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避讳初探
中国古代的避讳,渊源流长。“讳”是什么?讳就是“不敢说”,为什么“不敢说”呢?有的因为顾忌的缘故,有的因为隐匿的缘故,把一个名字或一件事实,知道了却不说,反倒说成别的,这就叫做“讳”。
为什么一个名字、一件事实,知道了要不说呢?照中国传统的高见,是因为说了就是不吉祥或不恭敬或大逆不道,所以才“不敢说”。“不敢说”的意思,用文言文的说法,是“讳言”,是“讳莫如深”,这一类的说法,还有很多。
对一件事实的“讳”,大部分是指隐匿一种真相。比如说,死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古人却忌讳提到它,认为不吉祥。所以古人说一个长辈快死了,用的表达法是“倘有不讳”。“倘有不讳”的意思翻成白话是:“假若有隐瞒不住的时候”,就是“倘若死的时候”。除了认为不吉祥的意思外,还有一种是指对某种事实的隐瞒。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在他的《上林赋》里就有“鄙人固陋,不知忌讳”的话,这里的讳,就是指对事实的隐瞒。《后汉书》刘陶的传里,有“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的纪录,就是说;他敢在大家都隐瞒不说的朝廷里说真话。照古代思想家兼政治家晏子的认定,一个国家大家敢说真话,“民无讳言”,才是政治清明的表示。反过来说,若人人都“讳莫如深”,就是政治黑暗的证明。
一、皇帝的避讳
避讳,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回避的东西,实在太过高贵,人们不能说,因此避;二是需要回避的东西实在太丢人,人们知道太现眼,因此要竭力回避;三是要避讳的东西实在太不吉利,太凶恶,就要避讳。
对皇帝的避讳,主要是因为皇帝太伟大,太高贵了,与皇帝的名字等有关的,就不得不避讳。皇帝取名用的这个汉字,便由社会公共资源,可以由任何一个人使用,变成了皇帝一个人的私有资产,由皇帝使用国家权力,强行排他性地使用,禁止别人使用了。
在所有的文书中,皇帝的名讳都用改字来避免。汉高祖叫刘邦,汉朝的书籍中凡邦字就用国字来替换;汉文帝名恒,于是恒山被改名为常山;汉宣帝名刘询,战国时期的荀卿(就是伟大的荀子)被改为孙卿;光武帝名刘秀,秀才便被改名为茂才;晋愍帝名司马业,建业(今南京)便改名为建康。髓文帝父亲名杨忠,朝中的一大批官名都改了:郎中去中字,只做朗,侍中改为侍内,中书改为内史;殿中御史改殿内御史,御史中丞也被取消。唐太宗名李世民,于是“世”改为“代”,“民”改做“人”,民部改为吏部。
百姓的姓名如果犯皇帝的讳,也要改名改姓。石晋的高祖名敬瑭(著名的儿皇帝),于是将姓敬的统统改成姓苟或姓文。宋高宗名赵构,于是连姓“勾”的人,也要改姓,有的改成了“钩”,有的改成“勾龙”,有的改成“龙”,有的又改成了“缑”。总之是面目全非了。宋钦宗名赵桓,与“丸”相近,举子考试作
诗,韵脚用到“丸”韵的,都遭到黜落。唐人修史,对前代人名有与当朝皇帝讳相同的,便不书其名而改书其字,或者干脆把所犯的字删除,成了单名,或者用文义来改动成另一个字。元明以后,主要是对所讳之字以减少笔画来表示。
不但皇帝的名字高贵,其用字已被垄断,就是皇帝的属相,皇帝的爱好等涉及的东西、汉字,都高贵得成为禁忌。北周宣帝宇文[yun上斌下贝]让儿子作皇帝,自己称天元皇帝,所居称天台,不许臣民有“天”、“高”、“上”、“大”之称,涉及这些字眼的官名人名都要改。姓“高”的改为姓“姜”,“高祖父”改为“长祖父”。宋徽宗迷信道教,明令禁止天下百姓以“君”、“玉”、“圣天”、“上”、“龙”、“皇”等字命名,凡有的或删或改。唐朝皇帝姓李,便禁止捕食“鲤鱼”;宋徽宗属狗,便不许杀狗;明武宗属猪,又猪、朱同音,便下令不许喂养杀猪,“如有故违,本犯并当房家小,发极远永远充军”。此诏一出,城乡民众赶紧将所养的猪贱价出卖。
下面子再说说皇帝因为怕丢人现眼而避讳的。皇帝也是人,也做过见不得人的事——至少在他看来是见不得人的事,或者具有不愿让人知道的生理缺陷等。对此,皇帝也是千方百
计要予以避讳。
前秦越厉王苻生,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于是他对“残”、“缺”、“偏”、“少”、“只”、“无”、“不具”等等都要避讳,误犯而被杀掉的不可胜数。
朱元璋和尚出身,做过强盗,对于有关的忌讳更是可笑而凶险。他不许人们说“光”、“亮”、“僧”,甚至谐音的“生”也不许说,还不许说“贼”,连“则”也忌讳。大臣徐一夔进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则”,朱皇帝看了大怒,说:“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雉发也。‘则’字,音仅‘贼’也”。于是下令将徐一夔杀死。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以表内有“作则垂宪”,被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其中有“垂子孙而作则”,被杀;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为按察使撰《贺东表》,以“仪则天下”被杀;桂林府学训导蒋质量,为布按做《贺正旦表》,以“建中作则”被杀;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揣“睿性生知”,被杀;澧州学正孟清,为本府作《贺冬表》,因其中一句“圣得作则”被杀;陈州府学训导周冕为本州作《万寿表》,因“寿域千秋”被杀;怀庆府学训导吕睿,为本府作《谢赐马表》,以“遥瞻帝扉”被杀;祥符县教谕嫁翥,为本县作《正旦贺表》,以“取法象魏”,被杀,亳州训导林云,为本府作《谢东宫赐宴笺》,以“式君父以班爵禄”被杀;德安府学吴宪,为本府作《贺立太孙表》,以“永绍亿年,天下有道”被杀。而这些人被杀的原因,是“则”近“贼”,“生”近“僧”,“帝扉”近“帝非”,“法坤”近“发髡”,“有道”近“有盗”。一位姓张的学正上表,中有“天下有道,万寿无疆”句。朱皇帝也大怒,说:“此老还谤我,以‘疆道’(与强盗音近)二字拟之”,立即派人把他抓起来,张争辩说:“臣有一言,说毕就死。陛下有旨,表文不许杜撰,务出经典。臣谓天下有道,乃先圣孔子之格言;臣谓万寿无疆,乃《诗经》臣子祝君之至情。今谓臣诽谤,不过如此”,朱皇帝听了,无言以对,说:“此老还嘴强”。释放了。左右的人感慨说“数年以来,才放过这一人”。
8k纸尺寸
皇帝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所谓不吉祥的东西的忌讳。这里体现出的是皇帝个人的好恶,但是,对于不吉利,不希望听到看到的东西的避讳,实质上体现出的是一种虚弱,一种在精神上已经被自己所不乐见的东西打垮的弱者状态。皇帝可以用强权命令人们避讳,但是,眼不见心静却是一种不敢正面现实的虚弱,情形类同埋住头脑,露出屁股的鸵鸟。
南朝的宋明帝刘奭晚年更加猜忌残忍,好鬼神,多忌讳,言语文书有祸败,凶丧及疑似之言应回避者数百千品,有犯必加诛戮。宋徽宗要求臣僚的表章中,对“危”、“乱”、“倾”、“覆”等类字眼也必须回避。“大哉尧之为君”,“君哉舜也”是儒家经典,但徽宗认为“哉”与“灾”同音,也不准引用。元朝政府明令在奏章中有170多个字必须回避,其中除“病”、“苦”、“凶”、“祸”、“灾”、“威”、“乱”等不吉祥的以外,“亡”、“望”、“司”、“四”、“死”、“斯”,“誓”与“逝”,都因同音而在避讳之列。朱元璋时期蔚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以“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被杀,因为“藻饰太平”近“早失太平”。明世宗时,北方鞑靼为患,他每写“夷狄”二字必极小,会试卷中遇到“夷”字就大为震怒,欲置重典。nvidia控制面板怎么设置
皇帝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末代皇帝也死了三十多年了。但在科技发达,文明昌盛的今天,又有一种叫作敏感词的东西,在高科技的互联网中出现,情形颇似古代的避讳。具体有多少词语被列入敏感词,在互联网中被过滤,被封杀,我无法知道详细的内容。但是,就这几天,像《冰*点》之类都是敏感词。我不知道,这些敏感词的出现,设置,是因为高贵避讳,是因为见不得人避讳,还是因为虚弱避讳?
二、普通人的避讳
五代时候,有一个号称“长乐老”的大臣,叫做冯道,他又字“可道”。这个人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别人着急,他却自自在在。他很俭朴,一点也没有大官的架子,他跟仆人们一起吃饭,吃同样的东西。有的凶狠的将军们,抢来漂亮女人,送给他,他表面上收下,骨子里却把漂亮女人送还她自己的家里去。在五代的纷乱局面里,他跟过四个姓的朝代,在十个
皇帝手下做过大臣。他的人生观是“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他永远是乐观而机智的。当契丹灭了后晋这个朝代,冯道也跟着跑到契丹的朝廷里,契丹的皇帝骂冯道说:“你跑来干嘛?”冯道说:“我们没有城,也没有兵,打不过你们,怎么敢不来?”契丹的皇帝是野蛮人,要把中国人一城一城的杀光,可是自从冯道投降后,契丹的皇帝便放弃了这种野蛮的手法,因为他接受了冯道的巧妙劝说,冯道的智慧太高了,外国头脑简单的皇帝,不得不听他的。
怎样变双眼皮冯道虽然使中国老百姓免于被屠杀,可是历史上,他却背上“汉奸”的罪名。历史家说他不应该伺候那么多朝代、那么多皇帝,可是冯道说:“管你什么人呀!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少杀一点老百姓,我都干!”
冯道活了很久,活到七十三岁,跟孔夫子同年。冯道是个快乐的聪明人,有一些关于他的笑话。据说有一天,他的学生读《老子》这部书,一开头是:
赞美母亲的优美句子
道可道,非常道。
因为“道”是冯道的名,“可道”是冯道的字,他的学生不敢直接叫老师的名字,所以碰到“道”和“可道”,就念成“不敢说”,而把这两句《老子》,念成了:“不敢说”“不敢说”,非常“不敢说”。这是一个历史上的笑话,可是却有许多深远的意思。为什么做学生的,竟不敢叫老师的名字呢?老师不是明明叫那个名字吗?叫那个名字而又不敢说,到底是怎么回于事呢?
对一个人名字的避讳,在中国有好长久好长久的历史。这种讳的风俗,起于周朝,盛行于唐朝宋朝。名字上避讳的方法,共有四种花样:
一、改字--用另外一个意义相近或声音相近的字,来代替他想避讳的字。
二、空字--把要避讳的字空一格。
三、缺笔--把要避讳的字少写一笔,认为少写一笔就恭敬了。
四、用XX来代替;或用某某代替;或用“讳”字代替。
避讳的例子,在历史上可多着啦!
汉朝第一个皇帝,是流氓出身的汉高祖,他的名字叫“刘邦”。为了避“邦”字的讳,很多书都把“邦”字改成“国”字。例如,把(论语)中“何必去父母之邦”改成“何必去父母之国”,把孔夫子的话都改了。
汉朝又有一个皇帝,叫汉明帝,名字叫“刘庄”。为了避他的讳,一个有名的人叫做“庄光”的,硬给改名叫“严光”了。庄光是明帝父亲光武帝的好朋友,光武做了皇帝,可是庄光却不拍他马屁,仍旧在乡下钓他的鱼。光武帝特别把他拉到皇宫里去,要他住在一起,他也不肯。光武帝因此怪他“咄咄逼人”--因为每个人都要买皇帝的帐的,可是庄光却不买,弄得皇帝心里有被欺负的感觉。庄光万万没想到,他的名字,竟跟后来的皇帝“冲突”起来,并且不得他的同意,把姓都给改了,他要是知道,真会很生气。好在“庄严”、“庄严”,“庄”字和“严”字也差不了好多,严光就严光吧!
汉朝的皇帝不但要避讳,皇后也要避讳。例如汉高祖的太太吕后,是一个最残忍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吕雉”。“雉”是一种叫“野鸡”的动物。因为皇后用了这个“雉”字,就不许“野鸡”再用了,从此以后,“野鸡”就叫“野鸡”,再也不叫“雉”了。
唐朝时候,为避第二个皇帝叫“李世民”的讳,许多当时的人的名字,都给硬改了:如“王世充”,硬改为“王充”;如“李世责”,硬改为“李责”。你说被改名的人倒霉不倒霉?他们的名字,好好的拦腰被抽去了一块,真好像亚当被抽去肋骨一般。
唐朝的花样还多着呢!唐朝还有一种避讳的花样是:如果你要做官,而这官的名称,有一个字跟你老
子或老子的老子一样,你就没希望了,你就不能干了。例如说:你爷爷的名字里若有一个“安”字,那么陕西长安县的县长,你就不能做了;又如你爸爸的名字里若有一个“军”字,那么你这一辈子就不能做将军。如果你实在想做官,同时心里想:你们怎么知
道我爸爸、我爷爷叫什么名字,干脆不告诉你们,我先把县长将军做了再说。如果你这样,可以,可是千万不能让别人查出来。若有一天被查出来,那你不但要从县长或将军宝座上被赶下来,还要捉到法院,判一年徒刑,教你知道厉害!
唐朝又有一个人叫贾曾,他被派当了“中书舍人”一种官,他的父亲正好叫“贾忠”,他怕“忠”字跟“中”字一样,犯了忌讳,若徒刑一年,怎吃得消?所以他请求不做这个官算了。后来,经专家审定的结果,认为“忠”、“中”可不算是一个字,这个官可以做,于是贾曾才放心了。
唐朝又有一个人,是短命的诗人李贺,他的爸爸叫“李晋肃”。当时就有老夫子们指出,李贺这个小子,一辈子都不可考“进土”,因为“晋”、“进”同一个声音,李贺该避他父亲的讳!
有一个古人叫田登,他做一个州官。他大概是一个老夫子,看到皇帝们的讳来讳去,怪过瘾的,因此他也想个对象讳他一讳。正好正月十五号灯节到了,灯节时候习惯,是准点灯三天。可是田登认为“灯”字触犯了他的名字“登”,于是贴布告,只说“放火三日”而不说“点灯三日”。后来老百姓讽刺他,造了一句话,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和平精英名字
清朝初年,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将军吴三桂,他在中国西南称王,为了避讳,特地把西南的“桂林”,改为“建林”。又因为他那被李自成杀掉的父亲叫“吴襄”,所以也得个地方来做避讳的对象。来去,到个湖北的襄阳,于是就飞缀直奔襄阳,改名叫汉南府。
清朝因为是满洲人统治中国,满洲人在中国历史上,是所谓“夷”、“狄”、“胡虏”,这些称呼,都有轻视的意思的。到了满洲人,这种轻视,自然不能再来了,所以古书的字,都一一改了。像“夷”字改成了“彝”字,“狄”字改成了“敌”字,“虏”字改成了“卤”字,都是避讳的例子。
此外,还有一些避讳的例子,也很有趣:
孔夫子是中国人最尊敬的大偶像,所以关于他的避讳,也就更精采。孔夫子的名字叫“孔丘”,宋朝时候,政府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不准念成“丘”字,该念成“某”字,才算尊敬,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所以你看书的时候,要带一支红笔,才不违法)。又在清朝的时候,由政府会议决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还有些避讳的原因,是因为家族的缘故。例如中国最有名的史学家,《史记》一书的作者司马迁,他因为他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他写的《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都不得同意,一律
改了个名儿。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跟他学,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
又如“宋朝”的老苏家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今天一本书中,在序的地方有人用“序”字,有人用“小引”、“引言”或“叙”字,就是由于被老苏家的家讳暗摆一道的缘故。
避讳有的也不全是为了尊敬,有的因为厌恶或怀恨,这是例外的讳,也构成了避一避的理由。例如唐朝的肃宗最恨叛变的将军安禄山,所以,凡是郡县中有“安”字的,他都给改了,比如“”改变“保定”;“安化”改为“顺化”;“安静”改为“保静”,都是由于同
一个理由。
明朝的世宗最恨“夷狄”,竟恨到不愿意看“夷狄”这两个字的程度,你说恨得多厉害!所以凡是写到“夷狄”这两个字的时候,都要写得特别小,愈小愈好,因为写得小了,皇帝才高兴。
清朝时候一个人叫“王国钧”,考试成绩很好,正要被派个官儿做,可是被西太后见到了他的名字,不见到不要紧,一见到太后就气起来,太后说:“王国钧”三个字的音,正好是“亡国君”,是指亡国的皇帝,这种人,这种名字,还能要他做官吗?于是,可怜的“王国钧”,由于他爸爸没把他的名字取好,竟闹得断送了前程。
这些都是因为厌恶或怀恨的缘故,造成的心理忌讳。
我国封建时代对于帝王和尊长之名在语言和书写时例应有所避讳。当代的皇帝为至圣的孔子之名全国避之,谓之国讳或公讳;祖先和父亲之名全家避之,谓之家讳或私讳。避讳之
法或改用同义、同音之字,或就原字缺笔书写。
孔子名丘,缺笔写作“秦始皇名政,与正同音,正月读作“征月”,写作“端月”。
汉吕后名雉,雉鸟改名为“野鸡”。
汉文帝名恒,恒山改名“常山”,王嫱字昭君,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
“明妃”。
晋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用作书名的春秋改为“阳秋”。晋人孙盛所撰史书因名《晋阳
秋》。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为
------ “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女真族唐时服属于契丹,因避契丹主宗真之讳,尝改称为“女直”。
释小龙郝邵文吴孟达
唐代宗名豫,薯蓣曾经改名为“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名为“山药”。
清代入关代明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福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臣民可
不避讳福字,假惺惺说:“不可为联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乃口血未干,有清一代竟
大兴骇人听闻的,其中多有涉及避讳的奇谈怪论。康熙年间,因明大学士朱国祯生前
在经清人庄廷钹冒名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辗转株连冒名的出版者
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
余人。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经人告发说题中
“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
------ 乾隆年间,内阁学士胡中藻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象龙”为试题,