⼆⼗四桥仍然存在,⽔波荡漾,冷峻的⽉光下,四周寂籁⽆声。唉,试想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难有⼈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然地移情⼊景,今昔对⽐,催⼈泪下。
  纵观全词,⾏⽂的基调都笼罩在⼀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论是词⼈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还是在黄昏⾥听到的“号⾓”和“空城”还是词⼈⾃⾝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种悲剧的写照。
  情景交融是这⾸词在写作表现⼿法上最显著的⼀个特点。移情⼊景,乐景写哀,都是词⼈经常使⽤的⼿法。特别是乐景写哀,词⼈在⽂中写了⼤量的乐景:名都,佳处,⼆⼗四桥……可是,写乐景是为了衬托哀情,是为了对⽐“现在”的惨状:名都的凋残,佳处的弊坏,⼆⼗桥的冷寂……正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今昔对⽐的反衬⼿法来写景抒情,是这⾸词的特⾊之⼀。上⽚⽤昔⽇的“名都”来反衬今⽇的“空城”;以昔⽇的“春风⼗⾥扬州路”(杜牧《赠别》)来反衬今⽇的⼀⽚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以昔⽇的“杜郎俊赏”、“⾖蔻词⼯”、“青楼梦好”等
风流繁华,来反衬今⽇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四桥明⽉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波⼼荡、冷⽉⽆声”的哀景。下⽚写杜牧情事,主要⽬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法,点明这样⼀种“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蔻词⼯”,可是如果他⽽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之异了。借“杜郎”史实,逗出和反衬“难赋”之苦。“波⼼荡、冷⽉⽆声”的艺术描写,是⾮常精细的特写镜头。⼆⼗四桥仍在,明⽉夜也仍有,但“⽟
⼈吹箫”的风⽉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桥下“波⼼荡”的动,来映衬“冷⽉⽆声”的静。“波⼼荡”是俯视之景,“冷⽉⽆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中,⼜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波合成⼀个画⾯,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低⾸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之萧条。
  善于化⽤前⼈的诗境⼊词,⽤虚拟的⼿法,使其⼀波未平,⼀波⼜起,余⾳缭绕,余味不尽,也是这⾸词的特⾊之⼀。《扬州慢》⼤量化⽤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的词境。
  ⼈称姜夔的词风清雅空灵,此词表现得⾮常突出。此词的清雅空灵不但表现在词语上,如“清”“寒”“空”“波⼼”“冷⽉”,⽽且还表现在造境上,如⽤“犹厌⾔兵”表现兵燹之后的残破,⽤杜郎名句表现扬州昔⽇的繁华,⽤“⼆⼗四桥”“波⼼荡”“冷⽉⽆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氛,⽤“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主”的荒凉。
扩展阅读:精选九⾸姜夔的诗词
hennessey venom gt  1、《除夜⾃⽯湖归苕溪其九》
  少⼩知名翰墨场,⼗年⼼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
  解析:诗意落败后的⼈⽣,好汉不提当年勇,江郎才未尽,仕途却阻断,⼗年间物是⼈⾮,早年所作的⼀些诗词歌赋,那些辉煌和荣光,恍然如梦,如今再次回忆和品读,仍能感知其中的韵味和⼼境。
  2、《过垂虹》
  ⾃作新词韵最娇,⼩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烟波⼗四桥。
  解析:难得的轻松喜悦的⼀幕,美⼈在前,⼀唱⼀和,马⼭看壮⼠,⽉下观美⼈,佳⼈配才⼦,新词配良曲,琴瑟之和,⼼中的喜悦和欢愉情不⾃禁,美景美⼈美事,⾝处此地,岂有不⾼兴的道理。诗⼈得此佳⼈良伴,内⼼⾼兴,除⼣夜返家更是增添喜庆的⽓氛。
  3、《湖上寓居杂咏》
  荷叶披披⼀浦京,青芦奕奕夜吟商。
  平⽣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解析:浪迹江湖的诗⼈,四处漂泊,⽆以为家,特别是晚秋时节,荷叶⽥⽥,芦苇森森,经历了仕途失意和⼈⽣百态后,⼼灵伤痕累累,⼼累了,故乡是的归宿和寄托之所,乡愁永远是⼼中最深刻的记忆。
  4、《过德清》
  溪上佳⼈看客⾈,⾈中⾏客思悠悠。
  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点愁。
  解析:⼈⽣最难得是相思离别,尤其是与佳⼈的分离,美⼈之恩难以消受,奈何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别时刻,彼此的情意难舍难分,相思离别之苦,让才⼦佳⼈愁绪满满,唯有四⽬相对,⽆声胜有声。
  5、《湖上寓居杂咏其七》
  布⾐何⽤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觉此⼼⽆⼀事,⼩鱼跳出绿萍中。
  解析:⽆欲⽆求,⼼远地⾃偏,可以不畏权贵,不为五⽃⽶折腰,隐于江湖之中,处江湖之远,过着闲云野鹤的⽣活,⼼态平和看周边景⾊,鱼跃溪中,浮萍点点,⼀切皆是景,⼀切皆有情。全诗的闲趣和平静表现的恰如其分,毫⽆雕刻的痕迹。
  6、《湖上寓居杂咏其四》
  处处虚堂望眼宽,荷花荷叶过栏⼲。
  游⼈去后⽆歌⿎,⽩⽔青⼭⽣晚寒。
  解析:湖中有美景,荷花荷叶吸引⽆数游客来欣赏,⼀时喧闹嘈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万事万物都有⾃⼰的价值和命运,有⾼潮就有低⾕,待⼈去⼜恢复宁静,全诗通过⼀幅⽇常⽣活场景的描述,表达诗⼈⼼中的平和与宁静,表达与世不争的情怀。
  7、《过湘阴寄千岩》
东莞旅游  眇眇临风思美⼈,荻花枫叶带离声。
  夜深吻笛移船去,三⼗六湾秋⽉明。dy是什么意思
  解析:美⼈配才⼦,才⼦思美⼈,若是两情相悦时,⼜岂在朝朝暮暮,分别只不过是为了下次的团聚和再见,⼈⽣⾃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与⽉,⼼中最思念的那个佳⼈,若知道此时被⼈所思所想,⼼中的甜蜜不⾔⾃明。
  8、《⽜渚》
  ⽜渚矶边渺渺秋,笛声吹⽉下中流。
  西风不识张京兆,画得蛾眉如许愁。
  解析:夜⾊如⽔,夜幕低垂,⽉下鸣笛⼦,⼼中有佳⼈,秋风萧瑟,寒风阵阵,诗⼈有许多的愁情,却⽆⼈可以倾诉,⼼中有许多的豪情壮志,却没有⼈能读懂和赏识,有⼀种愁叫壮志难酬。不禁让⼈想起了远⽅的朋友,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和我⼀样愁苦。
  9、《⾃题画像》中国十大名牌电动车
  鹤氅如烟⽻扇风,赋情芳草绿阴中。
  ⿊头辨了⼈间事,来看凌霜数点红。
欧弟身高
  解析:⾃嘲之诗作,⽻扇纶⼱、风度翩翩的诗⼈,每天与⼭林⽥园为伍,描写美景来抒发⾃⼰⼼中的志向,从此看破⼈间的恩怨情仇,时间百态,⼈情冷暖,折腾和令⼈烦躁,还不如⾛到门外去看那傲雪梅花,点点殷红,不屈不挠,凌风傲雪,⾃有风⾻,闲云野鹤⼀样的休闲⽣活,令世⼈称赞和传颂。
扩展阅读:姜夔主要成就之诗词创作
  艺术思维⽅式和表现⼿法也别出⼼裁。他善于⽤联觉思维,利⽤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理感受连缀在⼀起,表现某种特定的⼼理感受;⼜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直接刻画,⽽是侧⾯着笔,虚处传神。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写恋情和咏物。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改造,建⽴起新的审美规范。
  姜夔词清空⾼洁,极富想象,语⾔灵动⾃然。有很⾼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特⾊可⽤张炎所下断语“清空”⼆字来概括。这种清空既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绵丽软媚,不同于豪放派末流的粗犷叫嚣,也不同于苏轼以旷达为主要特⾊的那种清空。要⽽⾔之,姜夔更善于以诗⼈的笔法⼊词,且更多地以“骚”的⼿法⼊词,对客观对象不作更多的质实描写,⽽对灵⽓飘忽的⼼境则极善捕捉与表达。在以骚笔⼊词时,⼜善于吸收江西诗风注重锤炼、讲究瘦硬峭拔的特点,因⽽在清空之中带有⼀种刚劲峻洁之⽓。
  姜夔词具有“清空”和“骚雅”的特⾊。姜夔的清空出⾃苏轼,骚雅脱胎于⾟弃疾。苏、⾟都是⽆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姜夔在引诗济词⽅⾯和苏、⾟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体,形成⼀种新的词风。南宋江湖词派理论和创作就是阐释和普及这种清空骚雅词风的。他根据⾃⼰对⾳乐精神的理解,改造唐宋乐谱,使市井俗乐与传统雅乐的精神相通;他总结化⽤才学的法度,从众多的典故中汲取其共同意义,把具体的情感升华为空灵模糊的意趣;他⽤近俗的题材,表现出雅正的情感。他从词体的特征出发,因势⽽利导,随俗⽽雅化,使清空与骚雅连成⼀体,形成⼀种新的词风。宋⼈以才学为词,抒发的情感⽐较空泛。沦落江湖,远离政治风波,使江湖词⼈抒发的情感多是⼀种清雅的意趣。姜夔词的情感是孤云野飞、去留⽆迹的意趣,由于它⽆所定指,以致《暗⾹》、《疏影》的主题千余年来尚⽆定论。史达祖、吴⽂英、周密等风尘⼩吏的词作虽然有⼀定的现实感受,但主要还是以抒情为主,并具有结体为虚的特点。张炎、王沂孙等⼈抒发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国之痛、遗民故⽼的⿉离之悲,这种情感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之上。散处江湖,与社会现实⽐较隔膜,促成了空灵情感与骚雅⼈品的结合。
  宋代词学的创作风格是趋向“清空”的,⽽审美理想是趋向“骚雅”的。到了姜夔的笔下,才把它们绾结起来。姜夔恪守本⾊,⼀切从法度出发,这使清空和骚雅的结合成为⼀种必然。姜夔对词体进⾏了全⾯的雅化,南宋中后期词⼈极⼯极变,皆不出姜夔的划域,并且各具姜夔的某种风格特征。后来这些相近的风格汇集起来,就形成了⼀个词学流派。这就是以姜夔为典范
的南宋江湖词派。⽽江湖词派的三部词法,两部词选,还有频繁的词社聚会,都是在实践和传递姜夔的清空骚雅词法。像这样同时具备词⼈、词作、词选、词论、词社等五种因素⽐较典型的词学流派,在中国古代⽂学还是不多见的。
  姜夔以有意的⼼态从事词的创作,认真探讨词的各种法度。因此,后⼈把以姜夔为代表的⼀些南宋词⼈合称为“骚雅派”。其中包括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英、史达祖、⾼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这是继⾟弃疾之后所形成的⼜⼀个词派。他们既不同于⾹⽽弱的婉约派,也不同于苏⾟以来的豪放派。他们更注重⼈⼯思⼒的安排,和周邦彦较为相近。但他们在风格上有更明确和⾃觉的追求,更注重发挥传统的“雅”与“骚”的传统。所谓“雅”是指他们都受时代濡染,以雅相标榜,以雅为美学理想。所谓“骚”是指以诗⼈的笔法⼊词,侧重继承以《离骚》为开创和代表的,以表现⾃我、抒发⾃我的主观性描写为主要⽬的的抒情传统。注重抒写⼼境是这派词⼈的重要特征,也是这派词⼈对词的发展和贡献。骚雅派词⼈加强了词的表现⾃我的能⼒,丰富了词的抒情⼿段,在词有⼀定的开创之功,但为了追求骚雅,⼜⾛上了过于隐晦、细⼩、破碎、缺少开阔意境与开阔⼿段的道路,将词带⼊⼀个狭⼩的天地,这对词的发展⼜起到了不利的限制作⽤。姜夔是这⼀词派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